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言专利>正文

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234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产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包括内管与清洗管;所述内管内壁中开设有圆槽;所述内管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空腔内均设有清洗管;每个所述清洗管外表面均开设有“T”形槽;每个所述“T”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的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在使用结束后还需要将装置浸泡在消毒液内进行消毒,若医院内的产妇较多时,清洗装置会出现不够用的现象,若清洗装置未消毒完全继续使用时,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目前也有一些清洗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的,然而一次性使用的清洗装置会增大使用成本,同时浪费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产科护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当前在各大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在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患有阴道炎,子宫炎的病人需要进行阴道清洗,而在阴道护理清洗时,需要借助清洗装置进行喷洒药物,产科洗液就是针对女性产后康复的一种比较方便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产后护理用品。但是,目前产科护理装置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现有技术中的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在使用结束后还需要将装置浸泡在消毒液内进行消毒,若医院内的产妇较多时,清洗装置会出现不够用的现象,若清洗装置未消毒完全继续使用时,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目前也有一些清洗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的,然而一次性使用的清洗装置会增大使用成本,同时浪费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的方案,如专利号:201910632366.3,专利名称为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的方案,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柱体,柱体的轴线处开有一个液道,液道的左端连接有进液管,柱体的侧壁上包括多组轴向排列的径向的通孔,每个通孔的内端均与液道连通,每个通孔内均安装有一个套管,套管上方安装有一个压簧,套管内同轴穿有一个可与其同步滑动的滑杆,滑杆的外端可伸出通孔外,滑杆内开有一个轴向的出液孔,滑杆的内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一个螺旋叶片,柱体内设有气道,每个通孔均与气道连通,气道内通气可推动通孔内的套管向外移动;本专利技术能对生殖道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而且能防止清洗废液流入孕妇体内;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属于一次性使用的清洗装置,成本高、浪费资源,且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
[0005]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的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在使用结束后还需要将装置浸泡在消毒液内进行消毒,若医院内的产妇较多时,清洗装置会出现不够用的现象,若清洗装置未消毒完全继续使用时,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目前也有一些清洗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的,然而一次性使用的清洗装置会增大使用成本,同时浪费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包括内管与清洗管;所述内管内壁中开设有圆槽;所述内管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弧形槽,且弧形槽数量为五;每个所述弧形槽空腔内均设有清洗管,且清洗管为长弧形设计,并置于弧形槽内密封弧形槽;每个所述清洗管外表面均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均环
绕清洗管设计;每个所述“T”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弧形槽内壁中均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伸缩杆,且伸缩杆均伸入圆槽内;每个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均伸入各个弧形槽内并与滑块铰接;每个所述伸缩杆上下两侧位置于内管内壁中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液管,且第一液管另一端均伸入弧形槽内,并与清洗管伸入弧形槽内的一面相互对应;每个所述清洗管内壁中均开设有液腔;每个所述液腔内均固连有挡层,且挡层将液腔分为两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清洗孔,且清洗孔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挡层上下两侧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液管,且第二液管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液管内壁中于第二液管两侧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挡块,且挡块无法滑出第二液管设计;相互对应的每个所述挡块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每个所述挡块相对一侧于第二液管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液孔,且液孔均与不同的腔室相互对应;所述圆槽内壁中均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三液管,且第三液管均与第二液管相互对应;每个所述第三液管均可滑入第二液管内并与第二液管内壁相互贴合;所述圆槽内壁中滑动连接有辅助棍,且辅助棍在初始状态下置于圆槽底部;所述辅助棍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斜槽,且斜槽均与伸缩杆和第一液管、第三液管相互配合;所述辅助棍内壁中