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089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的顺丁烯二酸酐放入四口烧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开动搅拌器,并加热,使水分子和多余的氨分子蒸发出来;升温至120℃,反应溶液变浑浊,加入催化剂,直至溶液变成淡红色,接着变成橘黄色,并且黏度增大;升温至150℃,保温一端时间,冷却至室温得到脆性的橘黄色固体,即聚琥珀酰亚胺;将聚琥珀酰亚胺悬浮于水中,加入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阻垢剂是专门用于反渗透系统及纳滤和超滤系统的阻垢剂,可防止膜面结垢,能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随着膜科学工艺的进步,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己广泛应用于电力、食品、电子、化工行业,在工业给水和污水回用深度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是反渗透系统的关键设备,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时,水中钙镁等离子会不断析出并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形成结垢及滋生菌藻,堵塞膜孔,影响反渗透系统的出水效率,损坏反渗透膜,造成能源浪费。因此防止膜结垢及菌藻滋生在反渗透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的反渗透阻垢剂有美国Kinglee公司、Argo公司、FMC公司的产品,也有一些国产产品,产品性能参差不齐,阻垢性能不高,且功能单一。专利CN102010078A中提供了一种集抑菌、缓蚀、阻垢性能为一体反渗透阻垢剂,但由于配方中含磷,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的新型环保无磷反渗透阻垢剂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具备防止膜面结垢,防止反渗透膜污堵,组分不含磷,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主要的反渗透阻垢剂有美国Kinglee公司、Argo公司、FMC公司的产品,也有一些国产产品,产品性能参差不齐,阻垢性能不高,且功能单一。专利CN102010078A中提供了一种集抑菌、缓蚀、阻垢性能为一体反渗透阻垢剂,但由于配方中含磷,易对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的新型环保无磷反渗透阻垢剂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称取一定的顺丁烯二酸酐放入250mL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
[0006]S2、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开动搅拌器,同时通冷却水,加入氨水后温度升至90℃,然后冷却使温度降至60-70℃后保温1h,然后再升高温度至90℃,此时撤掉冷凝管,使水分子和多余的氨分子蒸发出来;
[0007]S3、升温至120℃,反应溶液变浑浊,加入催化剂,直至溶液变成淡红色,接着变成橘黄色,并且黏度增大;
[0008]S4、升温至150℃,保温一端时间,冷却至室温得到脆性的橘黄色固体,即聚琥珀酰亚胺;
[0009]S5、将聚琥珀酰亚胺悬浮于水中,加入2-氨基乙磺酸和氢氧化钠,冰浴搅拌,制得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
[0010]S6、将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阻垢剂及分散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制得反渗透阻垢剂。
[0011]优选的,S2中顺丁烯二酸酐30%、氨水70%。
[0012]优选的,S2中反应开始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为60℃左右时得到乳白色浊液,继续均匀搅拌一段时间,悬浮物完全溶解,变成澄清略呈黄色的均相溶液。
[0013]优选的,S5中冰浴搅拌时间为20-45min。
[0014]优选的,S4中保温时间为40-50min。
[0015]优选的,S5中聚琥珀酰亚胺30%、水50%、2-氨基乙磺酸15%、氢氧化钠10%。
[0016]优选的,S6中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90%、阻垢剂5%、分散剂5%。
[0017]优选的,S6中阻垢剂为聚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优选的,S6中分散剂为聚马来酸、硅酸钠或甲基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膜面结垢,防止反渗透膜污堵,且组分不含磷,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且具有优良的动态分散性能,对碳酸钙晶格畸变作用和分散作用很强,得到的垢样更细碎,不易沉积在膜表面,在聚天冬氨酸分子中引入磺酸基提高了其分散氧化铁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0024]实施例1:
[0025]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称取一定的顺丁烯二酸酐放入250mL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
[0027]S2、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开动搅拌器,其中顺丁烯二酸酐30%、氨水70%,同时通冷却水,反应开始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为60℃左右时得到乳白色浊液,继续均匀搅拌一段时间,悬浮物完全溶解,变成澄清略呈黄色的均相溶液,加入氨水后温度升至90℃,然后
冷却使温度降至70℃后保温1h,然后再升高温度至90℃,此时撤掉冷凝管,使水分子和多余的氨分子蒸发出来;
[0028]S3、升温至120℃,反应溶液变浑浊,加入催化剂,直至溶液变成淡红色,接着变成橘黄色,并且黏度增大;
[0029]S4、升温至150℃,保温一端时间,冷却至室温得到脆性的橘黄色固体,即聚琥珀酰亚胺,保温时间为40min;
[0030]S5、将聚琥珀酰亚胺悬浮于水中,加入2-氨基乙磺酸和氢氧化钠,冰浴搅拌,冰浴搅拌时间为20min,制得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聚琥珀酰亚胺30%、水50%、2-氨基乙磺酸15%、氢氧化钠10%;
[0031]S6、将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阻垢剂及分散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制得反渗透阻垢剂,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90%、阻垢剂5%、分散剂5%,阻垢剂为聚丙烯酸,分散剂为聚马来酸。
[0032]实施例2:
[0033]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称取一定的顺丁烯二酸酐放入250mL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一定的顺丁烯二酸酐放入250mL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S2、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开动搅拌器,同时通冷却水,加入氨水后温度升至90℃,然后冷却使温度降至60-70℃后保温1h,然后再升高温度至90℃,此时撤掉冷凝管,使水分子和多余的氨分子蒸发出来;S3、升温至120℃,反应溶液变浑浊,加入催化剂,直至溶液变成淡红色,接着变成橘黄色,并且黏度增大;S4、升温至150℃,保温一端时间,冷却至室温得到脆性的橘黄色固体,即聚琥珀酰亚胺;S5、将聚琥珀酰亚胺悬浮于水中,加入2-氨基乙磺酸和氢氧化钠,冰浴搅拌,制得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S6、将含磺酸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阻垢剂及分散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制得反渗透阻垢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顺丁烯二酸酐30%、氨水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磷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涛马百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尼奥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