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36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和马达,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且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工作舱,所述马达位于工作舱的内部,且马达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扇座,且扇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左侧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上方安装有电机。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与现有的普通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相比,底座与缓冲垫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底座的上表面与工作舱的下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底座和缓冲垫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使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或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造成脱落时,缓冲垫能有效的保护装置内部的零件不易损坏。零件不易损坏。零件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新增加的配电设备不断增多,电力负荷的需求也迅猛增长,配电箱不仅要有高的可靠性,而且也要具备安全稳定性,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对相关设备封装进行保护,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种发、配、变电所中。
[0003]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10326614U)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箱,其包括箱体以及可开启的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与箱体通过铰链机构连接,所述箱门的另一侧设有闭锁机构,所述箱体底侧设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的上方设有卡槽,所述智能配电箱设有若干具有不同孔径的插板,所述插板可插拔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配电箱内没有设置散热风机,使得装置不能进行有效的散热;2、配电箱底部没设缓冲结构,使得装置跌落时,不能有效的保护装置内部零件的安全;3、装置采用人工手动开启箱门,不具备智能功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以下不足:1、配电箱内没有设置散热风机,使得装置不能进行有效的散热;2、配电箱底部没设缓冲结构,使得装置跌落时,不能有效的保护装置内部零件的安全;3、装置采用人工手动开启箱门,不具备智能功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和马达,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且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工作舱,所述马达位于工作舱的内部,且马达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扇座,且扇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左侧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内部设置有键槽,所述转杆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主转轮,且主转轮的左侧设置有副转轮,所述副转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工作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板,所述抽板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左侧设置有门框。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与缓冲垫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底座的上表面与工作舱的下表
面紧密贴合。
[0007]优选的,所述马达与转动杆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马达通过转动杆和扇座与扇叶构成旋转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转杆与主转轮构成旋转结构,且主转轮与副转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传动。
[0009]优选的,所述主转轮通过副转轮与连接杆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杆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0]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抽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抽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底座与缓冲垫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底座的上表面与工作舱的下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底座和缓冲垫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使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或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造成脱落时,缓冲垫能有效的保护装置内部的零件不易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马达与转动杆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马达通过转动杆和扇座与扇叶构成旋转结构,使得装置使用时,配电箱内部的中间继电器、PLC和变频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内部的相关零件短路,易导致火灾的发生,通过马达和扇叶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马达旋转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扇座和扇叶对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减少危险系数的发生;
[0013]2.本技术通过电机通过转杆与主转轮构成旋转结构,且主转轮与副转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传动,装置通过电机、转杆、主转轮、副转轮、连接杆和连接板的配合设置,使得装置在开启门框时,使用者通过启动电机,电机旋转带动转杆、主转轮、副转轮和连接杆转动,使得连接杆旋转带动连接板上的门框作开合运动,省却了人工手动开合的繁琐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主转轮通过副转轮与连接杆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杆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连接可增大连接杆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性,使得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更佳;
[0014]3.本技术通过滑块与抽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抽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使得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可直接抽动抽板,使得抽板通过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使用者可将需要安装的继电器和小型断路器安装至抽板上,提高了装置的装配速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展开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缓冲垫;3、工作舱;4、马达;5、转动杆;6、扇座;7、扇叶;8、安装座;9、电机;10、转杆;11、键槽;12、主转轮;13、副转轮;14、连接杆;15、轴承座;16、壳体;17、滑槽;18、滑块;19、抽板;20、连接板;21、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1和马达4,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2,且底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工作舱3,底座1与缓冲垫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底座1的上表面与工作舱3的下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底座1和缓冲垫2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使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或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造成脱落时,缓冲垫2能有效的保护装置内部的零件不易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马达4位于工作舱3的内部,且马达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马达4与转动杆5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马达4通过转动杆5和扇座6与扇叶7构成旋转结构,使得装置使用时,配电箱内部的中间继电器、PLC和变频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内部的相关零件短路,易导致火灾的发生,通过马达4和扇叶7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马达4旋转带动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带动扇座6和扇叶7对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减少危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包括底座(1)和马达(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2),且底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工作舱(3),所述马达(4)位于工作舱(3)的内部,且马达(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扇座(6),且扇座(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扇叶(7),所述扇叶(7)的左侧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座(8),且安装座(8)的上方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杆(10),且转杆(10)的内部设置有键槽(11),所述转杆(10)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主转轮(12),且主转轮(12)的左侧设置有副转轮(13),所述副转轮(1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15),所述工作舱(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壳体(16),且壳体(16)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左侧设置有滑块(18),且滑块(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板(19),所述抽板(19)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板(20),且连接板(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尚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特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