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程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14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两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上端通过套筒柱安装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上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第二顶板,所述套筒柱之间安装有横板和液压座,所述液压座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且第二液压缸贯穿顶板与第二顶板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滑轮,且滑轮上侧安装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通过第一顶板内部设有的第二顶板,且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下侧分别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进行顶升控制,便于实现两级两级顶升纠偏,而且可对两种不同高度的建筑进行纠偏处理,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我国已有建筑物中,有很大部分由于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地质复杂等种种原因,这些建筑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变形,有的甚至已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危房鉴定标准。因此,对超出国家危房鉴定标准的房屋进行纠偏、加固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经进入建造与改造并重的阶段,而这些危房中,很大部分是由于房屋变形、沉降过大或整体倾斜造成的。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了顶升纠偏法、掏土纠偏法、加压纠偏法、水处理纠偏法等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20127974.4的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和顶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上方设有套筒柱,所述导向轴从下至上插在套筒柱内,所述套筒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底板下方固定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该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支撑范围更加大,支撑稳定性更好,并且移动更加方便。但是,只能进行高度较低的建筑进行顶升纠偏处理,可对两种不同高度的建筑同时进行纠偏处理,降低了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只能进行高度较低的建筑进行顶升纠偏处理,可对两种不同高度的建筑同时进行纠偏处理,降低了使用的灵活性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两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上端通过套筒柱安装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上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第二顶板,所述套筒柱之间安装有横板和液压座,所述液压座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且第二液压缸贯穿顶板与第二顶板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滑轮,且滑轮上侧安装有锁紧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二顶板的厚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顶板的厚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置成长方形槽,且第二顶板均设置成长方形板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端上侧安装有PLC控制柜和推拉杆,且PLC控制柜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侧的气缸,所述气缸下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侧安装有摩擦片,且摩擦片设置在滑轮的上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设置成弧形片状,且锁紧机构和摩擦片设置成多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第一顶板内部设有的第二顶板,且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下侧分别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进行顶升控制,便于实现两级顶升纠偏,能够对较高的建筑进行纠偏处理,而且可对两种不同高度的建筑同时进行纠偏处理,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0013]2、本技术通过滑轮上侧安装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侧的气缸,气缸下侧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下侧安装有摩擦片,且摩擦片设置在滑轮的上侧,气缸驱动摩擦片下压在滑轮上,能够对滑轮进行锁死处理,防止纠偏使用时滑轮滑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顶板结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第一液压缸;3、套筒柱;4、第一顶板;5、凹槽;6、第二顶板;7、第二液压缸;8、横板;9、液压座;10、锁紧机构;101、气缸;102、伸缩杆;103、摩擦片;11、转轴;12、滑轮;13、PLC控制柜;14、推拉杆;15、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两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上端通过套筒柱3安装有第一顶板4,第一液压缸2驱动第一顶板4升降调节对建筑物进行顶升纠偏作业,第一顶板4上侧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内安装有第二顶板6,便于实现两级顶升纠偏,而且可同时对两种不同高度的建筑进行纠偏处理,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套筒柱3之间安装有横板8和液压座9,液压座9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7,且第二液压缸7贯穿第一顶板4与第二顶板6下侧固定连接,底座1下侧通过转轴11安装有滑轮12,且滑轮12上侧安装有锁紧机构10,能够对滑轮12进行锁死处理,防止纠偏使用时滑轮12滑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0021]优选的,凹槽5的深度等于第二顶板6的厚度,凹槽5的深度小于第一顶板4的厚度,使得第二顶板6不用时能够完全收缩在第一顶板4内。
[0022]优选的,凹槽5设置成长方形槽,且第二顶板6均设置成长方形板状,便于进行两级升降调节纠偏处理。
[0023]优选的,底座1一端上侧安装有PLC控制柜13和推拉杆14,且PLC控制柜13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15,便于进行整体调控。
[0024]优选的,锁紧机构10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侧的气缸101,气缸101下侧安装有伸缩杆102,伸缩杆102下侧安装有摩擦片103,且摩擦片103设置在滑轮12的上侧,气缸101驱动摩擦片103下压在滑轮12上,能够对滑轮12进行锁死处理,防止纠偏使用时滑轮12滑动。
[0025]优选的,摩擦片103设置成弧形片状,且锁紧机构10和摩擦片103设置成多组,能够提高滑轮12锁死时的稳定性,而且控制方便快捷。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顶升纠偏作业时,接通电源,通过PLC控制柜13控制控制第一液压缸2驱动第一顶板4升降调节对建筑物进行顶升纠偏作业,同时通过第一顶板4内部设有的第二顶板6,且控制控制第二顶板6下侧的第二液压缸7进行升降调节,便于实现两级两级顶升纠偏,而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两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一液压缸(2)上端通过套筒柱(3)安装有第一顶板(4),所述第一顶板(4)上侧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内安装有第二顶板(6),所述套筒柱(3)之间安装有横板(8),所述横板(8)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7),且第二液压缸(7)贯穿第一顶板(4)与第二顶板(6)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下侧通过转轴(11)安装有滑轮(12),且滑轮(12)上侧安装有锁紧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深度等于第二顶板(6)的厚度,所述凹槽(5)的深度小于第一顶板(4)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程
申请(专利权)人:宋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