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68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的侧壁与竹条整理组件、PLC控制器和两个毛刺清除组件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竹条固定组件,所述竹条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筒,所述固定盘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竹条整理组件包括有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远离底座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偏心轴,两个所述偏心轴分别贯穿提拉勾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竹条固定组件和竹条整理组件的配合,能够辅助工人固定竹条并引导竹条相互交叉编织,提高了竹制品的加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编织工装的
,具体涉及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旅游购物,还是走亲访友,总喜欢购买一些土特产或果蔬等产品,而竹篮、竹娄等制品是包装这些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但传统的竹篮制造通常采用的是人工手动编织的方式,用于编织竹篮、竹娄等制品的竹条不易固定,且复杂的编织方式大大提高了人工编织竹制品的困难,生产效率低下,影响竹制品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的侧壁与竹条整理组件、PLC控制器和两个毛刺清除组件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竹条固定组件,所述竹条固定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竹条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端表面与所述底座的顶端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筒,所述固定盘通过支撑筒贯穿所述底座顶端壳体延伸至底座内部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环绕所述固定盘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所述竹条整理组件包括有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远离底座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偏心轴,两个所述偏心轴分别贯穿提拉勾的两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盘相啮合,所述涡轮盘套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外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盘转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盘转轴上。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毛刺清除组件均包括有U形固定座,每个所述U形固定座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每个所述U形固定座的内部顶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每个所述丝杆的两端均通过丝母连接有平移块,每个所述平移块的底端均固定有研磨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U形固定座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U形固定座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研磨轮的底端表面。
[00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U形固定座的内部顶端均固定有标尺,每个所述标尺的一侧均抵接有两个指向块,每个所述指向块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平移块的顶端。
[00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丝杆贯穿同一侧U形固定座的一端均固定有把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底端表面嵌入有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环绕所述固定盘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所述固定盘通过滚珠与所述底座的顶端表面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顶端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分流条,多个所述分流条均环绕所述固定盘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
[001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分流条的两侧均对称设有掰弯柱,每个所述掰弯柱均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顶端表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其一,本专利技术能够辅助工人固定竹条并引导竹条相互交叉编织,从而大大提高了竹制品的加工效率,具体为:通过竹条固定组件和竹条整理组件的配合,将两束竹条相互交叉呈十字形并穿过定位柱,再将另一个圆柱状的细竹条插在相互交叉呈十字形的竹条的交点附近,开启动力组件带动固定盘在底座上进行旋转,此时,随着固定盘的旋转,圆柱状的细竹条得以环绕交叉呈十字形的两束竹条的交点进行盘绕,再开启竹条整理组件中的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进行旋转,由于提拉勾通过偏心轴分别与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相连接,从而带动提拉勾随着旋转的固定盘进行升降和圆周位移,从而间隔地引导分叉后的十字形竹条抬升,使得细竹条得以交叉编织于十字形上,直至竹制品完成编织
[0017]其二,本专利技术能够刮除每一束竹条两侧边缘处的毛刺,从而防止竹条上的毛刺划伤工人手掌和手指,提高了安全性,引导竹条穿过U形固定座中的两个研磨轮所组成的间隙,利用研磨轮粗糙的外周面,将竹条两边毛刺刮除,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拿捏竹条。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竹条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毛刺清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竹条整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滚珠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座;2、竹条固定组件;21、固定盘;211、分流条;212、掰弯柱;213、滚珠;22、定位柱;23、支撑筒;3、毛刺清除组件;31、U形固定座;311、滑槽;32、研磨轮;321、滑块;33、丝杆;331、把手;34、平移块;35、指向块;36、标尺;4、竹条整理组件;41、第一旋转盘;42、第二旋转盘;43、偏心轴;44、提拉勾;45、第二电机;46、第二链轮;47、第一链轮;5、动力组件;6、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
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4,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侧壁与竹条整理组件4、PLC控制器6和两个毛刺清除组件3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竹条固定组件2,所述竹条固定组件2与动力组件5相连接,所述竹条固定组件2包括有固定盘21,所述固定盘21的底端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顶端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盘2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筒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侧壁与竹条整理组件(4)、PLC控制器(6)和两个毛刺清除组件(3)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竹条固定组件(2),所述竹条固定组件(2)与动力组件(5)相连接,所述竹条固定组件(2)包括有固定盘(21),所述固定盘(21)的底端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顶端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盘(2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筒(23),所述固定盘(21)通过支撑筒(23)贯穿所述底座(1)顶端壳体延伸至底座(1)内部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21)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定位柱(22),多个所述定位柱(22)环绕所述固定盘(21)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所述竹条整理组件(4)包括有第一旋转盘(41)和第二旋转盘(42),所述第一旋转盘(41)和第二旋转盘(42)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盘(41)和第二旋转盘(42)远离底座(1)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偏心轴(43),两个所述偏心轴(43)分别贯穿提拉勾(44)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有第一电机(51),所述第一电机(51)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52),所述蜗杆(52)与涡轮盘(53)相啮合,所述涡轮盘(53)套设于所述支撑筒(23)的底端外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的编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盘(42)转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电机(45),所述第二电机(45)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二电机(45)输出轴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链轮(47),所述第一链轮(47)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46)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46)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盘(41)转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制竹娄、竹篮竹制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利王占伟翦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跃宇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