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旭升专利>正文

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3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包括污水过滤接水槽、一级过滤沉淀箱和二级沉淀补水箱;所述污水过滤接水槽的一端设有接水槽出水管,所述一级过滤沉淀箱的一端设有沉淀箱进水管,一级过滤沉淀箱的另一端设有沉淀箱出水管,所述二级沉淀补水箱的一端设有补水箱进水管;所述接水槽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沉淀箱进水管连接,沉淀箱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补水箱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钻探过程中钻孔出口处污水全部收集,通过两级过滤、两级沉淀后,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循环重复利用。钻机冷却用水、安装钻杆过程中的回水集中回收,实现全封闭钻探用水,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煤岩渣、粉、泥,确保钻探工作顺利进行。作顺利进行。作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矿用水处理
,主要涉及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窑老空积水是资源整合矿井主要水害之一,防治老空水害主要手段依靠钻探为主,井下探放水作业点多面广,用水量之大,产生废水管理困难,严重影响巷道安全文明生产,增加污水处理厂生产压力。
[0003]井下掘进、回采探放水作业钻探用水量之大,产生废水严重影响采掘巷道安全生产标准化文明生产,给矿井污水处理增添工作量,增加企业成本,矿井污水处理系统满负荷运转,如实现井下钻探污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可缓解污水处理压力。
[0004]现有技术主要考虑到井下作业现在没有清水管路或者没有正常的排水系统,以及现在部分钻机自身携带的泥浆泵体积较大,搬运费工费时,在施工过程中诸多不便。现国内外使用泥浆泵循环利用系统,过滤沉淀效果不好,设备笨重,可操作性不强;水质不能满足要求,经常出现堵钻现象,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包括污水过滤接水槽、一级过滤沉淀箱和二级沉淀补水箱;所述污水过滤接水槽的一端设有接水槽出水管,所述一级过滤沉淀箱的一端设有沉淀箱进水管,一级过滤沉淀箱的另一端设有沉淀箱出水管,所述二级沉淀补水箱的一端设有补水箱进水管;所述接水槽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沉淀箱进水管连接,沉淀箱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补水箱进水管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污水过滤接水槽包括接水槽本体、接水槽筛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所述接水槽本体为上端开口结构,接水槽筛板设在接水槽本体的上端开口中;所述第一支腿竖向设置,第一支腿的上端面与接水槽本体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倾斜设置,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的上端面均与接水槽本体的下端面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接水槽筛板的一端与接水槽本体通过接水槽筛板铰接装置转动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腿为下端开口结构,第一支腿的下端开口中穿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支腿设有若干个第一支腿孔,第一伸缩杆设有若干个第一伸缩杆孔,第一支腿和第一伸缩杆通过依次穿过第一支腿孔和第一伸缩杆孔的第一伸缩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腿为下端开口结构,第二支腿的下端开口中穿装有第二伸缩杆,第二支腿设有若干个第二支腿孔,第二伸缩杆设有若干个第二伸缩杆孔,第二支腿和第二伸缩杆通过依次
穿过第二支腿孔和第二伸缩杆孔的第二伸缩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支腿为下端开口结构,第三支腿的下端开口中穿装有第三伸缩杆,第三支腿设有若干个第三支腿孔,第三伸缩杆设有若干个第三伸缩杆孔,第三支腿和第三伸缩杆通过依次穿过第三支腿孔和第三伸缩杆孔的第三伸缩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一级过滤沉淀箱包括沉淀箱本体,沉淀箱本体为上端开口结构,沉淀箱本体靠近沉淀箱进水管一侧的内端面设有沉淀箱筛板支撑架,沉淀箱筛板支撑架的上端设有沉淀箱筛板;沉淀箱本体靠近下端面的侧壁设有沉淀箱排污管。
[0012]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箱筛板的一端通过沉淀箱筛板铰接装置与沉淀箱本体转动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二级沉淀补水箱包括补水箱本体,补水箱本体为上端开口结构,补水箱本体的底部设有竖向设置的补水箱隔板;补水箱本体靠近下端面的侧壁设有补水箱排污管。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可以将钻探过程中钻孔出口处污水全部收集,通过两级过滤、两级沉淀后,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循环重复利用。本技术可以将钻机冷却用水、安装钻杆过程中的回水集中回收,实现全封闭钻探用水,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煤岩渣、粉、泥,确保钻探工作顺利进行。本技术节省了井下生产用水量,减轻了井下水仓、沉淀池、排水系统、地面污水处理厂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框图;
