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依含专利>正文

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87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包括抽风室、加热器、集尘室、支撑杆和刮尘器;抽风室内具有风机电机和由风机电机控制正反转动的风机,加热器设置在抽风室前端,加热器内具有加热电阻丝;抽风室、加热器和集尘室气路连通,集尘室设置在加热器前端,且支撑杆一端与集尘室管路连通、另一端与刮尘器管路连通,刮尘器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外周面上分布有刷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刮尘器向上移动清洁纱窗时转动轴顺时针旋转,向下清洁时转动轴逆时针旋转,助力家庭清洁,省时省力;加热器加热可干燥灰尘便于除灰;风机可反转将集尘室、支撑杆和刮尘器内残存的灰尘吹出,不用拆下清洗。不用拆下清洗。不用拆下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

技术介绍

[0002]纱窗是家庭必备品,不仅可以防蚊防虫,而且可以阻挡部分室外尘埃进入室内。传统纱窗虽拆窗不易,仍能拆下清洗。而隐形纱窗要用的时候拉下纱网,不用的时候纱网卷到网盒里,极其难拆,导致清洗不便。清洗纱窗家庭常用鸡毛掸、抹布擦拭或者水洗,清洁效果差,费时费力,拆装不便,普通吸尘器也无法清洗纱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对纱窗进行除灰,并且对内部进行反向吹出,无需拆下清洁的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包括抽风室、加热器、集尘室、支撑杆和刮尘器;所述的抽风室内具有风机电机和由风机电机控制正反转动的风机,所述的加热器设置在抽风室前端,加热器内具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的抽风室、加热器和集尘室气路连通,所述的集尘室设置在加热器前端,且支撑杆一端与集尘室管路连通、另一端与刮尘器管路连通,所述的刮尘器包括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外周面上分布有刷毛。
[0005]在上述方案中,巧妙地层叠设计了抽风室、加热室和集尘室,并通过可正反转动的风机操控,风机正转时为吸尘模式,纱窗上的灰尘通过刮尘器、支撑杆进入集尘室,风机反转时为吹灰模式,气流从抽风室吹向加热器、集尘室、支撑杆后从刮尘器处吹出,可将纱窗清洗器内的灰尘吹出,无需拆机清洁。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伸缩支撑杆和连接在伸缩支撑杆前端的吸尘口,所述的吸尘口与刮尘器气路连通。
[000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清洁纱窗,所述的刮尘器还包括圆筒外壳,所述的圆筒外壳外周面轴向具有开口,所述的转动轴的轴线与圆筒外壳的轴线重叠,所述的刷毛长度大于转动轴外壁与圆筒外壳内壁之间间距。
[0008]优选的,对应开口位置,所述的圆筒外壳外周面对应开口处滑动连接有控制开口大小的滑板。
[0009]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灰尘附着粘连在刷毛上,所述的圆筒外壳内壁固定有导尘板。由于刷毛长度大于转动轴与圆筒外壳之间间距,刷毛端部可充分扫刷纱窗,同时刷毛随转动轴在圆筒外壳内转动时,刷毛端部与导尘板摩擦,可将端部附着的灰尘刮下,被风机正向吸入。
[0010]优选的,为了便于刮去刷毛端部的附着灰尘,所述的导尘板沿圆筒外壳径向截面呈指向圆筒外壳轴线的三角形状凸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抽风室后侧还设有出风室,出风室后侧面具有背板,所述的背板上固定有电源,所述的电源、风机电机和加热电阻丝线路连接,出风室后侧面对应电源外周方向分别间隔开设有若干出风口。出风口的设计,可有便于电源位置处的周向散热,避免出风室内过热影响电源使用寿命。
[0012]优选的,所述的出风口的中心位于同一圆上,且电源中心在背板上的投影与该圆圆心重叠。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集尘室固定有滤网,所述的集尘室上还滑动开合连接有滑动板。滤网的结构设计,可对进入集尘室的气流进行过滤,收集灰尘以免大颗粒对加热器和风机的击打。滑动板的设计,使得集尘室可被控制开合,便于在不方便吹灰时,通过滑动板打开集尘室,倒出集尘室内的灰尘。
