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铁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77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铁流槽,包括由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首尾相连而成的槽体框,槽体框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5),底板(5)上端与第一侧板(1)连接,底板(5)的下端与第三侧板(3)连接,底板(5)的最低处设有出铁口(6),第一侧板(1)的内侧和第三侧板(3)的内侧均设有多个第一耐火砖(7),第二侧板(2)的内侧、第四侧板(4)的内侧和底板(5)上均设有多个第二耐火砖(8)。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铁水从电炉排入到浇包具有所得球墨铸铁球化质量较好和不会降低吸尘炉盖吸尘效果的优点。果的优点。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铁流槽


[0001]本技术属于铁水出炉用的转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水出炉用的出铁流槽。

技术介绍

[0002]球墨铸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铁块放入电炉熔炼成铁水;二、将铁水从电炉的炉嘴横向射出,抛物线状排入到放有球化剂的浇包中(球化剂放在浇包的特定位置上,浇包放置于炉嘴一侧),铁水的排入位置与球墨铸铁的球化质量相关,应尽可能的使铁水的排入位置准确。现在电炉出水时由电炉直接排入到浇包中,经常因铁水的排入位置不够准确而导致球墨铸铁的球化质量较差。
[0003]铁水从电炉炉嘴排出前,需要翻转、关闭电炉上的吸尘炉盖,通过吸尘炉盖吸收烟尘,而浇包一般通过钢索与龙门架连接,通过龙门架带动浇包移动到电炉的炉嘴,在浇包与滤嘴对准的过程中,钢丝绳实际上处于晃动状态,与翻转的下来的吸尘炉盖会发生干涉,导致吸尘炉盖无法翻转到最佳位置,降低吸尘效果。
[0004]因此,现有铁水从电炉排入到浇包存在所得球墨铸铁球化质量较差和会降低吸尘炉盖吸尘效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铁流槽。采用本技术将铁水从电炉排入到浇包具有所得球墨铸铁球化质量较好和不会降低吸尘炉盖吸尘效果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出铁流槽,包括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连而成的槽体框,槽体框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底板上端与第一侧板连接,底板的下端与第三侧板连接,底板的最低处设有竖直向下的出铁口,第一侧板的内侧和第三侧板的内侧均设有多个第一耐火砖,第二侧板的内侧、第四侧板的内侧和底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二耐火砖。
[0007]前述的出铁流槽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上下多排且交错相砌的第一耐火砖,第一耐火砖为长方体形。
[0008]前述的出铁流槽中,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均设有上下多排且交错相砌的第二耐火砖,第二耐火砖的顶面和底面均为与底板平行的斜面,第二耐火砖的四个侧壁均为竖直壁。
[0009]前述的出铁流槽中,所述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的内外侧壁上均设有通槽,通槽的截面为圆弧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于转接铁水,从炉嘴排出的铁水先进入到槽体框,再从出铁口排入到浇包中,改变了铁水进入到浇包的轨迹,铁水以竖直向下的方式排入到浇包,可使铁水准确地排入到浇包内,铁水的排入位置准确,提高球墨铸铁的球化质量。
[0011]本技术使用于炉嘴与浇包之间,相当于延长了炉嘴在横向上的长度,从而使
浇包在承接铁水时不需要很靠近电炉,浇包上的钢索得以远离吸尘炉盖,不与吸尘炉盖发生干涉,吸尘炉盖可以翻转到最佳位置,发挥最佳吸尘效果。
[0012]本技术在槽体框和底板上设置了耐火砖,从而防止槽体框和底板被铁水烧融,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此外,由于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并不很长,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本技术还优化了耐火砖的结构,提升了耐火砖的更换速度,主要体现是使工人在砌砖时可以很顺利的将耐火砖从上到下放入。
[0013]因此,采用本技术将铁水从电炉排入到浇包具有所得球墨铸铁球化质量较好和不会降低吸尘炉盖吸尘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第四侧板,5-底板,6-出铁口,7-第一耐火砖,8-第二耐火砖,9-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8]实施例。一种出铁流槽,如图1所示,包括由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首尾相连而成的槽体框,槽体框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5,底板5上端与第一侧板1连接,底板5的下端与第三侧板3连接,底板5的最低处设有竖直向下的出铁口6,第一侧板1的内侧和第三侧板3的内侧均设有多个第一耐火砖7,第二侧板2的内侧、第四侧板4的内侧和底板5上均设有多个第二耐火砖8。
[0019]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上均设有上下多排且交错相砌的第一耐火砖7,第一耐火砖7为长方体形。
[0020]所述第二侧板2和第四侧板4上均设有上下多排且交错相砌的第二耐火砖8,第二耐火砖8的顶面和底面均为与底板5平行的斜面,第二耐火砖8的四个侧壁均为竖直壁。
[0021]所述第一耐火砖7和第二耐火砖8的内外侧壁上均设有通槽9,通槽9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通槽9可释放耐火砖的应力,减少耐火砖在急速加热时开裂的可能性,延长耐火砖的使用寿命。
[0022]工作原理:出铁流槽放置于电炉一侧,架高出铁流槽,槽体框位于电炉炉嘴的下方。浇包通过龙门架带动浇包移动到出铁口6的下方,出铁口6对准浇包。铁水从炉嘴排出后进入到槽体框,经底板5导向出铁口6,从出铁口6排入到浇包中。
[0023]因此,采用本技术将铁水从电炉排入到浇包具有所得球墨铸铁球化质量较好和不会降低吸尘炉盖吸尘效果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铁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首尾相连而成的槽体框,槽体框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5),底板(5)上端与第一侧板(1)连接,底板(5)的下端与第三侧板(3)连接,底板(5)的最低处设有竖直向下的出铁口(6),第一侧板(1)的内侧和第三侧板(3)的内侧均设有多个第一耐火砖(7),第二侧板(2)的内侧、第四侧板(4)的内侧和底板(5)上均设有多个第二耐火砖(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林祥范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冶达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