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1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所述的电缆包括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和两根电力电缆;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的间隙设有填充物,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外共同绕包聚乙烯绕包层,所述的绕包层外设置阻燃层,所述的阻燃层外设置内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设置非金属编织铠装层,所述的非金属编织铠装层外设置外护套;所述的电缆中心设置有探测设备牵引绳,所述的探测设备牵引绳绳体上延伸出四道阻燃带与绕包层粘黏,所述的四道阻燃带分别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和两根电力电缆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性能、耐磨性、阻燃性、耐高低温性能、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良好的信号传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电缆,尤其涉及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井下工矿设备如工作面采煤机、连续采煤机、钻机、水泵和其他大型移动设备使用时经常接触冷却水、油污等侵蚀化学液体,矿石飞溅冲击,机械设备碾压,频繁的移动需求,较大的用电功率,长时间的工程作业,极低的设备故障率和使用维护时间要求等等。
[0003]为满足严酷的采矿作业环境,提供安全可靠的电缆,减少设备的停机维护时间从而增加产能提高效率,降低整体开采成本。现有的井下工矿用电缆抗外力冲击性能、受力时电气稳定性耐磨性差,重量大,柔软性差、抗拉伸性能差,阻燃性、防火性、耐候性、防油及化学品性、耐电晕性能、抗电磁干扰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所述的电缆包括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和两根电力电缆;
[0006]所述的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相对设置,所述的两根电力电缆设置在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两侧;
[0007]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的间隙设有填充物,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外共同绕包聚乙烯绕包层,所述的绕包层外设置阻燃层,所述的阻燃层外设置内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设置非金属编织铠装层,所述的非金属编织铠装层外设置外护套;
[0008]所述的控制电缆由内至外包括控制电缆导体、控制电缆绝缘层、控制电缆护套,所述的控制电缆导体由多根单丝直径为0.1-0.13mm的镀锡铜导丝绞合成束;
[0009]所述的信号电缆由内至外包括信号电缆导体、信号电缆绝缘层、信号电缆缠绕层、信号电缆金属屏蔽层和信号电缆护套;
[0010]所述的电力电缆由内至外包括电力电缆导体、电力电缆绝缘层、电力电缆护套;
[0011]所述的电缆中心设置有探测设备牵引绳,所述的探测设备牵引绳绳体上延伸出四道阻燃带与绕包层粘黏,所述的四道阻燃带分别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和两根电力电缆分隔开。
[0012]优选地,所述的填充物为陶瓷化硅橡胶颗粒。
[0013]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层和阻燃带为PVC阻燃层和PVC阻燃带。
[0014]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带正面和背面不平整,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填充有填充物。
[0015]优选地,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分别与绕包层和两道阻燃带相
接触,控制电缆、信号电缆、每根电力电缆周围分别设置有一根支撑加强棒。
[0016]优选地,所述的内护套为柔性丁腈内护套,所述的外护套为TPU聚氨酯外护套。
[0017]优选地,所述的非金属编织铠装层为芳纶编织铠装层。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导体由多根单丝直径为0.1-0.13mm的镀锡铜导丝绞合成束,提高电缆整体的导电性能;
[0020]2、控制电缆绝缘层、信号电缆绝缘层、电力电缆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阻燃聚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性能、耐磨性、阻燃性、耐高低温性能、良好的信号传输性;
[0021]3、内护套为柔性丁腈内护套,提供优良的减压缓冲和回弹性能,有效保护电缆整体的电气和结构安全,解决了现有电缆的实际使用寿命问题;
