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穿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938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9
一种缝线穿引装置具有弯曲的开槽轴,所述弯曲的开槽轴具有刺穿端和一体式缝线抓持器,允许外科医生用所述装置刺穿第一组织部分,并将装载在所述轴内的单丝的环形部分延伸到修复部位中。然后旋转轴,使得允许单丝通过槽从轴中掉出。然后,外科医生用装置刺穿第二组织部分,并延伸缝线抓持器以捕获单丝的环形部分。单丝通过第二组织部分取回,并且缝线穿过单丝的环形部分。最后,使用柔性构件拉动缝线穿过组织,并然后张紧缝线以闭合髋关节囊。并然后张紧缝线以闭合髋关节囊。并然后张紧缝线以闭合髋关节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缝线穿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外科器械,并且具体地涉及可以操纵缝线并使缝线通过组织的外科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关节镜手术通常涉及通过体内的小开口并在使用内窥镜观察下进行外科手术。通常通过直接在患者体内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入口,或通过小切口插入患者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插管,提供对靶组织的接近。外科手术通常由外科医生通过使用穿过这些插管插入的细长器械来进行。
[0003]关节镜手术的一个常见实例是髋关节囊闭合。髋关节囊是连接腿顶和骨盆的韧带。在髋关节镜检查中,囊闭合通常是手术的最后一步。然而,由于可能需要的步骤数以及需要多次插入髋关节囊和从髋关节囊中取出的多个器械(如缝线穿引器和取回器)的使用,囊闭合器对外科医生可能具有挑战性。缝线的取回例如通常通过用常规的钳子或在钳子的钳口闭合时在远侧尖端形成有缝线捕获孔口的其它抓持器来抓紧缝线来完成。一些缝线取回器包括简单的环,其从细长管的尖端延伸,并且可以在缝线穿过环时闭合。然而,这些装置通常操作相对复杂,使得普通外科医生更难以利用,并且增加了装置故障的可能性。另外,通过挤压柄部使针穿过远侧钳口的“枪”式缝线穿引器通常是大而笨重。这些类型的缝线穿引器中涉及的机制也使得它们难以以接近髋关节囊所需的正确远侧曲率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描述了缝线穿引装置,其将标准缝线穿引器的低轮廓和最佳角度几何形状与缝线抓持器的功能组合在一起。该装置具有弯曲的开槽轴,所述弯曲的开槽轴具有刺穿端和一体式缝线抓持器,允许外科医生用所述装置刺穿第一组织部分,并将装载在所述轴内的单丝的环形部分延伸到修复部位中。然后旋转轴,使得允许单丝通过槽从轴中掉出。然后,外科医生用装置刺穿第二组织部分,并延伸缝线抓持器以捕获单丝的环形部分。单丝通过第二组织部分取回,并且缝线穿过单丝的环形部分。最后,使用单丝拉动缝线穿过组织,并然后张紧缝线以闭合髋关节囊。
[0005]本公开的缝线穿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其它实例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组合的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0006]在实例中,本公开的组织修复方法包括将缝线穿引装置引入修复部位中。该装置包括中空轴,所述中空轴具有近端、远端和从近端到远端延伸穿过轴的表面的槽。具有环形部分的柔性构件装载在所述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装置插入穿过第一组织部分中的第一刺穿点,使得所述轴的远端从所述第一刺穿点延伸,并且从所述轴的远端延伸所述柔性构件,使得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从所述第一刺穿点延伸。所述方法还包括平移轴,使得允许柔性构件穿过轴的远端处的槽落入修复部位中。
[0007]所述方法的其它实例包括将装置插入穿过邻近于所述第一组织部分的第二组织
部分中的第二刺穿点。抓持构件从所述装置延伸以抓持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然后,抓持构件朝向轴的远端缩回以将柔性构件固定到装置。然后,所述装置和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通过所述第二组织部分缩回。在另外的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使缝线穿过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然后,柔性构件的自由端用于拉动缝线穿过第一组织部分和第二组织部分。然后张紧缝线以闭合第一组织部分与第二组织部分之间的间隙。
[0008]在又一些实例中,从装置延伸抓持构件包括致动联接至轴的近端的柄部上的构件,致动构件可操作地联接至抓持构件。在实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绑结缝线的端部以将缝线固定到第一组织部分和第二组织部分。在实例中,柔性构件是单丝。在实例中,将装置插入穿过第一组织部分中的刺穿点包括利用轴的远端处的尖头尖端将装置插入穿过刺穿点。在实例中,将装置引入修复部位包括通过插管引入装置。在另外的实例中,插管是7.0mm或8.5mm关节镜插管中的一个,并且修复部位是髋关节囊。
[0009]本公开的缝线穿引装置的实例包括柄部,柄部具有近端、远端和沿纵向轴线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延伸的第一槽。所述装置还包括中空轴,所述轴的近端在所述柄部的远端处联接到所述第一槽。所述轴包括第二槽,所述第二槽沿着所述轴的长度延伸以与所述轴的内部连通,并且构造成从所述轴的内部释放柔性构件。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轴向对准。所述装置还包括抓持构件,所述抓持构件设置在所述轴内并且构造成沿所述轴的长度在缩回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抓持构件包括当处于所述延伸位置时从所述轴的远端突出的至少一个臂。
