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060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茶衣桑椹果脯包含抹茶粉、可可脂、动物性淡奶油、椰奶、桑椹,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切碎可可脂;(2)将动物性淡奶油和椰奶搅均,熬煮得混合物A;(3)将切碎的可可脂倒入混合物A中,水浴加热并搅拌,直到可可脂全融,放在冷水中得混合物B;(4)将抹茶粉加入混合物B中搅均,得“茶衣”;(5)采集桑椹,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深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和桑椹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通过不同的工艺可以使茶树鲜叶转变为色、香、味各异的茶类,抹茶就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类,其做法是采集春天里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即团茶)保存,等到食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冲泡后入口。近年来,抹茶常被应用到快速消费品的加工中。
[0003]桑葚,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其成熟的鲜果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然而,桑椹味虽美,却不易存放和保鲜,在桑果成熟洪峰期,如不能及时销售,将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市面上关于桑椹的产品较少,且缺乏风味多样性,也没有成熟经济的方法将抹茶粉和桑椹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果脯保存与食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抹茶粉作为天然外源“添加剂”,与桑椹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外形美观、内质丰富、风味独特的茶衣桑椹果脯。
[0005]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茶衣桑椹果脯包含抹茶粉、可可脂、动物性淡奶油、椰奶、桑椹。
[0006]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茶衣桑椹果脯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抹茶粉1-10份、可可脂5-32份、动物性淡奶油4-13份、椰奶1-10份、桑椹50-60份。
[0007]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可脂为纯可可脂。
[000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抹茶粉为超微红茶粉、超微乌龙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述茶衣桑椹果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0](1)将可可脂切碎,备用;
[0011](2)将动物性淡奶油和椰奶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熬煮,得混合物A;
[0012](3)将切碎的可可脂倒入混合物A中,水浴加热并不停的搅拌,直到可可脂全融,放在冷水中,得混合物B;
[0013](4)将抹茶粉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均匀,获得“茶衣”,备用;
[0014](5)桑椹的采集:采摘完全成熟的、无虫咬、无腐烂变质的桑椹,并将其清洗干净,然后放进50-6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待其含水率为10-20%时,结束干燥,摊晾;
[0015](6)穿“茶衣”:将干燥后的桑葚放进茶衣中,使其均匀的裹上茶衣后,滤出,并将裹
上“茶衣”的桑椹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干燥结束即得茶衣桑椹果脯。
[0016]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熬煮是在70-90℃条件下熬煮。
[0017]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水浴加热是在55-65℃条件下进行。
[001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冷水的温度为5-15℃。
[0019]本专利技术茶衣桑椹果脯的制备方法中桑椹的烘干温度非常关键,应控制在50-60℃,温度过低时制备的茶衣桑椹果脯容易有水闷味且香气低沉,温度过高,则水分散失速率太快,影响桑椹外观和产品口感。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抹茶粉含有丰富的天然次级代谢产物以及矿物质元素,益于人体的健康代谢;桑椹也是一种功能性很丰富的水果,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有益效果,但其季节性很强、成熟期短暂且不易保鲜,导致其食用期较短,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将其制作成茶衣果脯,便于其贮存,可以从实际生产角度提高桑椹的利用率,同时,开发出新的、健康的产品,更加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0022](2)本专利技术将抹茶应用到桑椹果脯的制作中,可以提高桑椹外观形象,改善桑椹的风味(桑椹果脯的风味以酸、甜为主),丰富其香气,且不需要用外源风味添加剂,还可以扩大桑椹的消费方式,减轻其储存、保鲜压力,对桑椹鲜果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桑椹的经济价值开拓了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0025]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茶衣桑椹果脯,按重量份配比包含抹茶粉1份、纯可可脂8份、动物性淡奶油6份、椰奶5份、桑椹56份。
[0028]上述茶衣桑椹果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9](1)将纯可可脂切碎,备用;
[0030](2)将动物性淡奶油和椰奶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80℃熬煮,得混合物A;
[0031](3)将碎纯可可脂倒入混合物A中,60℃水浴加热并不停的搅拌,直到可可脂完全融合,放在10℃的冷水中,得混合物B;
[0032](4)将抹茶粉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均匀,获得“茶衣”,备用;
[0033](5)桑椹的采集:采摘完全成熟的、无虫咬、无腐烂变质的桑椹,并将其清洗干净,然后放进50-6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待其含水率10-20%时,结束干燥,摊晾;
[0034](6)穿“茶衣”:将干燥后的桑葚放进茶衣中,使其均匀的裹上茶衣后,滤出,并将裹上的“茶衣”的桑椹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干燥结束后即得茶衣桑椹果脯。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茶衣桑椹果脯,按重量份配比包含抹茶粉3份、纯可可脂20份、动物性淡奶油12份、椰奶4份、桑椹60份。
[0037]上述茶衣桑椹果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8](1)将纯可可脂切碎,备用;
[0039](2)将动物性淡奶油和椰奶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70℃熬煮,得混合物A;
[0040](3)将碎纯可可脂倒入混合物A中,65℃水浴加热并不停的搅拌,直到可可脂完全融合,放在10℃的冷水中,得混合物B;
[0041](4)将抹茶粉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均匀,获得“茶衣”,备用;
[0042](5)桑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衣桑椹果脯包含抹茶粉、可可脂、动物性淡奶油、椰奶、桑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衣桑椹果脯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抹茶粉1-10份、可可脂5-32份、动物性淡奶油4-13份、椰奶1-10份、桑椹50-6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可脂为纯可可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衣桑椹果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抹茶粉为超微红茶粉、超微乌龙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茶衣桑椹果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可可脂切碎,备用;(2)将动物性淡奶油和椰奶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熬煮,得混合物A;(3)将切碎的可可脂倒入混合物A中,水浴加热并不停的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翠男王治会李延升石旭平郭金杨普香李琛江新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