[0014]进一步的,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还包括刮尘电机,所述的刮尘电机与转动轴线路连接并控制转动轴分别顺时针、逆时针转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在于当刮尘器向上移动清洁纱窗时转动轴顺时针旋转,向下清洁时转动轴逆时针旋转,刷毛传动方向与刮尘器运动方向一致,助力家庭清洁,省时省力;
[0017]2、加热器加热可干燥灰尘便于除灰;
[0018]3、风机可反转将集尘室、支撑杆和刮尘器内残存的灰尘吹出,清洗器的机内清洁通过风机反转吹出实现,无需拆机清洁,清洗器自洁方便。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中刮尘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中圆筒外壳对应开口位置处的正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中出风室背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1刮尘器
ꢀꢀ
2支撑杆
ꢀꢀ
3集尘室
ꢀꢀ
4加热器
ꢀꢀ
5抽风室
ꢀꢀ
6出风室
ꢀꢀ
11刷毛
ꢀꢀ
12转动轴
ꢀꢀ
13导尘板
ꢀꢀ
14圆筒外壳
ꢀꢀ
21吸尘口
ꢀꢀ
22伸缩支撑杆
ꢀꢀ
31滤网
ꢀꢀ
32滑动板
ꢀꢀ
41加热电阻丝
ꢀꢀ
51风机
ꢀꢀ
52风机电机
ꢀꢀ
61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包括抽风室5、加热器4、集尘室3、支撑杆2和刮尘器1。
[0027]所述的抽风室5内具有风机电机52和由风机电机52控制正反转动的风机51,所述的加热器4设置在抽风室5前端,加热器4内具有加热电阻丝41。所述的抽风室5、加热器4和集尘室3气路连通。所述的集尘室3设置在加热器4前端,且支撑杆2一端与集尘室3管路连通、另一端与刮尘器1管路连通。所述的支撑杆2包括伸缩支撑杆22和连接在伸缩支撑杆22前端的吸尘口21,所述的吸尘口21与刮尘器1气路连通。
[0028]风机51正转时为吸尘模式,纱窗上的灰尘通过刮尘器1、支撑杆2进入集尘室3,风机51反转时为吹灰模式,气流从抽风室5吹向加热器4、集尘室3、支撑杆2后从刮尘器1处吹出,可将纱窗清洗器内的灰尘吹出,无需拆机清洁。同时,加热器4的设置,可对电机的吹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温气流可有效干燥清洗器内部和纱窗上的灰尘,便于干燥清灰。
[0029]所述的刮尘器1包括转动轴12,所述的转动轴12外周面上分布有刷毛11。刮尘器1还包括刮尘电机,所述的刮尘电机与转动轴12线路连接并控制转动轴12分别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当刮尘器1向上运动时,刮尘电机控制转动轴12顺时针旋转,刷毛11相对于纱窗为向下运动,即刷毛11运动方向与刷毛11与纱窗之间的阻力方向相反,可为刮尘器1向上运动进行助力,更加省时省力。同理,当刮尘器1向下运动时,则刮尘电机控制转动轴12逆时针旋转。这样设计刮尘电机的转向,为刮尘器1相对于纱窗的清洁运动,起到了有效的助力效果。同时在实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室(5)、加热器(4)、集尘室(3)、支撑杆(2)和刮尘器(1);所述的抽风室(5)内具有风机电机(52)和由风机电机(52)控制正反转动的风机(51),所述的加热器(4)设置在抽风室(5)前端,加热器(4)内具有加热电阻丝(41);所述的抽风室(5)、加热器(4)和集尘室(3)气路连通,所述的集尘室(3)设置在加热器(4)前端,且支撑杆(2)一端与集尘室(3)管路连通、另一端与刮尘器(1)管路连通,所述的刮尘器(1)包括转动轴(12),所述的转动轴(12)外周面上分布有刷毛(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包括伸缩支撑杆(22)和连接在伸缩支撑杆(22)前端的吸尘口(21),所述的吸尘口(21)与刮尘器(1)气路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尘器(1)还包括圆筒外壳(14),所述的圆筒外壳(14)外周面轴向具有开口,所述的转动轴(12)的轴线与圆筒外壳(14)的轴线重叠,所述的刷毛(11)长度大于转动轴(12)外壁与圆筒外壳(14)内壁之间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力型多功能纱窗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依含徐菊纪国剑
申请(专利权)人:纪依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