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30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包括支架、加强筋机构和排气机构,支架对称设置在加强筋机构两侧,加强筋机构包括钢筋和钢板,钢板竖直方向设置在四根钢筋形成长方体空间内,钢板水平方向连接有螺丝,加强筋机构通过螺丝与两侧支架固定连接,螺丝穿过支架延伸至外部,支架包括竖直板和弧形板,竖直板竖直设置,弧形板设置在两竖直板相近的一侧,竖直板与弧形板之间形成安置槽,安置槽内设置有连接板,支架上贯穿设置有浇筑孔,排气机构设置在支架上。本装置结构整体性好,能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气泡,有效提高了连拱隧道施工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连供隧道中隔墙浇筑方面。墙浇筑方面。墙浇筑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在建造连拱隧道时需要建造隔墙,现有的隔墙都是通过架设模板,然后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隔墙,而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模型内的空气不易排出,造成浇筑的混凝体内出现气泡,混凝土的密实性变差,隔墙的抗压性变差,具有安全隐患,现需一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及时排出空气的隔墙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该装置解决了连拱隧道中隔墙浇筑混凝土时易产生孔隙,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隔墙的密实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包括支架、加强筋机构和排气机构,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加强筋机构两侧,所述加强筋机构包括钢筋和钢板,所述钢筋设置有四根,四根钢筋形成长方体空间,所述钢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四根钢筋形成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加强筋机构(20)和排气机构(30),所述支架(10)对称设置在加强筋机构(20)两侧,所述加强筋机构(20)包括钢筋(210)和钢板(220),所述钢筋(210)设置有四根,四根钢筋(210)形成长方体空间,所述钢板(220)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四根钢筋(210)形成长方体空间内,所述钢板(220)水平方向连接有螺丝(240),所述加强筋机构(20)通过螺丝(240)与两侧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螺丝(240)穿过支架(10)延伸至外部,所述支架(10)包括竖直板(110)和弧形板(130),所述竖直板(110)竖直设置,所述弧形板(130)设置在两竖直板(110)相近的一侧,所述竖直板(110)与弧形板(130)之间形成安置槽,安置槽内匹配设置有连接板(120),所述支架(10)上贯穿设置有浇筑孔(170),所述排气机构(30)设置在支架(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30)包括水平开设于支架(10)上的导通孔(310)和设置在弧形板(130)上弹性布(350),所述弹性布(350)与导通孔(310)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导通孔(310)延伸至连接板(120)内部,导通孔(310)孔底设置有两个轴向垂直竖直板(110)的排气孔(320),所述排气孔(320)远离导通孔(310)的一端同轴开设有导向孔(330),所述排气孔(320)的直径大于导向孔(330)直径,所述导向孔(330)贯穿弧形板(130)设置,两个排气孔(320)之间设置有引导孔(340),所述引导孔(340)轴向平行于导向孔(330)且引导孔(340)贯穿连接板(120)和弧形板(130)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孔(310)内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李建军张隽白国峰李五红程凯王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