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20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的容量级为四个,第一容量级中第一脉冲输出电路与第一采样保持电路连接,第一采样保持电路分别与第一断路器和第一晶闸管连接,第一断路器与第一逻辑电路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脉冲输出电路连接,第二容量级和第三容量级控制电路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容量级控制电路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直观地显示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控制机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教学。学。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
,涉及电力系统数字仿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电压变化频度和幅度加大,其电压调整和控制的难度加大,普通超高压并联电抗器虽然可以抑制输电线路过电压,但无法满足系统无功调节的要求。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具有控制灵活、造价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不仅可调节系统无功功率,还可抑制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提高系统稳定性,近些年在国内逐步获得应用。
[0003]随着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推广与应用,电力系统工作者越来越有必要学习和使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充分认识其在电力系统电压控制和无功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现有教材、文献等只对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一次主电路及其原料进行论述,没有对其二次控制回路进行介绍,导致二次系统调试专业或系统仿真专业的学员不能直观地学习和掌握其控制特性,同时也降低了学习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以方便人们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二次控制回路。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基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设计,所述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包括一次线圈,一次线圈直接接在电网母线或线路上,二次线圈回路两端串联连接第一分级电抗器、第二分级电抗器、第三分级电抗器,二次线圈回路一端节点与二次线圈回路公共端节点之间并联连接第一晶闸管和第一断路器,第一分级电抗器与第二分级电抗器之间的一个连接节点与二次线圈回路公共端节点之间并联连接第二晶闸管装置和第二断路器,第二分级电抗器与第三分级电抗器之间的一个连接节点与二次线圈回路公共端节点之间并联连接第三晶闸管装置和第三断路器;
[0007]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的容量级为四个,第一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第一采样保持电路和控制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第一逻辑电路,第二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第二采样保持电路和控制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第二逻辑电路,第三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第三采样保持电路和控制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第三逻辑电路,第四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第三脉冲输出电路和第四脉冲输出电路为互斥关系;
[0008]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断路器控制端和第一晶闸管控制端连接,第一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
与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09]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断路器控制端和第二晶闸管控制端连接,第二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10]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断路器控制端和第三晶闸管控制端连接,第三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11]作为限定:第一容量级为额定容量的100%,第二容量级额定容量的75%,第三容量级额定容量的50%,第四容量级为额定容量的25%。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第一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一脉冲发生器,第二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二按钮和第二脉冲发生器,第三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三按钮和第三脉冲发生器,第四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四按钮和第四脉冲发生器;
[0013]第一按钮的输出端与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4]第二按钮的输出端与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5]第三按钮的输出端与第三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6]第四按钮的输出端与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
[0017]作为更进一步限定:第一逻辑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一或门电路和第二反相器,第二逻辑电路包括第三反相器、第二或门电路和第四反相器,第三逻辑电路包括第五反相器、第三或门电路和第六反相器;第一或门电路、第二或门电路和第三或门电路均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0018]第一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或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
一或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9]第二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或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或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20]第三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或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三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三或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或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基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设计,所述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包括一次线圈,一次线圈直接接在电网母线或线路上,二次线圈回路两端串联连接第一分级电抗器、第二分级电抗器、第三分级电抗器,二次线圈回路一端节点与二次线圈回路公共端节点之间并联连接第一晶闸管和第一断路器,第一分级电抗器与第二分级电抗器之间的一个连接节点与二次线圈回路公共端节点之间并联连接第二晶闸管和第二断路器,第二分级电抗器与第三分级电抗器之间的一个连接节点与二次线圈回路公共端节点之间并联连接第三晶闸管和第三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单相一次主电路的容量级为四个,第一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第一采样保持电路和控制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第一逻辑电路;第二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第二采样保持电路和控制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第二逻辑电路;第三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第三采样保持电路和控制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第三逻辑电路;第四容量级的控制电路包括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第三脉冲输出电路和第四脉冲输出电路为互斥关系;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断路器控制端和第一晶闸管控制端连接,第一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断路器控制端和第二晶闸管控制端连接,第二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断路器控制端和第三晶闸管控制端连接,第三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逻辑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容量级为额定容量的100%,第二容量级额定容量的75%,第三容量级额定容量的50%,第四容量级为额定容量的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教学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一脉冲发生器,第二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二按钮和第二脉冲发生器,第三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三按钮和第三脉冲发生器,第四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四按钮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华栋刘会强张爱军闫桂红武海燕郭裕慕腾雷轲刘石川李丹丹刘小恺刘紫玉任思宇郭琪达尔汗刘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