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319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对光纤通信模块和蓝绿光通信模块做紧耦合功能集成,通过光纤通信模块实现高速率、网络化、长距离固定通信,利用固定节点布设的蓝绿光通信模块实现机动通信,通过非线性波长转换实现固定通信和机动通信的互通互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光纤拉远等效增加了蓝绿光通信的传输距离,通过蓝绿光通信系统拓展了光纤通信的覆盖范围,通过非线性波长转换实现不同波长通信链路的机固互联,为构建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通信速率高、可跨介质传输的水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通信和蓝绿光通信的交叉学科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对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和蓝绿光通信系统进行功能耦合集成、实现远距离传输、大范围覆盖、机动平台与固定节点互通互联的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水下通信是水下平台之间、水下平台与水上平台之间信息传输的关键,可分为固定通信和机动通信两类。水下固定通信的主要手段是海底光缆通信,具有传输距离长、编码速率高、系统稳定等优势,但只能为固定节点建立通信链路,检修难度高、供能压力大、不能大范围覆盖。水下机动通信的主要手段包括无线电通信、声波通信和蓝绿光通信等:无线电通信编码速率较低、天线尺寸大功耗高、电磁污染严重、受海水吸收损耗影响严重;声波通信是目前最具优势的水下通信技术方案,然而机械换能器尺寸庞大、功耗较高、易受背景噪声影响;蓝绿光通信具有远高于声波通信和无线电通信的编码速率,但在海水吸收损耗的影响下,横向传输距离难以突破公里量级,纵深传输距离不足百米。
专利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包括多个节点,节点之间通过海底光缆连接,节点布设光纤通信模块和蓝绿光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光纤通信,以海底光缆为传输通道通过信号调制、信号传输、中继放大、信号解调完成,主要面向栅格点阵分布的、彼此通过海底光缆连接的各水下固定平台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业务;步骤二、蓝绿光通信,通过精准跟瞄、通信信号发送、微弱信号解析完成,主要面向蓝绿光衰减半径内、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为机动平台的高速数据传输业务;步骤三、机固互联远距离通信,通过光纤通信、蓝绿光通信、通信信号波长转换实施,主要面向距离远超蓝绿光衰减半径的水下机动平台之间、水下机动平台与水上机动平台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业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为固定节点或水下机动平台节点或空中机动平台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通信模块以海底光缆为传输信道为固定节点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所述蓝绿光通信模块利用跟踪瞄准系统与视距范围内的机动平台或固定平台建立光学信道并进行高速全光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节点之间建立通信链路,通信双方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工作模式,通信双方均为固定节点的选择固定模式,通信双方至少一方部位固定节点且间距小于蓝绿光衰减半径的选择机动模式,通信双方至少一方部位固定节点且间距大于蓝绿光衰减半径的、或通信双方有一方在水上的选择机固互联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固互联模式下的通信双方通过蓝绿光通信信号和光纤通信信号的逻辑转换或非线性波长转换建立完整的全光链路,实现覆盖范围内任意位置与超远距离平台的可靠全光通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固互联全光水下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侯文佐王俊华许波曹毅宁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