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79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其包括安装底板以及置于安装底板上的成形装置和垂直运动装置,成形装置内设置有夹持装置,垂直运动装置上设置有焊接芯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成形装置将丝网坯料精确定位并使其成形有利于提高材料成形精度;采用多个夹持模块组成的夹持装置,夹持力分布均匀,可以提高取放件的效率,缩短夹持及焊接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从结构上讲,本方案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简洁,而且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焊接夹具
,特别是涉及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丝网常常被用于酸、碱环境条件下筛分和过滤以及屏蔽、散热等多种场合,将其制成管件可以适用于圆柱型空间的应用。由于不锈钢丝网材料相对于金属板料较为轻薄、柔软,目前不锈钢丝网管件的制造的模式多为利用简易夹具手工卷绕后,通过手工焊接的方式来完成,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低下,管件的成形及焊接质量也得不到很好保证。针对一些特殊用途,如污水过滤网及热管吸液内芯等,不同目数及厚度的不锈钢丝网会叠层后制成丝网管件,管件长度较长,在目前制造方式下制造更加困难,质量更加难于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锈钢丝网制成丝网管件的效率低和质量差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其包括安装底板以及置于安装底板上的成形装置和垂直运动装置,成形装置内设置有夹持装置,垂直运动装置上设置有焊接芯轴装置;
[0006]成形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底板上的底板,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两块相对的成形块,两个成形块之间有缝隙,两个成形块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顶部用于支撑不锈钢丝网,支撑装置的底部与底板连接;
[0007]夹持装置设置于两个成形块之间,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模块、夹持复位模块、连接轴销和多根铰链连接轴;
[0008]每个夹持模块均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有传力杆,两个传力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夹持手指,两个夹持手指均为呈L型,两个夹持手指镜像对称设置,夹持手指的拐点处与传力杆铰接,夹持手指的顶部一端为夹持部,另一端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0009]多根铰链连接轴分别穿过多个夹持模块上的驱动杆与传力杆的铰接处和夹持手指上的安装孔,将多个夹持模块连成一个整体;支撑装置位于整体的夹持模块的之间;
[0010]夹持复位模块设置于成形装置的端部,夹持复位模块包括设固定置于底板上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柱,导柱上设置有复位滑块,复位滑块顶部设置有带有触头的上横梁;复位滑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滑块通过连接轴销与最外侧的夹持模块上的驱动杆中部铰接;
[0011]焊接芯轴装置包括安装法兰,安装法兰的一端与垂直运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一根用于焊接不锈钢丝网管件的电极棒;垂直运动装置用于带动焊接芯轴装置上下直线运动;安装法兰与触头接触。
[0012]在制作焊接不锈钢丝网管件时,垂直运动装置带动焊接芯轴装置使预先摆放在成
形装置顶部的不锈钢丝网在成形装置内完成下半圆柱面成形,夹持装置中的多个夹持模块夹紧,实现对不锈钢丝网上半圆柱面的成形并夹紧待焊管件,焊接芯轴装置完成对不锈钢丝网管件的搭接处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焊接芯轴装置在垂直运动装置的作用下上行,夹持装置中的夹持模块张开,不锈钢丝网管件脱离成形装置;完成对不锈钢丝网管件的制作。
[00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持模块上的两个夹持手指长度不同,其中一个为长夹持手指,另一个为短夹持手指。两个夹持手指长度不同的设置,可以使不锈钢丝网卷绕的角度不同,不锈钢丝网夹紧状态时,保证不锈钢丝网上圆柱面的待焊接处配料搭接整齐,保证了不锈钢丝网管件的搭接处连接牢固,提升了不锈钢丝网管件的焊接质量。
[0014]进一步地,作为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包括推件块,推件块底部设置有多个弹簧,推件块通过多个弹簧与底板连接,推件块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柱;推件块顶部设置有橡胶板,橡胶板顶面为圆弧曲面;推件块和橡胶板的长度与成形块的长度相匹配。橡胶板顶面用于为不锈钢丝网管件下圆柱面成形。
[0015]进一步地,焊接芯轴装置还包括空心芯轴、电极固定柱和端盖;空心芯轴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空心芯轴的一端与安装法兰固定连接,空心芯轴的顶部开设有一个缺口;电极棒和电极固定柱均设置于空心芯轴内,电极棒的圆弧外表面通过缺口露出,电极棒的外圆弧线与空心芯轴的外圆弧线相切;电极固定柱与电极棒紧密接触;端盖固定设置于空心芯轴的另一端端口内。电极棒用于焊接不锈钢丝网管件上圆柱面的搭接处;下压的空心芯轴与橡胶板接触,用于成形不锈钢丝网管件下圆柱面;电极固定柱用于固定电极棒在空心芯轴内的位置,确保电极棒外圆面漏出空心芯轴上的缺口,漏出缺口的电极棒部分用于对不锈钢丝网上半圆柱面搭接处进行焊接。
[0016]进一步地,空心芯轴、电极固定柱和端盖的材料均为绝缘材料。
[0017]进一步地,电极棒的材料为纯铜,纯铜材料的电极棒导电性能良好,可以提升不锈钢丝网管件的焊接质量;安装法兰的材料为铝合金或者结构钢,可以保证安装法兰的强度,提高安装法兰的使用寿命。
