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99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絮凝剂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人们常用的海绵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另外,也有由海绵动物制成的天然海绵,大多数天然海绵用于身体清洁或绘画;
[0003]海绵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污水排放时需要进行处理,避免污水污染环境;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海绵生产产生的污水处理工艺简单,通常仅通过沉淀过滤后就进行排放,处理后的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水电资源的损耗大,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絮凝剂50-60份,助凝剂5-15份,消泡剂80份,消毒剂70-90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混凝沉淀,
[0008]海绵生产产生的废水由废水导管导入至沉淀池中,为污水中投入絮凝剂后,沉淀池搅拌污水,随后投入助凝剂辅助絮凝剂混凝污水,搅拌过程中,加入消泡剂消除沉淀池中的气泡,随后对污水做沉淀处理;
[0009]S2:提取分离,
[0010]步骤S1中沉淀后的污水分为三层,上层为漂浮层,中层为污水层,下层为沉淀层,采用长度与沉淀池宽度相同的滤网由左至右移动,使滤网将漂浮层中的杂质与污水分离,随后使用污水泵将污水从沉淀池内抽出;
[0011]S3:离心吸附,
[0012]步骤S2中,污水通过污水泵抽送至污水管中,并传输至离心机中,对污水过滤器加入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和活性炭,并加入消毒剂,将离心机密封,并以转速为24rpm旋转,1.5h,离心过程中,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配合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消毒剂对污水做消毒杀菌处理;
[0013]S4:反渗透处理,
[0014]两个碳沉积物滤池和一个薄连接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构成反渗透系统,系统使用的压力为40psi,污水由循环泵循环导通,连续性的在两个碳沉积物滤池循环流动,通过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过滤;
[0015]S5:好氧处理,
[0016]污水由污水管道导入曝气池中,采用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通过控制曝气池中污泥浓度和曝气时间,利用附着在填料表明的生物膜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随后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深度污水;
[0017]S6:厌氧处理,
[0018]污水由污水管道导入厌氧反应塔中,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污水投入絮凝剂的曝气搅拌时间为2-2.5h,污水投入助凝剂的曝气搅拌时间为30min,污水的沉淀时间为7-8h。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漂浮层中主要为密度小于污水密度的大颗粒杂质,沉淀层中主要为为密度大于污水密度的胶体及污泥。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污水过滤吸附腔用1.50g/L的明矶和1.50g/L的石灰进行预处理。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污水由污水管道进入系统的速度为1.65Ga1/h。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污泥浓度为55mol/L,曝气时间为30min。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厌氧反应塔由污泥床、污泥层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组合而成。
[002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化学混凝和FL絮凝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此外,通过对污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反渗透处理有潜力被用作可持续的实践,采用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联合,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高达85%,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动力节省约55%,有效控制水资源消耗,运行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絮凝剂50份,助凝剂5份,消泡剂80份,消毒剂70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混凝沉淀,
[0031]海绵生产产生的废水由废水导管导入至沉淀池中,为污水中投入絮凝剂后,沉淀池搅拌污水,随后投入助凝剂辅助絮凝剂混凝污水,搅拌过程中,加入消泡剂消除沉淀池中的气泡,随后对污水做沉淀处理,海绵污水产生时,污水内部携带大量呈流体状的胶质以及颗粒,先对污水做混凝处理,加入絮凝剂并混合,可使流体状的胶质及颗粒固化,并在混合后沉淀污水,从而去除污水中携带的胶质及颗粒;
[0032]S2:提取分离,
[0033]步骤S1中沉淀后的污水分为三层,上层为漂浮层,中层为污水层,下层为沉淀层,
采用长度与沉淀池宽度相同的滤网由左至右移动,使滤网将漂浮层中的杂质与污水分离,随后使用污水泵将污水从沉淀池内抽出,沉淀分层的污水通过物理手段分离提取,进而有效地减轻后续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负担,可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0034]S3:离心吸附,
[0035]步骤S2中,污水通过污水泵抽送至污水管中,并传输至离心机中,对污水过滤器加入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和活性炭,并加入消毒剂,将离心机密封,并以转速为24rpm旋转,1.5h,离心过程中,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配合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消毒剂对污水做消毒杀菌处理,经过混凝沉淀的污水去除掉水中携带的胶质以及颗粒后,污水中还携带者微小颗粒,该类颗粒物质悬浮在污水中,在放入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和活性炭后,离心机对污水做离心处理,可使悬浮在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沉淀至污水的下方,此时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和活性炭的载体吸附掉沉淀的微小颗粒,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0036]S4:反渗透处理,
[0037]两个碳沉积物滤池和一个薄连接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构成反渗透系统,系统使用的压力为40psi,污水由循环泵循环导通,连续性的在两个碳沉积物滤池循环流动,通过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过滤,反渗透处理过程中,两个碳沉积物对污水做辅助吸附处理,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对污水中携带的溶解盐类、胶体以及微生物做进一步过滤处理;
[0038]S5:好氧处理,
[0039]污水由污水管道导入曝气池中,采用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通过控制曝气池中污泥浓度和曝气时间,利用附着在填料表明的生物膜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随后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污水,好氧处理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0040]S6:厌氧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生产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絮凝剂50-60份,助凝剂5-15份,消泡剂80份,消毒剂70-90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混凝沉淀,海绵生产产生的废水由废水导管导入至沉淀池中,为污水中投入絮凝剂后,沉淀池搅拌污水,随后投入助凝剂辅助絮凝剂混凝污水,搅拌过程中,加入消泡剂消除沉淀池中的气泡,随后对污水做沉淀处理;S2:提取分离,步骤S1中沉淀后的污水分为三层,上层为漂浮层,中层为污水层,下层为沉淀层,采用长度与沉淀池宽度相同的滤网由左至右移动,使滤网将漂浮层中的杂质与污水分离,随后使用污水泵将污水从沉淀池内抽出;S3:离心吸附,步骤S2中,污水通过污水泵抽送至污水管中,并传输至离心机中,对污水过滤器加入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和活性炭,并加入消毒剂,将离心机密封,并以转速为24rpm旋转,1.5h,离心过程中,二氧化钦锐钦矿纳米颗粒配合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消毒剂对污水做消毒杀菌处理;S4:反渗透处理,两个碳沉积物滤池和一个薄连接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构成反渗透系统,系统使用的压力为40psi,污水由循环泵循环导通,连续性的在两个碳沉积物滤池循环流动,通过流明聚酞胺反渗透膜过滤;S5:好氧处理,污水由污水管道导入曝气池中,采用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通过控制曝气池中污泥浓度和曝气时间,利用附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欧格萨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