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495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包括:切割极、绝缘套管、注水钢管、盐水注入腔、注水通道,所述切割极外侧上套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外套设有注水钢管,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注水钢管之间有间隙,所述切割极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一端连接,所述注水钢管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钢管与所述绝缘套管之间形成盐水注入腔,所述注水钢管尾端还与注水通道一端连通,注水通道另一端与输液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头能呈现多样性、便于抽吸手术时产生的雾气的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

技术介绍

[0002]高频电刀是一种组织切割的电外科设备。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根据高频手术器的功能及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多功能高频电刀:具有纯切、混切、单极电凝、电灼、双极电凝;单极高频电刀:具有纯切、混切、单极电凝、电灼;双极电凝器:双极电凝;电灼器:单极电灼;具有纯切、混切、单极电凝;高频氩气刀:具有氩气保护切割、氩弧喷射凝血;多功能高频美容仪:具有点凝、点灼、超高频电灼。
[0003]手术温度高,消融后的实体肿瘤血管形成血栓,血管胶原壁贴合,消融后组织受高温脱水凝固形成疤痕,术后水肿和并发症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消融后组织受高温脱水凝固形成疤痕,术后水肿和并发症严重的问题。
[0005]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在单极切割电极上套有空心注水钢管,电极上套有绝缘保护套。电极与注水钢管进行绝缘隔离,同时分别焊接上高频电刀的电场输出两端,当钢管中流出的生理盐水受高频高压的激活下产生导电氯化钠离子,由带电钠离子把钢管上的电流流向单极切割电极和周边的切割组织上,形成高频电场输出回路。较大电流的切割电极完成在水中对软组织和神经、血管组织的切割,同时由于流水的作用,把切割创面的温度带走,起到了低温和降温的作用。在注水钢管外侧再套上吸引钢管,切割时产生水雾和气体可以通过连接吸引器的吸引钢管的上方吸引孔再把气雾吸走,不散发在空气中。
[0006]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包括:切割极、绝缘套管、注水钢管、盐水注入腔、注水通道,所述切割极外侧上套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外套设有注水钢管,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注水钢管之间有间隙,所述切割极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一端连接,所述注水钢管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钢管与所述绝缘套管之间形成盐水注入腔,所述注水钢管尾端还与注水通道一端连通,注水通道另一端与输液器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切割电极的电极头为针状或刃状或钩状。
[0008]优选的,所述注水钢管外侧套设有吸引钢管,所述吸引钢管与所述注水钢管之间有间隙,所述吸引钢管尾端与吸引管一端连通,吸引管另一端与吸引器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吸引钢管的外侧设置有手柄。
[0010]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多功能按钮开关。
[0011]优选的,还包括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包括:Y型管、壳体,
[0012]所述Y型管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注水通道远离所述注水钢管一端连通,所述壳体内间隔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之外与
所述Y型管的第二连接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之外与配液箱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之外与所述Y型管的第三连接端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之外与所述清洗液箱连通;
[0013]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关按钮,所述第二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关按钮,所述第一输液管靠近所述配液箱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所述第二输液管靠近所述清洗液箱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翘板,所述翘板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开关按钮上方,所述翘板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开关按钮上方,所述壳体的顶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翘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翘板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0015]所述翘板下方设置有转板,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翘板中间处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转板垂直连接,转轴一端与所述转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处垂直连接,转轴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
[0016]所述转板左端设置有滑柱,所述转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滑柱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转板左端的下方,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移动板,移动板上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滑柱卡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移动板下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导向槽,水平方向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移动板下端连接,支撑杆另一端向右延伸,弹簧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右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转板的下方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均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
[0017]优选的,所述配液箱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配液箱外壁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螺纹连接有盖子。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包括:切割极、绝缘套管、注水钢管、盐水注入腔、注水通道,所述切割极外侧上套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外套设有注水钢管,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注水钢管之间有间隙,所述切割极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一端连接,所述注水钢管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水钢管与所述绝缘套管之间形成盐水注入腔,所述注水钢管尾端还与注水通道一端连通,注水通道另一端与输液器连通。由于切割电极在水中能实现较低温度(40-70℃)下对组织进行切割、消融等手术,同时,降低了降低对正常组织热损伤及神经破坏,缩短手术时间,减小了手术的伤害和术后的疼痛感,使得病人术后恢复快。
[0020]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切割电极的电极头为针状或刃状或钩状,能适用于不同腔体的组织进行手术,电极头可设计成可伸缩电极,防止破坏内镜。
[002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进行单极切割电凝,切割电极可采用较小的直径,能更好的对神经、血管、皮肤进行治疗。
[0022]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吸引管可以对产生的汽雾抽吸,并紧贴创面吸除出血,不让病变组织切割时产生的有毒分子流向医生体内,让医护人员减少感染。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极(1)、绝缘套管(2)、注水钢管(3)、盐水注入腔(6)、注水通道(7),所述切割极(1)外侧上套设有绝缘套管(2),所述绝缘套管(2)外套设有注水钢管(3),所述绝缘套管(2)与所述注水钢管(3)之间有间隙,所述切割极(1)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一端(4)连接,所述注水钢管(3)尾端与高频电压输出另一端(5)连接,所述注水钢管(3)与所述绝缘套管(2)之间形成盐水注入腔(6),所述注水钢管(3)尾端还与注水通道(7)一端连通,注水通道(7)另一端与输液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电极(1)的电极头为针状或刃状或钩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钢管(3)外侧套设有吸引钢管(8),所述吸引钢管(8)与所述注水钢管(3)之间有间隙,所述吸引钢管(8)尾端与吸引管(9)一端连通,吸引管(9)另一端与吸引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钢管(8)的外侧设置有手柄(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上设置有多功能按钮开关(1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频单极低温精细切割手术刀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包括:Y型管(12)、壳体(13),所述Y型管(12)的第一连接端(121)与所述注水通道(7)远离所述注水钢管(3)一端连通,所述壳体(13)内间隔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液管(14)和第二输液管(15),所述第一输液管(14)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3)之外与所述Y型管(12)的第二连接端(122)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14)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3)之外与配液箱(16)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15)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3)之外与所述Y型管(12)的第三连接端(123)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15)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13)之外与所述清洗液箱(17)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14)上设置有第一常闭电磁阀(18),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18)位于所述壳体(13)内,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18)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关按钮(19),所述第二输液管(15)上设置有第二常闭电磁阀(20),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20)位于所述壳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锡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外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