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第一流管,且第一流管用于输送清洁液;每个所述弧形槽底部均设有第二流管;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在使用结束后还需要将装置浸泡在消毒液内进行消毒,若医院内的产妇较多时,清洗装置会出现不够用的现象,若清洗装置未消毒完全继续使用时,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目前也有一些清洗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的,然而一次性使用的清洗装置会增大使用成本,同时浪费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清洗装置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动进行清洗,从而可以节省浸泡消毒的时间,同时还不会造成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情况,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清洗装置时,首先将辅助棍插入圆槽内,由于辅助棍内壁中开设有的斜槽均与伸缩杆相互对应,在辅助棍滑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均匀布置的伸缩杆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均匀布置的清洗管带出相互配合的弧形槽,当清洗管移出弧形槽后,可以利用“T”形槽和滑块将清洗管转动一百八十度,转动后清洗管朝外的一面为清洗后的状态,由于伸缩杆可以伸长,从而可以更方便对清洗管进行换面,操作简单较为方便,由于斜槽均与伸缩杆和第一液管、第三液管相互配合,从而可以使第一液管、第三液管共同推动清洗管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清洗管卡在弧形槽内,同时还可以为伸缩杆分担压力,当清洗管换面结束后,此时将辅助棍移动至圆槽底部,辅助棍可以更方便的对清洗装置进行清洗,然后将清洗装置伸入产妇阴道内,此时利用第一流管向圆槽内通入清洗液,当液体通入圆槽内后,第三液管在液体的压力下回滑入第二液管内,此时第二液管会推动挡块移动至另一侧挡块内,同时可以将与内侧腔室对应的液孔密封,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清洗液流入内侧腔室内,此时流入第二液管内的清洗液会通过外侧液孔流入外侧腔室内,流入腔室内的清洗液再通过均匀布置的清洗孔喷出,从而可以对产妇阴道进行清洗,同时圆槽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液管喷入与弧形槽相互对应的清洗管的侧面,从而可以对清洗管另一弧形面进行清洗,在此过程中清洗装置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备用面进行清洗,从而节省了浸泡清洗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防止清洗装置未一次性使用的,从而浪费资源,当弧形槽内清洗清洗管备用面的液体过多时,可以通过第二流管流出,从而可以防止两股液体之间相互混合,从而有细菌产生,当清洗完成后,在利用“T”形槽和滑块将清洗管转动一百八十度即可下次使用。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液管伸入弧形槽的一侧均固连有相互对应的辅助板;每个所述辅助板内壁中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清理棍,且清理棍与第一液管管口处相互对应;每个所述清洗管均为除菌棉材料制成;工作时,由于清理棍与第一液管管口处相互对应,当第一液管内的液体喷出时会推动清理棍转动,在清洗管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清洗管的备用面进行清洗,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清洗管的清洁程度,从而防止细菌残留在备用面上引发感染,由于清理棍为除菌棉材料制成,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清洗管备用面的清理效果,同时当液体在圆槽内流动时,产生的势能可以使第一液管产生振动,从而可以使第一液管晃动,从而可以提高对清洗管备用面的清理范围。
[0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与清洗管(2);所述内管(1)内壁中开设有圆槽(11);所述内管(1)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弧形槽(12),且弧形槽(12)数量为五;每个所述弧形槽(12)空腔内均设有清洗管(2),且清洗管(2)为长弧形设计,并置于弧形槽(12)内密封弧形槽(12);每个所述清洗管(2)外表面均开设有“T”形槽(21),且“T”形槽(21)均环绕清洗管(2)设计;每个所述“T”形槽(2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2);每个所述弧形槽(12)内壁中均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伸缩杆(13),且伸缩杆(13)均伸入圆槽(11)内;每个所述伸缩杆(13)另一端均伸入各个弧形槽(12)内并与滑块(22)铰接;每个所述伸缩杆(13)上下两侧位置于内管(1)内壁中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液管(3),且第一液管(3)另一端均伸入弧形槽(12)内,并与清洗管(2)伸入弧形槽(12)内的一面相互对应;每个所述清洗管(2)内壁中均开设有液腔;每个所述液腔内均固连有挡层(23),且挡层(23)将液腔分为两个腔室(24);每个所述腔室(24)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清洗孔(25),且清洗孔(25)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挡层(23)上下两侧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液管(31),且第二液管(31)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液管(31)内壁中于第二液管(31)两侧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挡块(32),且挡块(32)无法滑出第二液管(31)设计;相互对应的每个所述挡块(32)之间均通过弹簧固连;每个所述挡块(32)相对一侧于第二液管(31)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液孔(33),且液孔(33)均与不同的腔室(24)相互对应;所述圆槽(11)内壁中均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三液管(34),且第三液管(34)均与第二液管(31)相互对应;每个所述第三液管(34)均可滑入第二液管(31)内并与第二液管(31)内壁相互贴合;所述圆槽(11)内壁中滑动连接有辅助棍(4),且辅助棍(4)在初始状态下置于圆槽(11)底部;所述辅助棍(4)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斜槽(41),且斜槽(41)均与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言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