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18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浇铸机,包括,传动装置在机箱上的结晶轮、浇铸嘴、钢带和钢带张紧机构,钢带绕过结晶轮并与结晶轮的轮面包绕形成包覆腔,还包括冷却结构,设置在结晶轮上,冷却结构包括内循环水结构、外循环水结构和预冷段,预冷段位于外循环水结构与浇铸嘴之间,内循环水结构覆盖了结晶轮上的预冷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液在结晶轮内的冷却速度慢的问题。技术中金属液在结晶轮内的冷却速度慢的问题。技术中金属液在结晶轮内的冷却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铸机


[0001]本技术属于铸造设备
,涉及一种浇铸机。

技术介绍

[0002]浇铸机,是用于将从锅炉熔化的液态金属整形结晶成固态,然后通过轧机轧制成不同规格产品的设备。浇铸机可以按多种形式来分类,若按结构外形可把浇铸机分为立式浇铸机,立弯式浇铸机,带直线段弧形浇铸机,弧形浇铸机,多半径椭圆形浇铸机和水平浇铸机。随着浇铸技术的发展,又开展了轮式浇铸机的研究。另外,有色金属的连铸连轧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很快,尤其是铝的连铸连轧先于其他金属,现有的铝的连铸连轧生产采用轮式浇铸机,金属液在结晶轮内的冷却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浇铸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液在结晶轮内的冷却速度慢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浇铸机,包括,传动装置在机箱上的结晶轮、浇铸嘴、钢带和钢带张紧机构,钢带绕过结晶轮并与结晶轮的轮面包绕形成包覆腔,
[0006]还包括
[0007]冷却结构,设置在所述结晶轮上,包括
[0008]内循环水结构,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结晶轮的内腔,
[0009]外循环水结构,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结晶轮外,所述内循环水结构与所述外循环水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包覆腔的两侧,
[0010]预冷段,位于所述外循环水结构与所述浇铸嘴之间,所述内循环水结构覆盖了所述结晶轮上的预冷段。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2]所述外循环水结构与所述内循环水结构沿所述结晶轮周向的覆盖角度均小于180
°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4]所述内循环水结构包括
[0015]第二喷嘴,有若干个,沿着所述包覆腔均布,
[0016]进水管,有若干个,均布设置,与所述第二喷嘴连通,
[0017]所述外循环水结构,包括
[0018]第一喷嘴,有若干个,沿着所述包覆腔均布。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20]刮料板,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用于从所述结晶轮上分离物料。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22]所述钢带张紧机构包括
[0023]压带机构,所述压带机构设置在所述结晶轮上方,包括
[0024]第一伸缩缸,设置在所述机箱上,
[0025]面板,所述第一伸缩缸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驱动所述面板,
[0026]第一压带轮,传动装置在所述面板上,其上包覆所述钢带,
[0027]第二压带轮,传动装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第二压带轮上包覆所述钢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带轮上方。
[002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29]所述钢带张紧机构还包括
[0030]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结晶轮下方,包括
[0031]芯轴,传动装置在所述机箱上,
[0032]连板,所述连板设置在所述芯轴上,
[0033]张紧轮,其上包覆所述钢带,所述张紧轮设置在所述连板上,
[0034]第二伸缩缸,驱动所述芯轴转动。
[003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36]所述钢带张紧机构还包括
[0037]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设置在所述机箱上,包括
[0038]调整结构,包括
[0039]第一调整轮,其上包覆所述钢带,
[0040]第二调整轮,其上包覆所述钢带,
[0041]调整轮连接板,一端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调整轮,另一端传动装置所述第二调整轮,
[0042]调整轴,两端设置在所述机箱上,轴身设置在所述调整轮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调整轮和所述第二调整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调整轴的两侧。
[004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44]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
[0045]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调整轮连接板摆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0046]限位杆,设置在所述机箱上,
[0047]定位块,有两个,穿设在所述限位杆上,