[0022]4、外护套为TPU聚氨酯外护套,具备优良的阻燃性、柔软性、抗拉伸性能好,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能、耐电晕性能及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0023]5、填充物为陶瓷化硅橡胶颗粒,遇到火焰燃烧后,填充物里面的有机材料硅橡胶会降解或燃烧,燃烧后得到由陶瓷化硅橡胶中的无机颗粒烧结瓷化形成的一个硬壳,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保护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的正常使用;
[0024]6、设置了四道阻燃带对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分隔保护,在电缆中心位置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同时,在阻燃带上设置若干凹槽,可以填充更多的填充物,提高阻燃效果和提高阻燃带的硬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阻燃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是控制电缆,2是信号电缆,3是电力电缆,4是填充物,5是绕包层,6是阻燃层,7是内护套,8是铠装层,9是外护套,10是探测设备牵引绳,11是阻燃带,12是凹槽,13是陶瓷化硅橡胶颗粒,14是支撑加强棒,101是控制电缆导体,102是控制电缆绝缘层,103是控制电缆护套,201是信号电缆导体,202是信号电缆绝缘层,203是信号电缆缠绕层,204是信号电缆金属屏蔽层,205是信号电缆护套,301是电力电缆导体,302是电力电缆绝缘层,303是电力电缆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所述的电缆包括控制电缆1、信号电缆2和两根电力电缆3;
[0029]所述的控制电缆1和信号电缆2相对设置,所述的两根电力电缆3设置在控制电缆1和信号电缆2两侧;
[0030]所述的控制电缆1、信号电缆2、两根电力电缆3的间隙设有填充物4,所述的控制电缆1、信号电缆2、两根电力电缆3外共同绕包聚乙烯绕包层5,所述的绕包层5外设置阻燃层6,所述的阻燃层6外设置内护套7,所述的内护套7外设置非金属编织铠装层8,所述的非金属编织铠装层8外设置外护套9;
[0031]所述的控制电缆1由内至外包括控制电缆导体101、控制电缆绝缘层102、控制电缆护套103,所述的控制电缆导体101由多根单丝直径为0.1-0.13mm的镀锡铜导丝绞合成束,提高电缆整体的导电性能;
[0032]所述的信号电缆2由内至外包括信号电缆导体201、信号电缆绝缘层202、信号电缆缠绕层203、信号电缆金属屏蔽层204和信号电缆护套205;
[0033]所述的电力电缆3由内至外包括电力电缆导体301、电力电缆绝缘层302、电力电缆护套303;
[0034]控制电缆绝缘层102、信号电缆绝缘层202、电力电缆绝缘层302采用辐照交联阻燃聚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性能、耐磨性、阻燃性、耐高低温性能、良好的信号传输性;
[0035]所述的电缆中心设置有探测设备牵引绳10,所述的探测设备牵引绳10绳体上延伸出四道阻燃带11与绕包层5粘黏,所述的四道阻燃带11分别将控制电缆1、信号电缆2和两根电力电缆3分隔开,对控制电缆1、信号电缆2、电力电缆3分隔保护,在电缆中心位置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0036]所述的填充物4为陶瓷化硅橡胶颗粒13,遇到火焰燃烧后,填充物4里面的有机材料硅橡胶会降解或燃烧,燃烧后得到由陶瓷化硅橡胶中的无机颗粒烧结瓷化形成的一个硬壳,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保护控制电缆1、信号电缆2、电力电缆3的正常使用;
[0037]所述的阻燃层6和阻燃带11为PVC阻燃层6和PVC阻燃带1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包括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和两根电力电缆;所述的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相对设置,所述的两根电力电缆设置在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两侧;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的间隙设有填充物,所述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两根电力电缆外共同绕包聚乙烯绕包层,所述的绕包层外设置阻燃层,所述的阻燃层外设置内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设置非金属编织铠装层,所述的非金属编织铠装层外设置外护套;所述的控制电缆由内至外包括控制电缆导体、控制电缆绝缘层、控制电缆护套,所述的控制电缆导体由多根单丝直径为0.1-0.13mm的镀锡铜导丝绞合成束;所述的信号电缆由内至外包括信号电缆导体、信号电缆绝缘层、信号电缆缠绕层、信号电缆金属屏蔽层和信号电缆护套;所述的电力电缆由内至外包括电力电缆导体、电力电缆绝缘层、电力电缆护套;所述的电缆中心设置有探测设备牵引绳,所述的探测设备牵引绳绳体上延伸出四道阻燃带与绕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阳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