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17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属于音箱技术领域,包括振膜、第一折环、音圈骨架、弹波和盆架;所述振膜通过设在振膜外缘的第一折环连接盆架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上;所述环面部上设有出声口;所述振膜、第一折环、音圈骨架、弹波和盆架围成仅有出声口为出口的封闭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扬声器,能够在结构紧凑的投影产品中,扬声器振膜尺寸、厚度尺寸及磁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输出声压级,提高振动能量的利用率,高效的进行升能量转换,提升了扬声器的性能。提升了扬声器的性能。提升了扬声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音箱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在电子产品中是一个常见的发声零部件,在投影产品中也存在发声的扬声器。由于投影产品尺寸小、功率小,经常存在输出最大声压级不够大的情况。为了增大输出声压级,常规做法就是增加喇叭单元数量、增加磁路大小或是增大喇叭的额定功率,这些措施既增加设计成本有增大空间占用,在结构紧凑的投影产品中难以实施。在扬声器的振膜尺寸、厚度尺寸及磁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增大输出声压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扬声器,拟解决在扬声器的振膜尺寸、厚度尺寸及磁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大输出声压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扬声器,包括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所述振膜1通过设在振膜1外缘的第一折环2连接盆架5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6上;所述环面部6上设有出声口7;所述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围成仅有出声口7为出口的封闭空间。由上述结构可知,本专利技术对传统常用动圈式扬声器的弹波、音圈骨架结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对喇叭单元内部结构的重新设计,将原来的设计中没有利用起来的振动能量利用起来,增大扬声器的能量利用效率以达到增大输出声压级的目的。振膜1外缘设有一圈第一折环2,第一折环2作为振膜1在轴线方向的第一个弹性支撑;第一折环2粘帖在金属的盆架5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6上,环面部6可以和盆架5一体成型,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围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仅有的出口为出声口7,所以在音圈骨架3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带动音圈骨架3振动,从而推动振膜振动;为了保证音圈骨架始终沿着轴线方向振动,同时在振动过程中不触碰其它零部件,因此需要在轴线方向给振膜和音圈骨架第二个支撑,即弹波,弹波一段连接音圈骨架,另一段固定在金属盆架上,这样振膜、音圈骨架这个振动系统在轴线方向就有了两个支撑,从而保证振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沿着轴线方向振动。振膜在振动的过程中,同时向前向后辐射声音,向前辐射的声音辐射到扬声器外部,即用户能听到的声音。作为第二支撑结构的弹波在扬声器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振动有声音辐射的,通过在环面部6上设有出声口7,让弹波辐射的声音能够有效的到达扬声器外部,与振膜辐射的升能量相叠加,达到增大音箱输出声压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让弹波结构既能够起到定心支撑的作用,又能加高效的进行升能量转换,避免对弹波振动能量的浪费。
[0005]进一步的,所述振膜1的下表面连接音圈骨架3;所述音圈骨架3外围设有盆架5;所述弹波4连接音圈骨架3和盆架5;所述弹波4和盆架5的衔接边缘设有第二折环8。由上述结构可知,原弹波结构主要起定心支撑作用,因此结构形式不利于声辐射,此处将弹波设计成
振膜加折环的形式,弹波4通过第二折环8连接盆架5,弹波4也成为一个内部高效发声的振膜;这样新的振膜加折环的结构既实现了声辐射的功能,又实现了定心支撑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有效利用弹波的振动能量来增加声辐射以达到增大输出声压级的目的。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9;所述盆架5和外壳9固定,盆架5沉入外壳9内部空间;所述音圈骨架3上设有均压孔10;所述均压孔10使外壳9内部空间和音圈骨架3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弹波4下方空间和外壳9内部空间连通。由上述结构可知,弹波4辐射的声能量通过环面部6上设有出声口7辐射到扬声器外部,与振膜向扬声器外部辐射的声能量相叠加,从而达到增大音箱输出声压级的目的。向后辐射的声音因为与向前辐射声音差180度相位,为了防止声短路造成声音衰减,需要将向后辐射的声音用外壳9封闭起来。所述均压孔10使外壳9内部空间和音圈骨架3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弹波4下方空间和外壳9内部空间连通。这样弹波4和振膜背面辐射的声音进入到扬声器内部,完成了弹波4和振膜前后辐射声能量的分离,有效避免了声短路,实现扬声器的正常工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音圈骨架3上段为口径呈逐步变大的弯曲面,使振膜1的下表面全部包在音圈骨架3的内部空间。由上述结构可知,振膜1的下表面全部包在音圈骨架3的内部空间,提高振膜1的发声效率。本专利技术实现扬声器的正常工作,又增加了扬声器的辐射声能量,在振膜厚度尺寸、磁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了增大输出声压级的设计目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声口7在环面部6上呈若干个条状通口或圆孔。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条状通口或圆孔使弹波4向前充分辐射声能量。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导磁碗11和磁铁12;所述导磁碗11包围磁铁12,且导磁碗11和磁铁12之间设有磁隙;所述音圈骨架3的线圈段伸入磁隙。由上述结构可知,音圈骨架3的线圈在导磁碗11和磁铁12构成的磁场中受力带动音圈骨架3振动,从而推动振膜振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盆架5下端和导磁碗11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属于音箱
,包括振膜、第一折环、音圈骨架、弹波和盆架;所述振膜通过设在振膜外缘的第一折环连接盆架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上;所述环面部上设有出声口;所述振膜、第一折环、音圈骨架、弹波和盆架围成仅有出声口为出口的封闭空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扬声器,能够在结构紧凑的投影产品中,扬声器振膜尺寸、厚度尺寸及磁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输出声压级,提高振动能量的利用率,高效的进行升能量转换,提升了扬声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扬声器剖开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振膜、2-第一折环、3-音圈骨架、4-弹波、5-盆架、6-环面部、7-出声口、8-第二折环、9-外壳、10-均压孔、11-导磁碗、12-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实施例一:
[0017]见附图1。一种扬声器,包括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所述振膜1通过设在振膜1外缘的第一折环2连接盆架5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6上;所述环面部6上设有出声口7;所述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围成仅有出声口7为出口的封闭空间。由上述结构可知,本专利技术对传统常用动圈式扬声器的弹波、音圈骨架结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对喇叭单元内部结构的重新设计,将原来的设计中没有利用起来的振动能量利用起来,增大扬声器的能量利用效率以达到增大输出声压级的目的。振膜1外缘设有一圈第一折环2,第一折环2作为振膜1在轴线方向的第一个弹性支撑;第一折环2粘帖在金属的盆架5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6上,环面部6可以和盆架5一体成型,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围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仅有的出口为出声口7,所以在音圈骨架3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带动音圈骨架3振动,从而推动振膜振动;为了保证音圈骨架始终沿着轴线方向振动,同时在振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所述振膜(1)通过设在振膜(1)外缘的第一折环(2)连接盆架(5)顶部内缘设有的环面部(6)上;所述环面部(6)上设有出声口(7);所述振膜(1)、第一折环(2)、音圈骨架(3)、弹波(4)和盆架(5)围成仅有出声口(7)为出口的封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1)的下表面连接音圈骨架(3);所述音圈骨架(3)外围设有盆架(5);所述弹波(4)连接音圈骨架(3)和盆架(5);所述弹波(4)和盆架(5)的衔接边缘设有第二折环(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9);所述盆架(5)和外壳(9)固定,盆架(5)沉入外壳(9)内部空间;所述音圈骨架(3)上设有均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财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