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列清洗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220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清洗装置,具体涉及空列清洗干燥系统,包括空列清洗仓和干燥装置,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于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由立柱(81)、弧形柱(82)形成的拱门(81),所述弧形柱(82)位于空列轨道上方,所述弧形柱(82)上设置有向下吹风的风机(9),所述弧形柱(82)外通过轴承座套设有转筒(10),所述转筒(10)由电机带动,转筒(10)上设置刷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空列经过清洗后可将车身水珠的擦除并且水珠不会进入箱形轨道梁。的擦除并且水珠不会进入箱形轨道梁。的擦除并且水珠不会进入箱形轨道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列清洗干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清洗装置,具体涉及空列清洗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中列车不同于钢轮钢轨系统,其是通过悬挂于轨道,车辆转向架上装有走行轮和导向轮,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走行轮和导向轮始终在箱形轨道梁内部,因此充分保障了系统的运营安全。
[0003]空中列车清洗后,车辆外身沾满水珠,在对车辆擦除水珠时,需要注意水珠不要进入箱形轨道梁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空列清洗干燥系统,以解决空列清洗后车辆身上水珠如何去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空列清洗干燥系统,包括空列清洗仓和干燥装置,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于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由立柱、弧形柱形成的拱门,所述弧形柱位于空列轨道上方,所述弧形柱上设置有向下吹风的风机,所述弧形柱外通过轴承座套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由电机带动,转筒上设置刷毛。
[0007]空列经过清洗后,在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经过干燥装置时,车顶的水珠经风机从上吹至车身侧面,车身侧面的水珠在转筒带动刷毛转动的作用下被刷下,以此完成车身水珠的擦除。
[0008]作为优选,所述空列清洗仓设置于空列轨道下方,包括设置于空列两侧的侧板和设置于空列下方的底网组成的仓体以及底网下方的污水池,所述侧板和底网上设置有朝向空列的喷头,喷头通过水泵由外界供水;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倾斜向下的隔水棉,所述隔水棉与空列车顶两侧接触。
[0009]空列沿空列轨道行驶,进入仓体,空列两侧的侧板对空列车身侧面清洗,底网上的喷头对空列车身底面清洗,隔水棉起到很好的隔水作用,防止水将空列的行走系统打湿。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水棉在空列的驶入端向上翘起,使得空列进入仓体时,车头不会与隔水棉相抵。
[0011]作为优选,在所述仓体内,在空列的两侧还设置有栏栅板,所述栏栅板由上边框、下边框和垂直与空列侧面的若干板体组成,所述若干板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侧板上的喷头与板体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置;所述下边框安装于底网上。
[0012]栏栅板将空列车身分割成了若干区域,侧板上的喷头对车身进行清洗时,溅起的脏水不会飞溅到车身其他区域,而是在板体之间的间隙中落下,既增加清洗效率又提高清洗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板体表面设置疏水性涂料层。脏水碰到板体表面后直接落下,不
会附着于板体表面。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下边框在板体之间的间隙对应处开孔,便于脏水的直接落下,而不附着于下边框。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水棉在与侧板连接的内面处设置有橡胶条。橡胶条具有一定弹性,可使隔水棉被空列车顶顶起后在空列完成清洗驶出仓体后复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在空列经过清洗后可将车身水珠的擦除并且水珠不会进入箱形轨道梁;
[0018]本技术可对空列外车身进行清洗,并且隔水棉起到很好的隔水作用,防止水将空列的行走系统打湿;
[0019]本技术栏栅板的设置在侧板上的喷头对车身进行清洗时,溅起的脏水不会飞溅到车身其他区域,既增加清洗效率又提高清洗效果;
[0020]本技术板体表面设置疏水性涂料层,脏水碰到板体表面后直接落下,不会附着于板体表面;
[0021]本技术的下边框在板体之间的间隙对应处开孔,便于脏水的直接落下,而不附着于下边框;
