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955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可移动底架、竖向可调支撑和顶架,其中,可移动底架由底架外框、连接钢板、轮架、限位螺栓及万向轮组成;竖向可调支撑由底管、可调装置、伸缩节、连接钢板组成;顶架由镀锌方管、工字钢、限位螺栓、连接钢板、吊点、第一连接片组成;通过连接钢板将可移动底架、竖向可调支撑及顶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拆卸操作简单快捷,生产效率高,安全性能可靠,调整灵活方便,无须重复搭拆,可整体吊装,重复利用周转次数多,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满足了现浇混凝土梁、板、柱、及剪力墙的支撑需求,并有助于提高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且可节约大量管材,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增加,建筑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放眼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掀起大兴土木的热潮,推广装配式建筑成为国家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现浇混凝土的大量应用,模板组合结构支撑市场需求旺盛。
[0003]随着模板技术的发展,模板的支撑体系也逐渐趋于多样化。我国的模板支撑体系主要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盘扣式脚手架等,然而模板支撑体系的主流仍然被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占据着,国内目前建筑施工中内外脚手架仍在用这个体系,这个体系虽被大众认可,但由于用料单位盲目追求低价,脚手架市场恶意竞争,目前国内工地上完全看不到完全符合国标的产品,也是当前模板支撑体系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锁紧采用扣件式,受扣件本身质量以及人工操作影响很大。
[0004]鉴于传统支撑系统操作复杂,拆装不便的弊端,架体支撑高度对支撑材料尺寸的限制极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代替现有传统支撑系统,它竖向可伸缩、水平可移动,克服了传统支撑系统操作复杂,拆装不便的弊端,解决了架体支撑高度对材料尺寸的限制,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多,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可移动底架、竖向可调支撑和顶架,其中,
[0008]可移动底架由底架外框、连接钢板、轮架、限位螺栓及万向轮组成;底架外框上侧焊接连接钢板及万向轮轮架,连接钢板上设有限位螺栓,连接钢板通过限位螺栓与竖向可调支撑下端的连接钢板连接,轮架通过轴承连接可拆卸万向轮;
[0009]轮架由厚钢板焊接成槽型,槽顶部内设有轴承,万向轮插入轮架轴承内;
[0010]竖向可调支撑由底管、可调装置、伸缩节、连接钢板组成;底管管壁下端设有与加强杆连接的插销孔,底管下端焊接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设有与可移动底架连接的限位螺栓,伸缩节管壁上设有与插销及加强杆连接的均布的插销孔,伸缩节上端焊接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设有与顶架连接的限位螺栓,竖向可调支撑上端通过连接钢板及限位螺栓与顶架连接,竖向可调支撑下端通过连接钢板及限位螺栓与可移动底架连接,底管上端设有套丝
及限位滑道,套丝与可调装置螺纹连接;可调装置由微调丝扣、插销、扳手组成;插销和扳手活动连接在微调丝扣两侧,伸缩节插入底管内部,经可调装置上的插销穿过限位滑道及伸缩节上的插销孔,与底管连成可调长度整体;
[0011]顶架由镀锌方管、工字钢、限位螺栓、连接钢板、吊点、第一连接片组成;工字钢下侧焊接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设有限位螺栓,工字钢侧面靠近连接钢板处焊有吊点,镀锌方管立面一侧上焊有与工字钢上翼缘连接孔连接的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通过限位螺栓连接工字钢及镀锌方管。
[0012]所述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设有套筒,套筒中间设有旋转孔,套筒两端设有内螺纹,伸缩杆一端设有外螺纹,伸缩杆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上设有插销孔,套筒两端分别与伸缩杆螺纹连接,加强杆两端通过插销孔及插销与竖向可调支撑连接。
[0013]所述加强杆有8根,交叉设置在竖向可调支撑四周。
[0014]所述底架外框内侧焊有底架内加固支撑。
