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继锋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7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处均安装活动立杆,两个所述活动立杆通过合页固定在所述底板表面,两个所述活动立杆的转动方向相互平行均朝向所述底板表面折叠,两个活动立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正上方,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安装插板,所述插板与两个所述活动立杆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结构简单,将建筑支撑架设置成折叠拼装的结构,易搬运,易组装,解决了支撑架不好搬运且拆卸不易的问题。卸不易的问题。卸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0003]在高层建筑内部,工人在粉砂时需要支撑架进行高处粉刷,但现有的支撑架体积大不好搬运,且拆卸不易,如何将支撑架轻松的运上高层建筑变成令建筑工人头疼的问题。
[0004]所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将建筑支撑架设置成折叠拼装的结构,易搬运,易组装,解决了支撑架不好搬运且拆卸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将建筑支撑架设置成折叠拼装的结构,易搬运,易组装,解决了支撑架不好搬运且拆卸不易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处均安装活动立杆,两个所述活动立杆通过合页固定在所述底板表面,两个所述活动立杆的折叠方向相互平行且均朝向所述底板表面折叠,两个活动立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正上方,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安装插板,所述插板与两个所述活动立杆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插板由面板、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组成,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通过榫卯安装在所述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下表面低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表面均设置与其表面垂直的插条,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下表面均设置与其表面垂直的所述插条。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插孔,所述底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相对应的位置亦设置插孔,所述插孔与插条相匹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活动立杆的表面安装工具箱,所述工具箱靠近所述面板的侧壁设置呈“C”型的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面板外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板背离所述插板的侧表面安装两个合页,两个所述合页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活动立杆的侧表面和顶板的侧表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两个三角撑,所述三角撑包括底面、第一立面和第二立面,所述第一立面与第二立面均垂直于所述底面,所述第一立面与第二立面相互垂直,两个所述三角撑的所述第一立面分别与所述活动立杆紧密贴合,所述底面的下表面设
置若干个插柱,所述底板上表面与所述插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限位孔,所述插柱与限位孔相互匹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提手。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设置了顶板、底板,通过活动立杆组成的面和插板共同支撑,使得顶板与底板平行,达到支撑人体的效果,通过设置合页使得顶板、活动立杆和底板三者折叠压缩平行的平面内,并设置可插拔的插板,将其拔下后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整个支撑架全部被折叠,方便从地面运送至高层建筑内,且整个结构在使用时稳固不摇晃,安全指数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将建筑支撑架设置成折叠拼装的结构,易搬运,易组装,解决了支撑架不好搬运且拆卸不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插板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活动立杆与底板的连接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三角撑结构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工具箱结构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顶板的仰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底板与活动立杆的折叠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整体折叠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活动立杆,3-顶板,4-插板,401-面板,402-第一立杆,403-第二立杆,404-插条,5-合页,6-三角撑,601-底面,602-第一立面,603-第二立面,604-插柱,7-工具箱,701-卡扣,8-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防滑纹,保证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滑动,保证建筑工人的安全。所述底板1上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处均安装活动立杆2,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通过合页固定在所述底板1表面,所述合页分别安装在面朝所述插板4的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的侧表面,使得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的折叠方向相互平行且均朝向所述底板1表面折叠,两个活动立杆2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端与顶板3连接,所述顶板3位于所述底板1的正上方,所述底板1和顶板3的尺寸一致,所述顶板3与底板1
之间安装插板4,所述插板4与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插板4垂直于所述底板1和顶板3。所述活动立杆2和所述第一立杆402、第二立杆403的高度一致,使得所述顶板3保持水平。此时建筑支撑架处于支撑的工作状态,由建筑工人站在所述顶板3的上部,进行高处的施工。
[0026]其中,所述顶板3的下表面设置提手8,当所述顶板3折叠后,所述提手8 面朝上方。
[0027]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所述插板4由面板401、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组成,所述面板401与所述底板1垂直,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通过榫卯安装在所述面板401 的两侧,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面板4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下表面低于所述面板40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上表面均设置与其表面垂直的插条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处均安装活动立杆(2),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通过合页固定在所述底板(1)表面,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的折叠方向相互平行且均朝向所述底板(1)表面折叠,两个活动立杆(2)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端与顶板(3)连接,所述顶板(3)位于所述底板(1)的正上方,所述顶板(3)与底板(1)之间安装插板(4),所述插板(4)与两个所述活动立杆(2)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4)由面板(401)、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组成,所述面板(401)与所述底板(1)垂直,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通过榫卯安装在所述面板(401)的两侧,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面板(4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下表面低于所述面板(40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上表面均设置与其表面垂直的插条(404),所述第一立杆(402)和第二立杆(403)的下表面均设置与其表面垂直的所述插条(40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立杆(402)、第二立杆(40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插孔,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锋陈新杰张少东高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胡继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