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07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包括:背材、去污层和隔离层,所述背材与所述去污层的其中一侧面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去污层的另一侧面粘合在一起;所述去污层用于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接触,以对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进行清除,所述隔离层用于保护所述去污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背材支撑去污层,通过隔离层保护去污层不被污染,在使用时,通过将去污层粘贴至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处对污秽进行清除,去污层的与污秽的结合力大于污秽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硅橡胶材料的结合力,在去污层剥离时,可以将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带下来,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进行清除。行清除。行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子防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复合支柱绝缘子外套采用硅橡胶复合绝缘材料,因具有良好的憎水特性和防污闪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但硅橡胶复合绝缘材料作为有机材料在运行过程中经受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紫外线照射、风雨洗刷、电弧烧蚀、酸碱腐蚀等作用,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问题。由于硅橡胶表面有机小分子对污秽物具有包裹作用,因此不易被自然风和雨水清洗。因此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积污逐渐加重,其憎水迁移性变差。超/特高压变电站每年停电检修期间都要对站用复合支柱绝缘子进行人工除污,提高其外绝缘性能。人工除污的方式主要为高压水冲洗和人工擦拭,但由于硅橡胶绝缘表面长期运行后污秽与迁移的硅油小分子交联,高压水冲洗一般只能清除表面浮灰,交联在复合绝缘层内部的污秽不易清除,人工擦拭效果较高压水冲洗效果好但效率较低,且擦拭后导致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憎水性被破坏,短时内难以恢复和迁移,降低了复合支柱绝缘子的防污闪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旨在解决提高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清理速度的问题。
[0004]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包括:背材、去污层和隔离层,所述背材与所述去污层的其中一侧面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去污层的另一侧面粘合在一起;其中,
[0005]所述去污层用于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接触,以对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进行清除,所述隔离层用于保护所述去污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去污层所采用的材料包括带有强极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
[0007]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多种的极性单体共聚制成的黏性树脂。
[0008]进一步地,所述黏性树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者聚氨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去污层所采用的材料还包括黏度调节剂、交联剂和抗氧剂,所述黏性树脂与所述黏度调节剂、交联剂和抗氧剂共混制成所述去污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者聚氨酯,以及所述黏度调节剂、交联剂和抗氧剂按以下重量份共混制成所述去污层:
[0011][0012]进一步地,所述背材包括以下任意一聚合物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乙烯薄膜、聚偏二氟乙烯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0013]进一步地,所述背材的厚度小于等于0.5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为低表面能的薄膜
[0015]进一步地,所述低表面能的薄膜的包括腊纸、聚四氟乙烯薄膜或PET薄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通过设置背材支撑去污层,通过隔离层保护去污层不被污染,在使用时,通过将去污层粘贴至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处对污秽进行清除,去污层的与污秽的结合力大于污秽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硅橡胶材料的结合力,在去污层剥离时,可以将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带下来,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进行清除,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只需将胶带粘贴至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处,再将胶带撕下即可完成污秽清除,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清理速度。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去污层采用高分子材料,再将去污层粘贴在复合支柱绝缘子后,根据高分子材料与污秽的结合力大于污秽与硅橡胶材料的结合力原理,可以在剥离胶带的同时将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成分同时带出来,有效的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同时高分子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部分渗入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硅橡胶中,起到恢复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表面憎水性作用,使其表面状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带与复合支柱绝缘子的粘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包括:背材1、去污层2和隔离层3,所述背材1与所述去污层2的其中一侧面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层3与所述去污层2的另一侧面粘合在一起。去污层2用于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接触,以对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进行清除,所述隔离层3用于保护所述去污层2。
[0023]具体而言,背材1和隔离层3分别设置在去污层2相对两侧面上,去污层2通过聚合或者粘接的方式与背材1紧密结合在一起,背材1用于支撑以及加强去污层2,背材1为去污层2的涂覆基层,具有一定结构强度并有一定弹性,去污层2涂敷铺展在背材1上,且两者紧密粘合,背材1在外力作用下可根据绝缘子表面外形发生相应形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柔性支撑材料。
[0024]具体而言,去污层2以带有强极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为主体材料,即,所述去污层2所采用的材料包括带有强极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带有强极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即为去污层2的主体材料。具体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优选为多种的极性单体共聚制成的黏性树脂。
[0025]具体而言,隔离层3优选为低表面能的薄膜,其作用是保证去污层2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不被污染。
[0026]具体而言,上述胶带采用高分子材料为主体材料,将此胶带粘贴在复合支柱绝缘子上,根据此高分子材料与污秽的结合力大于污秽与硅橡胶材料的结合力原理,可以在剥离胶带的同时将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成分同时带出来,有效的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5的污秽。同时高分子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部分渗入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5的硅橡胶中,起到恢复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表面憎水性作用,使其表面状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加快工作进度。
[0027]具体而言,上述黏性树脂优选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者聚氨酯。
[0028]具体而言,所述去污层2所采用的材料还包括黏度调节剂、交联剂和抗氧剂,所述黏性树脂与所述黏度调节剂、交联剂和抗氧剂共混制成所述去污层2。具体的,去污层2以带有强极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为主体,主体材料是多种极性单体共聚制成的黏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材、去污层和隔离层,所述背材与所述去污层的其中一侧面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去污层的另一侧面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去污层用于与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接触,以对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的污秽进行清除,所述隔离层用于保护所述去污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层所采用的材料包括带有强极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多种的极性单体共聚制成的黏性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黏性树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者聚氨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除复合支柱绝缘子表面污秽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层所采用的材料还包括黏度调节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梁万小东胡伟南敬吴仲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