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62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属于水环境监测领域,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整形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水环境监测系统中,当进行检测信号发射和接收时,对接收的信号通过信号接收电路进行信号的滤波和频率调节工作,从而使得接收的检测信号与发射信号的频率一致,从而可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其次通过信号调节电路进行信号增益放大,使得信号传输稳定,最后通过信号波形整形,从而使得输出值控制终端的信号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传输速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属于水环境监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水质问题的不断升级,各地环保部门均需对辖区的出水水质进行远程监控,使其符合污水处理标准并达标排放水;质监测对保持水环境和整个全球的生态系统平衡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保持水质健康对于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从源头上控制和发现水污染问题,才能维持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0003]现有技术中的水环境监测,检测信号在进行接收时,由于环境不同和属于无线传输,在传输中会使信号出现大量损耗,从而控制终端接收的信号十分微弱,从而使得信号转换时间过大,且信号的信噪比较低,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包括:
[0006]信号接收电路,进行水环境监测检测信号的接收,同时进行信号的滤波和频率调节工作,从而使得接收的检测信号与发射信号的频率一致,从而可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
[0007]信号调节电路,进行接收检测信号的放大,通过;利用调节电阻,从而调整电路的放大增益,进而是得完成对信号的损耗补偿,从而使得信号的传输速率更快,减小传输损耗;
[0008]整形输出电路,通过对输出的放大检测信号的波形进行整形,从而使得信号的波形更加稳定。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4、电阻R2、电容C3、电容C5、可调电阻RV1、三极管Q1、电容C6、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容C7、电阻R1、电容C8、电容C1、电容C2、可调电容VC1;其中,所述电容C4的一端输入接收信号,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容VC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控制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可调电容V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同时与所述可调电容V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且输入工作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电阻
R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信号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3、电容C9、稳压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放大器U1A、放大器U2A、放大器U3A、放大器U4A;其中,所述放大器U1A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1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U3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1A的1号引脚与所述放大器U2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3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3A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4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4A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4A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且输出,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且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且输入电压。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整形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10、电容C11、三极管Q2、二极管D4、电阻R12、放大器U5A、反相器U6A、反相器U6B;其中,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输入信号且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10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U5A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放大器U5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5A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反相器U6A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反相器U6A的2号引脚与所述反相器U6B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反相器U6B的4号引脚输出。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水环境监测系统中,当进行检测信号发射和接收时,对接收的信号通过信号接收电路进行信号的滤波和频率调节工作,从而使得接收的检测信号与发射信号的频率一致,从而可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其次通过信号调节电路进行信号增益放大,使得信号传输稳定,最后通过信号波形整形,从而使得输出值控制终端的信号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信号接收电路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信号调节电路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整形输出电路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18]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整形输出电路。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4、电阻R2、电容C3、电容C5、可调电阻RV1、三极管Q1、电容C6、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容C7、电阻R1、电容C8、电容C1、电容C2、可调电容VC1。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3、电容C9、稳压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放大器U1A、放大器U2A、放大器U3A、放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整形输出电路;其中,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4、电阻R2、电容C3、电容C5、可调电阻RV1、三极管Q1、电容C6、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容C7、电阻R1、电容C8、电容C1、电容C2、可调电容VC1;其中,所述电容C4的一端输入接收信号,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容VC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控制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可调电容V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同时与所述可调电容V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且输入工作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环境监测控制终端信号接收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3、电容C9、稳压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放大器U1A、放大器U2A、放大器U3A、放大器U4A;其中,所述放大器U1A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1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U3A的3号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义勇孙林余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