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及加工装置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48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3
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及加工装置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加工装置由模具支架、型腔模具、模具瓣叶滑板、中心立柱、第一模芯盖板装配组成;制造设备由上模、下模、第二模芯盖板和模芯挡板组成;通过上立柱孔、下立柱孔将中心立柱旋紧固定,将模具瓣叶紧固于中心立柱外侧使两者间形成浇注型腔,将熔化状态的铸料通过压铸道压进浇注型腔,冷却后脱模即可得到螺旋折流板件。通过加工装置可以快速实现螺旋折流板的成型加工,通过制造设备可以方便的制造出该加工装置,降低了设备及零件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效率。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及加工装置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设备制造
,涉及一种石油化工行业换热器零部件加工装置及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及加工装置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石油、化工、食品等许多行业广泛应用。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优良的换热性能成为常用换热器之一,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壳程通常是薄弱环节,为了提高换热器的工效,业内普遍做法是引入折流板,而传统的弓形折流板由于存在压降大、有流动盲区、盲区易结垢等缺陷,导致换热效果差,近年来,弓形折流板渐渐被螺旋折流板所取代,螺旋折流板正好克服了弓形折流板的上述缺陷,但螺旋折流板由于应具有连续的螺旋曲面,且连续的螺旋曲面中间应能穿放管束,所以螺旋折流板的加工难度极大。为了降低螺旋折流板的制造难度,提高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效率,根据螺旋折流板的造型特征,设计一种螺旋折流板的专用加工装置及加工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螺旋折流板结构复杂,传统螺旋折流板的加工难度大,为了降低螺旋折流板的制造难度,提高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效率,提出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及加工装置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通过加工装置可以快速实现螺旋折流板的成型加工,通过制造设备可以方便的制造出该加工装置,降低了设备及零件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由模具支架、型腔模具、模具瓣叶滑板、中心立柱、第一模芯盖板装配组成;所述模具支架由上盖板、底板和支撑杆连接组成,所述上盖板呈圆盘状,其中心位置设有上立柱孔,所述上立柱孔周边设有阵列排布的管孔,所述上盖板圆周面上设有4条上燕尾槽,所述底板呈圆盘状,其中心位置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中心位置设有下立柱孔,所述下立柱孔下方设有支撑孔,所述上立柱孔与下立柱孔同轴且直径相同,所述底板的圆周面上具有4条下燕尾槽,所述上燕尾槽与下燕尾槽同轴且大小一致,所述上盖板、底板通过4根支撑杆焊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所述上盖板与底板大面平行,所述底板内设有压铸道,所述压铸道与所述上立柱孔相通;所述上盖板上设有4个阵列排布的螺纹盲孔;所述型腔模具由第一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组成,所述第一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上均设有管束孔、上端圆台阶、下端圆台阶、圆腔室、螺旋型腔;所述第一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合模后,形成完整的上圆台阶、下圆台阶、圆腔室和完整的螺旋型腔,所述第一
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的外侧均设有2个销孔,设有8个阵列排布的紧固用螺纹盲孔;所述模具瓣叶滑板的外侧中心设有把手,所述模具瓣叶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燕尾台阶,所述模具瓣叶滑板的内侧呈圆弧状,可与模具瓣叶的外侧圆弧相吻合,所述模具瓣叶滑板上具有2个外销孔,设有8个阵列排布的紧固用通孔;所述中心立柱的上方设有端帽,所述端帽的中心设有中心盲孔,所述端帽与中心立柱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中心盲孔的内壁下方设有4个浇注流道,所述浇注流道分别与中心盲孔、环形间隙连通,所述中心立柱的最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模芯盖板呈圆盘状,所述第一模芯盖板的中心叠加设有盖板中心通孔和盖板腔室,所述中心立柱贯穿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第一模芯盖板上设有4个阵列排布的盖板通孔,用于第一模芯盖板与上盖板的紧固。
[0005]所述支撑孔的内壁上具有螺纹。
[0006]所述支撑杆与燕尾槽和燕尾槽呈45
°
排布。
[0007]所述浇注流道设有4条,呈十字型分布,中心盲孔垂直连通设置在十字型浇注流道的中心。
[0008]所述第一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均呈等截面扇环柱结构,扇环柱的圆心角均为90
°

[0009]所述第一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上环形阵列设有第一管束孔、第二管束孔、第三管束孔和第四管束孔,所有管束孔均为等直径圆通孔。
[0010]所述第一模具瓣叶、第二模具瓣叶、第三模具瓣叶和第四模具瓣叶的螺旋腔室为1/4螺旋腔室,四个模具瓣叶上的1/4螺旋腔室首尾相接成螺旋升角为15