[0015]所述吊点在工字钢两侧对称焊接,高度与工字钢高度平齐。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组装、拆卸操作简单快捷,生产效率高,安全性能可靠,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模块化、工具化作业,调整灵活方便,无须重复搭拆,可整体吊装,重复利用周转次数多,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满足了现浇混凝土梁、板、柱、及剪力墙的支撑需求,并有助于提高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且可节约大量管材;3、竖向可伸缩、水平可移动,解决了架体支撑高度对材料尺寸的限制,灵活性较强;4、节约用钢量,搭设密度远低于传统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各项配套费;5、无零散配件,不易丢失,损耗极低,并方便运输及清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支撑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底架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竖向可调支撑主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顶架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支撑系统整体结构左视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支撑系统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4]图7(a)是本技术万向轮与底架连接主视图;
[0025]图7(b)是本技术万向轮与底架连接左视图;
[0026]图8是本技术加强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参考图1,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可移动底架、竖向可调支撑和顶架,其中,
[0029]参考图2,可移动底架由底架外框15、连接钢板4、轮架13、限位螺栓3及万向轮14组成;底架外框15上侧焊接连接钢板4及万向轮轮架13,连接钢板4上设有限位螺栓3,连接钢
板4通过限位螺栓3与竖向可调支撑下端的连接钢板4连接,轮架13通过轴承连接可拆卸万向轮14;
[0030]参考图7(a)和图7(b),轮架13由厚钢板焊接成槽型,槽顶部内设有轴承,万向轮14插入轮架13轴承内,当支撑系统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将万向轮14拆卸,底架外框15落地充当持力支座;
[0031]参考图3,竖向可调支撑由底管12、可调装置、伸缩节6、连接钢板4组成;底管12管壁下端设有与加强杆16连接的插销孔5,底管12下端焊接连接钢板4,连接钢板4上设有与可移动底架连接的限位螺栓3,伸缩节6管壁上设有与插销11及加强杆16连接的均布的插销孔5,伸缩节6上端焊接连接钢板4,连接钢板4上设有与顶架连接的限位螺栓3,竖向可调支撑上端通过连接钢板4及限位螺栓3与顶架连接,竖向可调支撑下端通过连接钢板4及限位螺栓3与可移动底架连接,底管12上端设有套丝7及限位滑道8,套丝7与可调装置螺纹连接;可调装置由微调丝扣9、插销11、扳手10组成;插销11和扳手10活动连接在微调丝扣9两侧,伸缩节6插入底管12内部,经可调装置上的插销11穿过限位滑道8及伸缩节6上的插销孔5,与底管12连成可调长度整体;通过可调装置上的扳手10旋转微调丝扣9使得竖向可调支撑在高度上可微调;
[0032]参考图4,顶架由镀锌方管20、工字钢2、限位螺栓3、连接钢板4、吊点17、第一连接片18组成;工字钢2下侧焊接连接钢板4,连接钢板4上设有限位螺栓3用以连接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现浇混凝土装配移动式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底架、竖向可调支撑和顶架,其中,可移动底架由底架外框(15)、连接钢板(4)、轮架(13)、限位螺栓(3)及万向轮(14)组成;底架外框(15)上侧焊接连接钢板(4)及万向轮轮架(13),连接钢板(4)上设有限位螺栓(3),连接钢板(4)通过限位螺栓(3)与竖向可调支撑下端的连接钢板(4)连接,轮架(13)通过轴承连接可拆卸万向轮(14);轮架(13)由厚钢板焊接成槽型,槽顶部内设有轴承,万向轮(14)插入轮架(13)轴承内;竖向可调支撑由底管(12)、可调装置、伸缩节(6)、连接钢板(4)组成;底管(12)管壁下端设有与加强杆(16)连接的插销孔(5),底管(12)下端焊接连接钢板(4),连接钢板(4)上设有与可移动底架连接的限位螺栓(3),伸缩节(6)管壁上设有与插销(11)及加强杆(16)连接的均布的插销孔(5),伸缩节(6)上端焊接连接钢板(4),连接钢板(4)上设有与顶架连接的限位螺栓(3),竖向可调支撑上端通过连接钢板(4)及限位螺栓(3)与顶架连接,竖向可调支撑下端通过连接钢板(4)及限位螺栓(3)与可移动底架连接,底管(12)上端设有套丝(7)及限位滑道(8),套丝(7)与可调装置螺纹连接;可调装置由微调丝扣(9)、插销(11)、扳手(10)组成;插销(11)和扳手(10)活动连接在微调丝扣(9)两侧,伸缩节(6)插入底管(12)内部,经可调装置上的插销(11)穿过限位滑道(8)及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敏荀剑明阮海燕朱文远陈建磊王华李占虎刘智佳丁华强李志美张景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方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