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88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包括:握杆、滚轮、套环和调整组件,滚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握杆上,且握杆的轴向两端穿出滚轮,套环可拆卸地套设在握杆上,套环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套环固定在握杆上,调整组件包括壳体、旋钮、输出轴和传动组件,壳体与套环固定相连,旋钮设于壳体外且相对壳体可转动,输出轴的至少部分设于壳体外且输出轴相对壳体可沿自身轴向移动,传动组件分别与旋钮和输出轴相连,旋钮转动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输出轴移动以使输出轴与滚轮抵接或分离,输出轴与滚轮抵接后便可与滚轮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力,由于输出轴可沿轴向移动,因此可调节输出轴与滚轮抵接的紧密程度,实现对阻尼程度的调整。实现对阻尼程度的调整。实现对阻尼程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

技术介绍

[0002]健腹轮是一种可以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健身器材,因其坚固耐用,使用方便而且所需的场地比较简单等诸多优点而深受广大健身训练者的喜爱。但现有技术中,健腹轮上的滚轮由于没有阻尼控制,健腹训练时容易发生失控现象,特别是初学者或者力量控制不好的训练者,容易因轮速过快而发生肌肉拉伤或者发生磕碰造成面部伤害,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可调节滚轮滚动时的阻尼,便于用户使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包括:握杆;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握杆上,且所述握杆的轴向两端穿出所述滚轮;套环,所述套环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握杆上,且位于所述滚轮的轴向一端,所述套环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套环固定在所述握杆上;和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壳体、旋钮、输出轴和传动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套环固定相连,所述旋钮设于所述壳体外且相对所述壳体可转动,所述输出轴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输出轴相对所述壳体可沿自身轴向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旋钮和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旋钮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移动以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滚轮抵接或分离。
[000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套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滚轮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钮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壳体转动相连,且所述连接轴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输出轴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输出轴的另一部分向外穿出所述第二避让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壳体转动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的靠近所述滚轮的一端设有柔性的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上设有摩擦条纹。
[0008]进一步地,所述套环的内周壁上设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外套在所述握杆上且与所述握杆过盈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圈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环形的锥形面,
在从所述防滑圈中心到所述防滑圈轴向任一端的方向上,对应端处的所述导向面的直径逐渐增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钉,所述套环的外周壁上设有螺孔,所述防滑圈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对应,所述螺钉包括螺杆部和设于所述螺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套环外,所述螺杆部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且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握杆抵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头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转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套环的外周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整组件沿所述套环的径向方向相对,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套环的一端设有支撑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相连。
[0014]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装置在滚轮的轴向一侧设置了一个可移动的输出轴,当输出轴与滚轮抵接后,便可与滚轮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力,该摩擦阻尼力便会在滚轮滚动时降低滚轮的转速,一方面可避免滚轮转速过高,滚动过快,而导致用户使用健腹轮时出现肌肉拉伤或者面部磕碰到地面等情况,提高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输出轴可沿轴向移动,因此可调节输出轴与滚轮抵接的紧密程度,抵接的紧密程度越高,则产生的摩擦阻尼力越大,用户推动健腹轮移动则越耗力,抵接的紧密程度越小,则产生的摩擦阻尼力越小,用户推动健腹轮移动则越轻松,因此可实现对阻尼程度的调整,以适应用户的不同训练需求,在整个调整过程中,用户只需要旋转旋钮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16](2)传动组件采用了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即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连接轴固定相连,第二锥齿轮与输出轴螺纹配合,由此当旋钮转动后,旋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与输出轴是螺纹配合的,因此第二锥齿轮转动后便会带动输出轴移动,这里传动形式简单,传动可靠,而且结构紧凑,便于实现。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环部位的立体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环部位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握杆;2、滚轮;3、套环;4、固定件;5、壳体;6、旋钮;7、输出轴;8、容纳腔;9、连接轴;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螺纹通孔;13、摩擦垫;14、防滑圈;15、导向面;16、
转板;17、连接板;18、支撑板;19、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杆;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握杆上,且所述握杆的轴向两端穿出所述滚轮;套环,所述套环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握杆上,且位于所述滚轮的轴向一端,所述套环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套环固定在所述握杆上;和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壳体、旋钮、输出轴和传动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套环固定相连,所述旋钮设于所述壳体外且相对所述壳体可转动,所述输出轴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输出轴相对所述壳体可沿自身轴向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旋钮和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旋钮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移动以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滚轮抵接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套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滚轮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钮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壳体转动相连,且所述连接轴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输出轴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输出轴的另一部分向外穿出所述第二避让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可调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壳体转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超张伟周聪董良韩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