°
的完整螺旋腔室,整个螺旋腔室的宽度不小于5mm。
[0011]一种螺旋折流板加工装置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设备由上模、下模、第二模芯盖板和模芯挡板组成;所述上模的上面上设有上模模腔、浇注口和气孔,所述上模的两端设有上模把手,所述下模上设有下模模腔,所述下模的底面上设有3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下模模腔相通,所述下模的左侧设有阵列排布的下模管孔用于穿放第二模芯棒,设有用于紧固第二模芯盖板的下模螺纹孔,所述下模的右侧同样具有相同的阵列排布的管孔和用于紧固模芯挡板的螺纹孔,所述上模模腔和下模模腔共同组成扇环状腔室,所述上模上设有8个阵列排布的上模通孔,下模上设有与之同轴的8个阵列排布的通孔,以用于紧固所述上模和下模。
[0012]所述第二模芯盖板为长方形,中间具有1个腔室可用于阵列排布的第二模芯棒的固定,所述第二模芯盖板上具有2个通孔,可用于第二模芯盖板与下模的固定,模芯挡板为长方形状,其上具有2个通孔,可用于模芯挡板与下模的固定。
[0013]一种螺旋折流板加工装置制造设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先利用模具瓣叶、模具瓣叶滑板上的销孔,通过直销将模具瓣叶和模具瓣叶滑板定位,利用模具瓣叶上的阵列排布的螺纹盲孔和模具瓣叶滑板上相对应的阵列排布的通孔,通过螺钉将模具瓣叶和模具瓣叶滑板紧固,将中心立柱穿过上盖板中心位置的上立柱孔直至底板支撑座中心的下立柱孔,继续至底板支撑座中心的支撑孔,利用中心立柱最下方的外螺纹和支撑孔内壁上的内螺纹,将中心立柱旋紧;
将装配好的模具瓣叶滑板的上下燕尾台阶插入模具支架上下的燕尾槽中,通过模具瓣叶滑板上的把手,利用外力将模具瓣叶推进,直至4份模具瓣叶形成完整的上圆台阶、下圆台阶分别与中心立柱上端帽的下端外圆和底板上的支撑座的外圆相限位为止,将第一模芯棒插满上盖板上阵列排布的管束孔继续至模具瓣叶上阵列排布的管孔底部,利用盖板中心通孔将第一模芯盖板套进中心立柱,利用第一模芯盖板上阵列排布的4个盖板通孔、上盖板上阵列排布的4个螺纹盲孔,通过螺钉将第一模芯盖板紧固于上盖板上,同时第一模芯盖板上的盖板腔室将所有阵列排布的第一模芯棒固定;将熔化状态的铸料通过底板上的压铸道压进浇注型腔,通过中心立柱上方端帽上中心盲孔与其下方内壁上的4个浇注流道形成的排气系统向外排气;冷却后,先旋下螺钉取下第一模芯盖板,再依次取出所有阵列排布的第一模芯棒,通过反向旋动取出中心立柱,利用外部夹具夹住中心端帽下方的环形间隙铸造时形成的工艺台阶,缓缓反向旋动,通过模具瓣叶滑板上的把手,同时依次向外推动模具瓣叶,实现模具脱模。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由模具支架、型腔模具、模具瓣叶滑板、中心立柱(4)、第一模芯盖板(5)装配组成;所述模具支架由上盖板(1)、底板(2)和支撑杆(3)连接组成,所述上盖板(1)呈圆盘状,其中心位置设有上立柱孔(51),所述上立柱孔(51)周边设有阵列排布的管孔(52),所述上盖板(1)圆周面上设有4条上燕尾槽(11),所述底板(2)呈圆盘状,其中心位置设有支撑座(53),所述支撑座(53)中心位置设有下立柱孔(15),所述下立柱孔(15)下方设有支撑孔(16),所述上立柱孔(51)与下立柱孔(15)同轴且直径相同,所述底板(2)的圆周面上具有4条下燕尾槽(13),所述上燕尾槽(11)与下燕尾槽(13)同轴且大小一致,所述上盖板(1)、底板(2)通过4根支撑杆(3)焊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所述上盖板(1)与底板(2)大面平行,所述底板(2)内设有压铸道(14),所述压铸道(14)与所述上立柱孔(15)相通;所述上盖板(1)上设有4个阵列排布的螺纹盲孔(12);所述型腔模具由第一模具瓣叶(34)、第二模具瓣叶(6)、第三模具瓣叶(35)和第四模具瓣叶(7)组成,所述第一模具瓣叶(34)、第二模具瓣叶(6)、第三模具瓣叶(35)和第四模具瓣叶(7)上均设有管束孔、上端圆台阶、下端圆台阶、圆腔室、螺旋型腔;所述第一模具瓣叶(34)、第二模具瓣叶(6)、第三模具瓣叶(35)和第四模具瓣叶(7)合模后,形成完整的上圆台阶、下圆台阶、圆腔室和完整的螺旋型腔,所述第一模具瓣叶(34)、第二模具瓣叶(6)、第三模具瓣叶(35)和第四模具瓣叶(7)的外侧均设有2个销孔(25),设有8个阵列排布的紧固用螺纹盲孔(48);所述模具瓣叶滑板的外侧中心设有把手,所述模具瓣叶滑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燕尾台阶(49),所述模具瓣叶滑板的内侧呈圆弧状,可与模具瓣叶的外侧圆弧相吻合,所述模具瓣叶滑板上具有2个外销孔(26),设有8个阵列排布的紧固用通孔(50);所述中心立柱(4)的上方设有端帽(54),所述端帽(54)的中心设有中心盲孔(18),所述端帽(54)与中心立柱(4)之间形成环形间隙(19),所述中心盲孔(18)的内壁下方设有4个浇注流道(20),所述浇注流道(20)分别与中心盲孔(18)、环形间隙(19)连通,所述中心立柱(4)的最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模芯盖板(5)呈圆盘状,所述第一模芯盖板(5)的中心叠加设有盖板中心通孔(32)和盖板腔室(33),所述中心立柱(4)贯穿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32)中,所述第一模芯盖板(5)上设有4个阵列排布的盖板通孔(21),用于第一模芯盖板(5)与上盖板(1)的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16)的内壁上具有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与燕尾槽(11)和燕尾槽(13)呈45
°
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流道(20)设有4条,呈十字型分布,中心盲孔(18)垂直连通设置在十字型浇注流道(20)的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瓣叶(34)、第二模具瓣叶(6)、第三模具瓣叶(35)和第四模具瓣叶(7)均呈等截面扇环柱结构,扇环柱的圆心角均为9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瓣叶(34)、第二模具瓣叶(6)、第三模具瓣叶(35)和第四模具瓣叶(7)上环形阵列设有第一管束
孔(36)、第二管束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高顾文涵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