[0022]本技术橡胶条具有一定弹性,可使隔水棉被空列车顶顶起后在空列完成清洗驶出仓体后复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空列清洗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图1、图2示出了此种空列清洗干燥系统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空列清洗干燥系统,包括空列清洗仓和干燥装置。空列清洗仓设置于空列轨道下方,包括设置于空列两侧的侧板1和设置于空列下方的底网2组成的仓体以及底网2下方的污水池3,所述侧板1和底网2上设置有朝向空列的喷头4,喷头4通过水泵由外界供水;所述侧板1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倾斜向下的隔水棉5,隔水棉5在空列进入仓体时,被车顶顶起,以保持隔水棉5与空列车顶两侧接触。
[0029]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于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由立柱81、弧形柱82形成的拱门8,所述弧形柱82位于空列轨道上方,所述弧形柱82上设置有向下吹风的风机9,所述弧形柱82外通过轴承座套设有转筒10,所述转筒10由电机带动,转筒10上设置刷毛。
[0030]空列沿空列轨道行驶,进入仓体,空列两侧的侧板1对空列车身侧面清洗,底网2上
的喷头4对空列车身底面清洗,隔水棉5起到很好的隔水作用,防止水将空列的行走系统打湿。空列经过清洗后,在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经过干燥装置时,车顶的水珠经风机9从上吹至车身侧面,车身侧面的水珠在转筒10带动刷毛转动的作用下被刷下,以此完成车身水珠的擦除。
[0031]实施例2:
[0032]在所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隔水棉5在空列的驶入端向上翘起,使得空列进入仓体时,车头不会与隔水棉5相抵。
[0033]实施例3:
[0034]空列清洗干燥系统,包括空列清洗仓和干燥装置。空列清洗仓设置于空列轨道下方,包括设置于空列两侧的侧板1和设置于空列下方的底网2组成的仓体以及底网2下方的污水池3,所述侧板1和底网2上设置有朝向空列的喷头4,喷头4通过水泵由外界供水;所述侧板1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倾斜向下的隔水棉5,隔水棉5在空列进入仓体时,被车顶顶起,以保持隔水棉5与空列车顶两侧接触。隔水棉5在空列的驶入端向上翘起,使得空列进入仓体时,车头不会与隔水棉5相抵。在所述仓体内,在空列的两侧还设置有栏栅板6,所述栏栅板6由上边框61、下边框63和垂直与空列侧面的若干板体62组成,所述若干板体62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侧板1上的喷头4与板体62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置;所述下边框63安装于底网2上。
[0035]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于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由立柱81、弧形柱82形成的拱门8,所述弧形柱82位于空列轨道上方,所述弧形柱82上设置有向下吹风的风机9,所述弧形柱82外通过轴承座套设有转筒10,所述转筒10由电机带动,转筒10上设置刷毛。
[0036]空列沿空列轨道行驶,进入仓体,空列两侧的侧板1对空列车身侧面清洗,底网2上的喷头4对空列车身底面清洗,隔水棉5起到很好的隔水作用,防止水将空列的行走系统打湿。并且栏栅板6将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列清洗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列清洗仓和干燥装置,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于空列清洗仓的出口端,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由立柱(81)、弧形柱(82)形成的拱门(8),所述弧形柱(82)位于空列轨道上方,所述弧形柱(82)上设置有向下吹风的风机(9),所述弧形柱(82)外通过轴承座套设有转筒(10),所述转筒(10)由电机带动,转筒(10)上设置刷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列清洗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列清洗仓设置于空列轨道下方,包括设置于空列两侧的侧板(1)和设置于空列下方的底网(2)组成的仓体以及底网(2)下方的污水池(3),所述侧板(1)和底网(2)上设置有朝向空列的喷头(4),喷头(4)通过水泵由外界供水;所述侧板(1)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倾斜向下的隔水棉(5),所述隔水棉(5)与空列车顶两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浩原程建江苗丁心肖硕杨柱宋巍孙伟佳王军李欣郝金玉张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亚太空列河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