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过线孔智能打孔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车组线缆检修
,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过线孔智能打孔机。
技术介绍
[0002]动车组有成千上万根不同线径的线缆,为各个系统的设备供电或者传输信号,动车组运行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线缆老化、破损等情况;为了保证动车组的行车安全,在动车组检修过程中,需要按照线束检修的标准对损坏的线缆进行判定,修复或者更换。
[0003]动车组内线束按照走线路径基本分为车厢内、车厢内到车下、车顶到车厢内等几种,车厢内及车顶到车厢内走线往往比较容易更换,车厢内到车下走线经过地板过线孔(过线孔为车厢内线缆到车下经过的孔位),为了保证车厢的气密性,用胶将线缆束与过线孔密封。由于过线孔此种结构的限制,换线不易操作,需要在过线孔处打孔,将线缆从车上布置到车下,留好一端余量后重新打胶密封。
[0004]由于过线孔处线缆较多,分布无明显规律,线缆在密封胶内部分布无规律,导致在密封胶上开孔时损伤线缆的风险非常大,并且过线孔处线缆繁多,若开孔过程中将某根或某几根线缆损坏,很难识别出该线缆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车组过线孔智能打孔机,其特征在于,该打孔机包括支撑框架(1)、横向丝杠机构(2)、纵向丝杠机构(3)、横向步进电机(4)、纵向步进电机(5)、高度可调吊座(6)、电钻、金属探测器和控制系统;横向丝杠机构(2)和横向步进电机(4)均沿支撑框架(1)的横向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横向步进电机(4)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驱动横向丝杠机构(2)转动,进而驱动高度可调吊座(6)沿支撑框架(1)的横向移动;纵向丝杠机构(3)和纵向步进电机(5)均沿支撑框架(1)的纵向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纵向步进电机(5)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驱动纵向丝杠机构(3)转动,进而驱动高度可调吊座(6)沿支撑框架(1)的纵向移动;电钻、金属探测器和控制系统均固连在驱动高度可调吊座(6)上,金属探测器用于探测过线孔位置下方是否有线缆,并将探测结果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探测结果控制电钻对过线孔下方无线缆区域的过线孔位置进行打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过线孔智能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是由铝型材拼接成的矩形框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过线孔智能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丝杠机构(2)包括横向光杆(2-1)、横向滑块(2-2)、横向丝杆(2-3)和横向丝母(2-4),横向光杆(2-1)和横向丝杆(2-3)平行设置,横向光杆(2-1)的两端沿支撑框架(1)的横向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横向滑块(2-2)套在横向光杆(2-1)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横向丝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徐文亮,刘欢,熊海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