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050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包括: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用于提供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工作电源并进行节能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无线的电池及节能模块,克服了需要外接有线电源的缺陷,同时节能电路实现了节电,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报警模块能够指示水浸位置报警并进行低压告警。位置报警并进行低压告警。位置报警并进行低压告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房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房数量众多,分布比较分散,给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工作量,智能配电房传感器就是辅助保证配电房正常运行研制的传感器。在影响配电房运行可靠性的因素中,由于水浸导致设备不可逆损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当前的配电房水浸传感器结构简单、有源有线、尺寸偏大,在使用时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当前水浸传感器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集成度低,已有的水浸传感器普遍是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单体;2、使用寿命低,导致使用成本高;3、尺寸偏大,放置不便;4、需要外接电源供电;5、传感器耗电量较大。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0346769U的中国技术专利,于2020年4月17日公开了一种无线分体式配电房环境状态监测装置,包括无线分体式传感器和与所述无线分体式传感器通过低功耗广域网连接的无线集中器;所述无线分体式传感器包括无线分体式温湿度传感器、无线分体式水浸传感器、无线分体式门开合传感器。该专利虽然采用无线分体式传感器但没有解决传感器的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配电房传感检测装置多采用外接有线电源,传感器耗电量大,无法对水浸位置报警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包括: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用于提供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工作电源并进行节能控制。
[0007]本方案中,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包括:水浸传感器、AD转换单元、微处理器,所述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单元连接至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水浸传感器用于获取水浸传感信号,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输入的AD转换后的水浸传感信号进行处理。
[0008]本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为stm32单片机。
[0009]本方案中,所述数据通讯模块包括有数据存储单元、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水浸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数据,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水浸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0010]本方案中,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为zigbee无线传输单元。
[0011]本方案中,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包括有:电池BAT、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电阻R5、R7、R9、R10、R11、R12、R13、R14,电容C11、C12、C13,比较器U1,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电池BAT的阴极接地,电池BAT的阳极连接至电阻R5的一端、第一MOS管源极,电阻R5的一端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MOS管栅极,第一MOS管漏极分别连接至
电阻R7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比较器U1的VCC接入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比较器U1的IN-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14的一端、比较器U1的IN+输入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MOS管的漏极,第三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第三MOS管的源极、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比较器U1的OUT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第三MOS管的栅极,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比较器U1的VCC输入端、第三MOS管的源极,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至微处理器的电源接入端。
[0012]本方案中,电池BAT为纽扣式锂电池。
[0013]本方案中,比较器U1型号为NCX2200GW比较器。
[0014]本方案中,报警模块包括有报警信号指示灯。
[0015]本方案中,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集成在ABS壳体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无线的电池及节能模块,克服了需要外接有线电源的缺陷,同时节能电路实现了节电,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报警模块能够指示水浸位置报警并进行低压告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原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池电压低告警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包括: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用于提供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工作电源并进行节能控制。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浸传感模块用于获取水浸传感数据并对进行数据处理,更具体的水浸传感数据为水浸传感器的电极采集的电压信号,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后传送至水浸
传感器模块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当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的水浸电压阈值,则控制报警模块发出水浸报警信号,并将当处理分析结果通过数据通讯单元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进行水浸状态显示,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一方面用于提供传感系统工作电源,另一方面能够在传感系统浸水时候,有时间间隔地给系统上电工作,并且间隔时间有规律的越来越长,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以免水浸时来不及处理,传感器一直上电报警。
[002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集成在ABS壳体内,更具体的,所述ABS壳体可以采用以下尺寸,φ50*20mm,通过上述尺寸设计实现了传感系统结构微型化。
[0027]本方案中,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包括:水浸传感器、AD转换单元、微处理器,所述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单元连接至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水浸传感器用于获取水浸传感信号,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输入的AD转换后的水浸传感信号进行处理。
[0028]本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通讯单元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用于提供水浸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工作电源并进行节能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传感器模块包括:水浸传感器、AD转换单元、微处理器,所述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单元连接至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水浸传感器用于获取水浸传感信号,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输入的AD转换后的水浸传感信号进行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stm32单片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讯模块包括有数据存储单元、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水浸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数据,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水浸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为zigbee无线传输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微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包括有:电池BAT、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电阻R5、R7、R9、R10、R11、R12、R13、R14,电容C11、C12、C13,比较器U1,电池及节能电路模块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电池BAT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方健王红斌郝方舟何嘉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