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62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组件,该电缆组件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电缆组件包括第一电缆、两个第二电缆、两个联结部、介入部和外罩。第一电缆具有第一导体和第一罩。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具有第二导体和第二罩。联结部将第二罩分别与第一罩联结。第一电缆、两个第二电缆和两个联结部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平面中以V形布置。介入部沿着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延伸,并且具有与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中的每个的全长相等的全长。使介入部与所有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接触。接触。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JPA2011-81089(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电缆组件900。从图12和图13可以理解,专利文献1的电缆组件900包括四个光纤电缆910和三个连接部920,或三个联结部920。光纤电缆910中的每个具有光纤元件导线912和护套914。联结部920将光纤电缆910的护套914彼此联结。
[0003]专利文献1的电缆组件900的一个可能的改进是用绝缘导体替换光纤电缆910。具体地说,改进的电缆组件被配置,使得绝缘导体通过联结部例如专利文献1的联结部920彼此联结。
[0004]另外,需要一种电缆组件,其由绝缘导体组成,以类似于例如用于差分信号传输的导体的方式,将绝缘导体的导体之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距离。
[0005]参考图13,在其绝缘导体通过类似于专利文献1的联结部920的联结部彼此联结的改进的电缆组件中,Y方向上绝缘导体的导体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绝缘导体的罩的厚度。在改进的电缆组件需要在导体之间具有增加的距离的情况下,罩需要具有增加的厚度。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改进的电缆组件本身难免会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组件,其可以在不增加电缆组件的尺寸的情况下,将导体之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距离。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电缆组件。电缆组件包括第一电缆、两个第二电缆、两个联结部、介入部和外罩。第一电缆具有第一导体和第一罩。第一罩覆盖第一导体。两个第二电缆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定位。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在垂直于纵向方向和第一方向两者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电缆分开定位。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具有第二导体和第二罩。第二罩覆盖第二导体。联结部将第二罩分别与第一罩联结。第一电缆、两个第二电缆和两个联结部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平面中以V形布置。介入部沿着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延伸,并且具有与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中的每个的全长相等的全长。使介入部与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全接触。使外罩与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全接触。
[0008]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组件包括第一电缆、两个第二电缆、两个联结部、介入部和罩,其中,使介入部与第一电缆和两个第二电缆全接触。这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组件能够在不增加电缆组件的尺寸的情况下,将第一电缆的第一导体与第二电缆的第二导体之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距离。此外,这还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组件能够在不增加电缆组件的尺寸的情况下,将两个第二导体的第二导体之间的另一距离维持在另一预定距离。
[0009]下面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且更完整地理解其结
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组件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电缆组件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与电路板的垫片(pad)连接。在图中,连接结构和电路板部分有放大显示。
[0011]图2是图1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0012]图3是沿着线A-A截取的图1的连接结构的透视截面图。在图中,省略了电缆保持构件和由电缆保持部保持的电缆组件的部分。
[0013]图4是图3的连接结构的正视截面图。
[0014]图5是沿着线B-B截取的图2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0015]图6是包括在图2的连接结构中的电缆组件的正视图。
[0016]图7是图6的再现。
[0017]图8是图6的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0018]图9是使用本实施例的电缆组件的电缆束的透视图。
[0019]图10是沿着线C-C截取的图9的电缆束的透视截面图。
[0020]图11是电缆束的由图10的虚线D包围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0021]图12是专利文献1的电缆组件的正视截面图。
[0022]图13是图12的电缆组件的另一正视截面图。
[0023]虽然本专利技术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其特定实施例通过附图中的实例示出并且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应理解的是,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所有的修改、等同物和替代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缆组件100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方向为X方向。具体地说,假定向前是负X方向,而向后是正X方向。
[002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组件100包括第一电缆200、两个第二电缆300、两个联结部400、介入部500和外罩600。
[0026]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第一电缆200用于接地。第一电缆200具有第一导体210和第一罩220。第一罩220覆盖第一导体210。
[0027]如图6所示,两个第二电缆300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Y方向。
[0028]如图6所示,第二电缆300中的每个,在垂直于纵向方向和第一方向两者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电缆200分开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Z方向。具体地说,假定向上是正Z方向,而向下是负Z方向。
[0029]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第二电缆300用于差分信号传输。第二电缆300中的每个具有第二导体310和第二罩320。第二罩320覆盖第二导体310。
[0030]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联结部400中的每个由树脂制成并且可弹性变形。联结部400将第二罩320分别与第一罩220联结。第一电缆200的第一罩220、第二电缆300的第二罩320
和联结部400彼此一体形成。
[0031]如图6所示,第一电缆200、两个第二电缆300和两个联结部400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平面中以V形布置。更具体地说,第一电缆200限定V形的下端,并且第二电缆300限定V形的开口端。
[0032]参考图6和图8,本实施例的介入部500由树脂制成。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介入部500可以是具有导体的电缆,或可以是光纤。
[0033]从图6和图8可以理解,介入部500具有圆柱形形状。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介入部500可以具有棱柱形状。介入部500沿着第一电缆200延伸并且具有与第一电缆200的全长相等的全长。介入部500沿着两个第二电缆300延伸并且具有与两个第二电缆300中的每个的全长相等的全长。介入部500和第一电缆200在第二方向上布置。介入部500在第一方向上定位于第二电缆300之间。介入部500与第一电缆200、第二电缆300和联结部400中的任何一个分离设置。
[0034]如上所述,第一电缆200的第一罩220、第二电缆300的第二罩320和联结部400彼此一体形成,而介入部500与第一电缆200、第二电缆300和联结部400中的任何一个分离设置。因此,在第一电缆200的第一罩220、第二电缆300的第二罩320和联结部400一体形成之后,具有各种尺寸的介入部500可以被布置在两个第二电缆300之间。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组件包括第一电缆、两个第二电缆、两个联结部、介入部和外罩;所述第一电缆具有第一导体和第一罩;所述第一罩覆盖所述第一导体;所述两个第二电缆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定位;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者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电缆分开定位;所述第二电缆中的每个具有第二导体和第二罩;所述第二罩覆盖所述第二导体;所述联结部将所述第二罩分别与所述第一罩联结;所述第一电缆、所述两个第二电缆和所述两个联结部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平面中以V形布置;所述介入部沿着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两个第二电缆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两个第二电缆中的每个的全长相等的全长;使所述介入部与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两个第二电缆接触;并且使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两个第二电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部具有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截面;所述第一电缆具有垂直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田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