[0048]手柄,穿设在所述限位杆上,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传动装置在所述机箱上,
[0049]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调整轮连接板上,
[0050]连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上,另一端通过向心关节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用于将所述手柄的运动传递到所述连接轴上。
[005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52]回水盘,位于所述结晶轮下方,设置在所述外循环水结构的出水口处。
[005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54]1、本技术中,钢带包绕在机箱上的结晶轮,并与结晶轮的轮面包绕形成包覆腔,钢带张紧机构可将结晶轮上的钢带张紧,金属浇铸时,从浇铸嘴中出来的金属液可以在包覆腔内冷却结晶,此浇铸机结晶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加快。
[0055]具体方案是,在包覆腔的两侧分别沿结晶轮周向设置内循环水结构与外循环水结
构,又在浇铸嘴与包覆腔的进液口之间设置预冷段,从浇铸嘴中出来的金属液先经过预冷段,结晶轮上的预冷段用于对进入包覆腔的金属液进行预冷,又由于内循环水结构沿周向设置于结晶轮的内腔内,所以将内循环水结构设置在结晶轮上预冷段的下方,可以辅助对金属液进行提前冷却,这样设置的冷却结构,可以实现对金属液快速均匀的冷却结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金属液在结晶轮内的冷却速度慢的问题,而且金属液流动性与温度有关,通过预冷段的时候,首先与结晶轮接触,并在结晶轮的预冷段降温,流动性变小并粘附在结晶轮上,避免进入包覆腔时金属液的团块被挤压移位,保证金属液的团块随着结晶轮的转动与钢带作用而被挤压成型,并且上层的金属液在预冷段并未直接降温,仍有较好的塑性和流动性,随着钢带的挤压能够更好塑形并提高塑形面平整度,提高生产质量,另外由于预冷段的设置,浇铸嘴远离包覆腔的入口,金属液能够更好的流出,辅以预冷段上述效果,避免金属液堆积在浇铸嘴处,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的同时可以加快生产速度。
[0056]2、本技术中,外循环水结构与内循环水结构沿结晶轮周向设置,包覆角度均小于180
°
,且外循环水结构与内循环水结构采用错位设置,两者叠加的冷却覆盖范围超过180
°
,这样节约了不必要的布局,也能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而且由于覆盖角度的减小,可以使得在包覆腔内的金属液结晶后的弯曲角度减小,后期好校直。
[0057]3、本技术中,内循环水结构包括多个互相连通的第二喷嘴与进水管,沿结晶轮周向均布设置,外循环水结构包括第一喷嘴,有供水装置与第一喷嘴连通,第一喷嘴也沿结晶轮周向均布设置,内循环水结构工作时,从进水管进来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喷嘴喷向结晶轮上的包覆腔一侧,外循环水结构工作时,冷却水从供水装置通过第一喷嘴喷向结晶轮上的包覆腔的另一侧,可以对包覆腔内部金属液进行冷却,均匀分布的第二喷嘴与第一喷嘴喷水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铸机,包括,传动装置在机箱(11)上的结晶轮(1)、浇铸嘴(2)、钢带(3)和钢带张紧机构,钢带(3)绕过结晶轮(1)并与结晶轮(1)的轮面包绕形成包覆腔(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结构,设置在所述结晶轮(1)上,包括内循环水结构,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结晶轮(1)的内腔,外循环水结构,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结晶轮(1)外,所述内循环水结构与所述外循环水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包覆腔(4)的两侧,预冷段(5),位于所述外循环水结构与所述浇铸嘴(2)之间,所述内循环水结构覆盖了所述结晶轮(1)上的预冷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水结构与所述内循环水结构沿所述结晶轮(1)周向的覆盖角度均小于18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水结构包括第二喷嘴(6),有若干个,沿着所述包覆腔(4)均布,进水管(7),有若干个,均布设置,与所述第二喷嘴(6)连通,所述外循环水结构,包括第一喷嘴(8),有若干个,沿着所述包覆腔(4)均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浇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料板(9),设置在所述机箱(11)上,用于从所述结晶轮(1)上分离物料。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浇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张紧机构包括压带机构,所述压带机构设置在所述结晶轮(1)上方,包括第一伸缩缸(10),设置在所述机箱(11)上,面板(12),所述第一伸缩缸(10)与所述面板(12)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10)驱动所述面板(12),第一压带轮(13),传动装置在所述面板(12)上,其上包覆所述钢带(3),第二压带轮(14),传动装置在所述面板(12)上,所述第二压带轮(14)上包覆所述钢带(3),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带轮(13)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鹤鹏王熹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北方重工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