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来苟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345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左闸机和安装在所述左闸机右侧地面上的右闸机,所述左闸机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探测腔,所述探测腔左壁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面安装有电机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加脸部识别机所能识别的行人身高范围,避免出现身高过高或者过低时需要行人自行调整身高;设有防冲撞装置,能够将行人对闸门的冲力转化为弹簧的弹力,避免行人进行速度过快冲撞闸门时对行人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能避免闸门断裂;还设有遮挡板,能够在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展开,对钢化玻璃进行保护。钢化玻璃进行保护。钢化玻璃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在安防行业被广泛应用。
[0003]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就是基于此开发的设备,在社会各行业都被应用,但是现在的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人脸识别门禁必须要采集要人脸后才能进行处理,但是由于设备被安装后无法进行移动,因此对于一些身高过高或者过低的人来,需要自己进行垫脚或者弯腰等动作才能通过门禁,使用时不太方便。还存在着一种现象,行人经过门禁时,未注意到门禁关闭而继续行走会冲撞闸门,若是行进速度过快时,冲撞力较大,容易对行人造成危害,同时闸门也容易断裂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左闸机和安装在所述左闸机右侧地面上的右闸机,所述左闸机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探测腔,所述探测腔左壁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面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固设有脸部识别机,所述探测腔上方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第一滑动槽顶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遮挡板顶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滑动槽下方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遮挡板底面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控制腔左壁内设有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左闸机右侧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闸门箱,所述第二滑动槽上下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闸门箱上下面固定连接的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后侧面与所述第二滑轨后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闸门箱右侧面内设有右侧面和后侧面两面贯穿的摆动槽,所述摆动槽上下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外侧面固设有闸门,所述摆动槽下方设有动力腔,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并与所述动力腔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腔内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左壁上固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右侧面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的所述动力腔底壁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
动轴和所述第三转动轴之间通过切换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在行人冲卡时发处警报的防冲撞装置。
[0006]可选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左侧末端的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轮左侧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侧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且贯穿所述第二转动轮外表面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第三滑动槽右侧通过第三滑轨连通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外侧面与所述第四滑动槽外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动槽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轮轴线的侧壁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三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两侧分别与所述联动块和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的第一转动轮,第一转动轮外表面固设有限位槽。
[0007]可选地,所述防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腔上下壁之间且套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外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面固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右侧末端固设有防脱块,所述第二转动轮外套有能够与所述联动块内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支撑杆右侧末端固设有在所述环形槽内滑动的防脱块,所述第二齿轮后方的所述动力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右侧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左侧面与所述动力腔左壁之间通过套在所述螺纹轴外的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腔后壁内连通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移动块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触发块。
[0008]可选地,所述左闸机内设有处理器。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动槽后方的所述左闸机右侧面内设有球机,所述第四滑轨左壁上固设有能够控制所述球机启动抓拍的控制按钮。
[0010]可选地,所述脸部识别机前侧面设有识别器,所述识别器下方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下方设有显示屏。
[0011]可选地,所述探测腔开口处设有钢化玻璃。
[001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左闸机安装在地面上,将右闸机安装在左闸机右侧的底面上,使得行人能够从左闸机和右闸机之间通过;第二步,当有行人需要通过门禁时,站在左闸机前方,脸部识别机通过识别器识别行人面部所在位置,将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判断面部位置是否正确,位置出现偏差后,处理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通过电机轴带动脸部识别机转动调整角度,然后摄像头对行人面部进行捕捉,并在显示屏中进行显示,能够增加脸部识别机所能识别的行人身高范围;第三步,行人面部捕捉后与处理器内部数据库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控制第三电机和电磁铁启动,当电磁铁启动时,吸引驱动块向靠近电磁铁的方向移动,驱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联动块向靠近转动槽的方向移动,使得联动块进入限位槽内,此时第三电机启动后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通过联动块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第二转动轮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套管带动闸门转动打开,允许行人通过;第四步,在未允许通过情况下,行人冲卡时,此时电磁铁不启动,第二弹簧带动驱动块
向远离转动槽的方向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联动块向远离转动槽的方向移动,使得联动块与第二齿轮内啮合,行人冲卡时,会对闸门产生作用力,通过闸门、套管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第二转动轮通过联动块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三齿轮带动螺纹轴转动,螺纹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三移动块向左移动,第三移动块向左移动将第三弹簧压缩,同时第一转动轴也会带动闸门箱在第二滑动槽内向后移动,第二移动块在第二滑轨内向后移动将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将行人冲卡时产生的冲力转化为第三弹簧和第一弹簧的弹力,减少闸门上所承受的力,避免闸门断裂;第五步,触发块在第四滑轨内移动时,能够按压到控制按钮,控制球机启动对冲卡行人的面部进行抓拍,并上传至云数据库中进行保存,同时控制按钮被触发后,处理器将警报信号发送给警卫;第六步,在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处理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通过第一齿轮带动遮挡板向第一滑动槽外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左闸机和安装在所述左闸机右侧地面上的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闸机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探测腔,所述探测腔左壁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面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固设有脸部识别机,所述探测腔上方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第一滑动槽顶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遮挡板顶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滑动槽下方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遮挡板底面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控制腔左壁内设有控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左闸机右侧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闸门箱,所述第二滑动槽上下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闸门箱上下面固定连接的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后侧面与所述第二滑轨后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闸门箱右侧面内设有右侧面和后侧面两面贯穿的摆动槽,所述摆动槽上下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外侧面固设有闸门,所述摆动槽下方设有动力腔,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并与所述动力腔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腔内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左壁上固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右侧面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的所述动力腔底壁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和所述第三转动轴之间通过切换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在行人冲卡时发处警报的防冲撞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左侧末端的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轮左侧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侧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且贯穿所述第二转动轮外表面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第三滑动槽右侧通过第三滑轨连通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外侧面与所述第四滑动槽外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动槽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轮轴线的侧壁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三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两侧分别与所述联动块和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的第一转动轮,第一转动轮外表面固设有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控防冲撞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腔上下壁之间且套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外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面固设有上下位置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右侧末端固设有防脱块,所述第二转动轮外套有能够与所述联动块内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支撑杆右侧末端固设有在所述环形槽内滑动的防脱块,所述第二齿轮后方的所述动力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右侧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左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来苟
申请(专利权)人:蒋来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