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73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所述建筑外墙上固定设置有绿植墙,绿植墙包括多个固定在建筑外墙上的绿植板,以及固定在绿植板上的绿植框体;绿植板内设置有第一水管以及与第一水管相连通的第二水管,上下相邻的绿植板之间的第一水管相连通,第二水管延伸至绿植框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绿植的建筑外墙,作为城市建筑特别是多层和小高层的建筑外墙使用,既能起到对建筑物保温、隔绝外部温度的作用,还增加了小区内部的绿化面积,可以使得小区的住户更多的接触到绿植,提升住户的居住品质;重要的是,增加了城市的空中绿化面积,提高了城市绿化,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抑制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小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0003]在近地面等温线图上,郊区气温相对较低,而市区则形成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出露水面的岛屿,被形象的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到6℃以上,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所接收太阳能的2/5,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在城市热岛作用下,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
[0004]大量研究表明,城市植被、水体及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它们可以减缓城市的环境压力,减轻热岛效应,最终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城市植被通过蒸腾作用,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环境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同时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抑制温室效应。因此,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城市下垫面的热属性是缓解热岛效应的关键措施。在城市绿化的众多方法中,空中绿化是增加绿化面积或者总体绿量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减轻热岛效应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包括建筑外墙,所述建筑外墙上固定设置有绿植墙,绿植墙包括多个固定在建筑外墙上的绿植板,以及固定在绿植板上的绿植框体;所述绿植板内设置有第一水管以及与第一水管相连通的第二水管,上下相邻的绿植板之间的第一水管相连通,第二水管延伸至绿植框体内。
[0008]所述绿植板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绿植框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绿植框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绿植板上,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贯穿孔和第一贯穿孔与建筑外墙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绿植框体固定连接。
[0009]所述上下相邻的绿植板之间的第一水管通过二通接头相连通,二通接头与第一水管为热熔连接。
[0010]所述绿植板的上下两侧侧面上设置有与二通接头相配合的沉孔。
[0011]所述第二水管延伸至绿植框体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密封件。
[0012]所述绿植框体中为水培植物或土培植物。
[0013]所述绿植框体的截面为四份之一圆形和长方形的结合体,绿植框体的一个直角边固定在绿植板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带绿植的建筑外墙,作为城市建筑特别是多层和小高层的建筑外墙使用,既能起到对建筑物保温、隔绝外部温度的作用,还增加了小区内部的绿化面积,可以使得小区的住户更多的接触到绿植,提升住户的居住品质;重要的是,增加了城市的空中绿化面积,提高了城市绿化,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抑制温室效应。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绿植板和绿植框体的对比示意图。
[0018]图中,10是建筑外墙,11是建筑顶面,12是建筑负底面,20是绿植板,21是第一水管,22是第二水管,23是绿植框体,24是第三电磁阀,25是第一贯穿孔,26是第二贯穿孔,27是连接件,28是二通接头,29是限位密封件,210是第三贯穿孔,30是雨水箱,31是第一电磁阀,32是过滤箱,33是太阳能板,34是蓄电池,40是储水箱,41是水泵,42是第二电磁阀,50是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0020]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绿植板和绿植框体的平面对比示意图,图1~3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作出的示意简图,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技术附图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用在城市建筑特别是多层和小高层中,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既能起到对建筑物保温、隔绝温度的作用,又增加了小区内部绿化以及城市的空中绿化面积,有利于提升住户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城市绿化率,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抑制温室效应;灌溉系统用于为绿植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保证绿植能够长时间的处于生存状态,保证小区及城市的有效绿化。该建筑物(小区楼房)包括建筑顶面11(建筑楼顶)、建筑外墙10和建筑负底面12(建筑地下负一层或负二层),在建筑外墙10上固定设置有绿植墙,绿植墙包括多个固定在建筑外墙10上的绿植板20,以及固定在绿植板20上的绿植框体23;绿植框体23用于容纳种植绿植,该绿植选用水培植物或土培植物,优选水培植物。需要说明的是,绿植板20在固定设置时与建筑施工中保温板的施工过程相类似,本技术不再详细描述其施工过程。
[0022]上述绿植板20内设置有第一水管21以及与第一水管21相连通的第二水管22,第一水管21和第二水管22均选用市场上常用的PPR水管,在固定设置绿植板20时,上下相邻的绿植板20之间的第一水管21相连通,第二水管22延伸至绿植框体23内。第一水管21用于接入外部水源,第二水管22用于将水源排出至绿植框体23内,为绿植提供水源。第一水管21和第二水管22在设计制作时,可以一体成型,或者提前使用三通接头对其进行连通。在制作绿植
板20时,绿植板20由岩棉保温板、第一水管21和第二水管22一体成型制作,所述绿植板20的材料选用与岩棉保温板相同的材料,具有防火保温功能。
[0023]进一步的,绿植框体23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和长方形的结合体,绿植框体23的一个直角边固定在绿植板20上,第二水管22延伸至绿植框体23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密封件29,绿植框体23上设置有第三贯穿孔210,第二水管22通过第三贯穿孔210延伸至绿植框体23内。具体的,第二水管22的末端设置有内螺纹或外螺纹,该端延伸至绿植框体23内,在延伸后,使用限位密封件29对其进行限位和密封,增加绿植框体23与绿植板20之间的连接,限位密封件29包括套接在第二水管22上的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二水管22末端螺纹连接的螺母(图中未示出),在安装时,第二水管22的末端通过第三贯穿孔210延伸至绿植框体23内,将密封圈套接在第二水管22的末端,再使用螺母拧紧即可,限位密封件29一方面能够防止绿植框体23内的水反流到绿植板20上,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绿植框体23与绿植板20之间的连接。该绿植框体20从上至下逐渐变小,相较于传统立柱形的框体,相同的水量该绿植框体20会具有更高的高度,更适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包括建筑外墙(10),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墙(10)上固定设置有绿植墙,绿植墙包括多个固定在建筑外墙(10)上的绿植板(20),以及固定在绿植板(20)上的绿植框体(23);所述绿植板(20)内设置有第一水管(21)以及与第一水管(21)相连通的第二水管(22),上下相邻的绿植板(20)之间的第一水管(21)相连通,第二水管(22)延伸至绿植框体(2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绿植的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板(20)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25),绿植框体(23)上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25)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26),绿植框体(23)通过连接件(27)固定在绿植板(20)上,连接件(27)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贯穿孔(26)和第一贯穿孔(25)与建筑外墙(10)固定连接,连接件(27)的另一端与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宪林杜娟邢星吴飞锴张利娜焦启润梁新苑徐晓庆钮丹芳湛鹏袁媛陈俭才
申请(专利权)人:高创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