[0018]进一步地,作为垂直运动装置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垂直运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底板上的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竖直的直线导轨以及在直线导轨内上下滑动的滑块;基座内还设置有与滑块螺纹的传动丝杠;传动丝杠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传动丝杆连接;滑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法兰固定连接的安装板。
[0019]进一步地,垂直运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直线轨道的上下极限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光电开关,两个光电开关均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滑块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遮挡光电开关的遮挡触片。光电开关和遮挡触片的设置,遮挡触片遮挡光电开关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工作,防止滑块超程造成垂直运动装置的损坏,从而达到保护垂直运动装置的目的。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成形装置将丝网坯料精确定位并使其成形有利于提高材料成形精度;采用多个夹持模块组成的夹持装置,夹持力分布均匀,可以提高取放件的效率,缩短夹持及焊接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从结构上讲,本方案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简洁,而且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夹紧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成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夹持装置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夹持装置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夹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复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焊接芯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垂直运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垂直运动装置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安装底板;2、成形装置;21、底板;22、弹簧;23、推件块;24、橡胶板;25、导向柱;26、成形块;3、夹持装置;31、夹持模块;311、驱动杆;312、传力杆;313、夹持手指;32、铰链连接轴;33、连接轴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底板(1)上的成形装置(2)和垂直运动装置(5),所述成形装置(2)内设置有用于夹持不锈钢丝网管件的夹持装置(3),所述垂直运动装置(5)上设置有焊接芯轴装置(4);成形装置(2)包括设置于安装底板(1)上的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固定设置有两块相对的成形块(26),两块成形块(26)之间有缝隙,两块成形块(26)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用于支撑不锈钢丝网,支撑装置的底部与底板(21)连接;所述夹持装置(3)设置于两块成形块(26)之间;所述夹持复位模块(34)设置于成形装置(2)的端部;夹持复位模块(34)与夹持装置(3)连接,夹持复位模块(34)用于复位夹持装置(3);所述焊接芯轴装置(4)包括安装法兰(41),所述安装法兰(41)的一端与所述垂直运动装置(5)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一根用于焊接不锈钢丝网管件的电极棒(44);垂直运动装置(5)用于带动焊接芯轴装置(4)做上下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包括多个夹持模块(31)、夹持复位模块(34)、连接轴销(33)和多根铰链连接轴(32);每个所述夹持模块(31)均包括驱动杆(311),所述驱动杆(311)两端分别铰接有传力杆(312),两根所述传力杆(312)上分别铰接有一根夹持手指(313),两根所述夹持手指(313)均呈L型,两根夹持手指(313)镜像对称设置,夹持手指(313)的拐点处与传力杆(312)铰接,夹持手指(313)的顶部一端为夹持部,另一端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多根所述铰链连接轴(32)分别穿过多个夹持模块(31)上的驱动杆(311)与传力杆(312)的铰接处和夹持手指(313)上的安装孔,将多个夹持模块(31)连成一个整体;支撑装置位于整体的夹持模块(31)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丝网管件点焊自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复位模块(34)包括设固定于底板(21)上的底座(344),所述底座(344)上设置有导柱(343),所述导柱(343)上设置有复位滑块(342),所述复位滑块(342)顶部设置有带有触头(341)的上横梁(346);复位滑块(342)与底座(34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45);复位滑块(342)通过所述连接轴销(33)与最外侧的夹持模块(31)上的驱动杆(311)中部铰接;安装法兰(41)与所述触头(341)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富柴晓明吴舸苏东川门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