[0017]图2是图1中污水过滤接水槽的主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污水过滤接水槽的俯视图;
[0019]图4是图1中一级过滤沉淀箱的俯视图;
[0020]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0021]图6是图1中二级沉淀补水箱的俯视图;
[0022]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0023]图8是矿用隔爆污水泥浆泵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4]图中:1-污水过滤接水槽,2-一级过滤沉淀箱,3-二级沉淀补水箱,4-矿用隔爆污水泥浆泵;101-接水槽本体,102-接水槽筛板,103-接水槽出水管,104-第一支腿,105-第一伸缩固定螺栓,106-第一伸缩杆,1041-第一支腿孔,1061-第一伸缩杆孔,107-第二支腿,108-第二伸缩固定螺栓,109-第二伸缩杆,1071-第二支腿孔,1091-第二伸缩杆孔,110-第三支腿,111-第三伸缩固定螺栓,112-第三伸缩杆,1101-第三支腿孔,1121-第三伸缩杆孔,113-接水槽筛板铰接装置;201-沉淀箱本体,202-沉淀箱筛板,203-沉淀箱筛板铰接装置,204-沉淀箱进水管,205-沉淀箱出水管,206-沉淀箱筛板支撑架,207-沉淀箱排污管;301-补水箱本体,302-补水箱隔板,303-补水箱进水管,304-补水箱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8,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
置,包括污水过滤接水槽1、一级过滤沉淀箱2和二级沉淀补水箱3。污水过滤接水槽1的一端设有接水槽出水管103,一级过滤沉淀箱2的一端设有沉淀箱进水管204,一级过滤沉淀箱2的另一端设有沉淀箱出水管205,二级沉淀补水箱3的一端设有补水箱进水管303。接水槽出水管103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沉淀箱进水管204连接,沉淀箱出水管205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补水箱进水管303连接。
[0026]污水过滤接水槽1包括接水槽本体101、接水槽筛板102、第一支腿104、第二支腿107和第三支腿110。接水槽本体101为上端开口结构,接水槽筛板102设在接水槽本体101的上端开口中。第一支腿104竖向设置,第一支腿104的上端面与接水槽本体101的下端面连接。第二支腿107和第三支腿110倾斜设置,第二支腿107和第三支腿110的上端面均与接水槽本体101的下端面连接。
[0027]接水槽筛板102的一端与接水槽本体101通过接水槽筛板铰接装置113转动连接。接水槽筛板102设置成可以转动的结构,需要清理时,把接水槽筛板102转动起来,即可将上面的颗粒物清理干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8]第一支腿104为下端开口结构,第一支腿104的下端开口中穿装有第一伸缩杆106,第一支腿104设有若干个第一支腿孔1041,第一伸缩杆106设有若干个第一伸缩杆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过滤接水槽、一级过滤沉淀箱和二级沉淀补水箱;所述污水过滤接水槽的一端设有接水槽出水管,所述一级过滤沉淀箱的一端设有沉淀箱进水管,一级过滤沉淀箱的另一端设有沉淀箱出水管,所述二级沉淀补水箱的一端设有补水箱进水管;所述接水槽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沉淀箱进水管连接,沉淀箱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补水箱进水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接水槽包括接水槽本体、接水槽筛板、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所述接水槽本体为上端开口结构,接水槽筛板设在接水槽本体的上端开口中;所述第一支腿竖向设置,第一支腿的上端面与接水槽本体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倾斜设置,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的上端面均与接水槽本体的下端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筛板的一端与接水槽本体通过接水槽筛板铰接装置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钻探废水收集处理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为下端开口结构,第一支腿的下端开口中穿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支腿设有若干个第一支腿孔,第一伸缩杆设有若干个第一伸缩杆孔,第一支腿和第一伸缩杆通过依次穿过第一支腿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升张钢举李晓冯建刚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闫旭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