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降膜蒸发器和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36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降膜蒸发器和制冷装置,主要包括套管模块、布液器、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冷冻水入口、冷冻水出口、润滑油收集包和壳体,冷媒先在套管的内管中与外管内的冷冻水换热,进行干式蒸发,当冷媒的干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剩余的气液两相冷媒从套管的内管中排出,然后送入到降膜布液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经过均匀分配后,在套管的外表面上进行二次降膜蒸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常规的干式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减小约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降膜蒸发器和制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和制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空调系统中的换热器和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式蒸发器作为一种常用的蒸发换热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制冷与空调设备中。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冷媒在冷凝器中过冷度不足,当冷媒经过节流装置时会产生闪发气体,液态冷媒经节流装置后变成了低压气液两相的流体。气液两相的低压冷媒进入到干式蒸发器时,一方面,气液两相冷媒在管内流动过程中,存在分层现象,液相冷媒大量聚集在管内底部,而气相冷媒汇集在管内顶部,导致管内局部干涸,极大削弱了换热效果。另一方面,各管程之间通常存在冷媒分液不均匀的现象,在供液量偏少的管程内,冷媒会很快被蒸发完毕,造成在管出口前有很长一段的纯气体换热,管程的换热面积没有被有效利用,且会产生较大的出口过热度;而供液量偏多的管程内,冷媒在管出口处的过热度很小,甚至可能还存在未蒸发的液滴,严重时将造成压缩机的液击。
[0003]针对冷媒在干式蒸发器内存在两相流动分层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目前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将干式蒸发器的换热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套管模块、布液器(102)、冷冻水入口(111)、冷冻水出口(110)、冷媒入口(107)、冷媒出口(114),布液器设于套管模块的上方,套管模块包括套管阵列和连接管,套管阵列由多个套管排列而成,单个套管包括外管(103)和内管(104);外管(103)的入口与第三连接管(112)相连通,外管(103)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109)相连通;内管(104)的入口与第一连接管(108)相连通,内管(104)的出口与第四连接管(113)相连通;冷冻水入口(111)与第三连接管(112)的入口相连通,冷冻水出口(110)与第二连接管(109)的出口相连通;冷媒入口(107)与第一连接管(108)的入口相连通;第四连接管(113)的出口与冷媒出口(114)相连通,冷媒出口(114)与布液器(102)的入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林龚晨牛宝联夏学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