[0010]在另外的实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柄部的表面上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抓持构件,以使所述抓持构件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在实例中,轴的远端包括用于穿透组织的尖头尖端和斜切开口。在实例中,轴的远端相对于柄部的纵向轴线是弯曲的。在实例中,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弯曲角度为约70度。在另外的实例中,抓持构件的至少一个臂是两个臂,并且两个臂中的至少一个终止于钩状部分。在实例中,至少两个臂的长度基本上相同。在又一些实例中,当处于延伸位置时,至少两个臂受到偏压而弹开。在另外的实例中,所述装置构造成穿过7.0mm或8.5mm关节镜插管中的至少一个。
[0011]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并查看相关附图,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只是说明性的,并不是对要求保护的方面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2]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参考详细描述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13]图1是在侧视图中的本公开的缝线穿引装置的实例;
[0014]图2A和2B是图1的缝线穿引装置的透视图;
[0015]图3A和3B是图1的缝线穿引装置的远端的详细视图;以及
[0016]图4A-E示出了髋关节囊封闭中使用图1的缝线穿引装置的方法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相似的部件已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管它们是否在不同
的实例中示出。为了以清楚和简明的方式示出示例,附图可能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以以略微示意的形式示出。关于一个示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其它实例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它示例的特征组合或代替其它实例的特征。
[0018]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出于描述和定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术语“约”和“大致”用于表示可以归因于任何定量比较、值、测量或其它表示的固有不确定度。术语“约”和“大致”也在本文中用于表示定量表示可以与所述基准不同而不会导致所讨论主题的基本功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包括”、“包含”和/或各自的多个形式是开放式的并且包括列出的部分并且可以包括未列出的附加部分。“和/或”是开放式的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列出的部分和列出的部分的组合。
[0019]现在转到图1,在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操纵和穿引缝线的缝线穿引装置10。装置10大体上包括具有远端12a的细长中空轴12,以及在轴12的近端12b处的柄部16。致动器14(例如,杆、滑动件或按钮)可以联接到柄部16的表面。致动器14构造成例如通过沿着柄部16的表面的轴向移动来控制轴12的远端12a处的抓持构件18。装置10可用于例如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织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缝线穿引装置引入到修复部位中,所述装置包括中空轴,所述中空轴具有近端、远端和从所述近端到所述远端延伸穿过所述轴的表面的槽,具有环形部分的柔性构件装载在所述轴内;将所述装置插入穿过第一组织部分中的第一刺穿点,使得所述轴的远端从所述第一刺穿点延伸;从所述轴的远端延伸所述柔性构件,使得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从所述第一刺穿点延伸;以及平移所述轴,使得允许所述柔性构件穿过所述轴的远端处的槽落入所述修复部位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装置插入穿过邻近于所述第一组织部分的第二组织部分中的第二刺穿点;从所述装置延伸抓持构件以抓持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使所述抓持构件朝向所述轴的远端缩回以将所述柔性构件固定到所述装置;以及使所述装置和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通过所述第二组织部分缩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缝线穿过所述柔性构件的环形部分;使用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由端,拉动所述缝线穿过所述第一组织部分和所述第二组织部分;以及张紧所述缝线以闭合所述第一组织部分和所述第二组织部分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装置延伸所述抓持构件包括致动联接至所述轴的近端的柄部上的构件,致动构件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抓持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绑结所述缝线的端部以将所述缝线固定到所述第一组织部分和所述第二组织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柔性构件是单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装置插入穿过所述第一组织部分中的刺穿点包括利用所述轴的远端处的尖头尖端将所述装置插入穿过所述刺穿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装置引入所述修复部位包括通过插管引入所述装置。9.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莫西
申请(专利权)人:新加坡施乐辉亚太有限公司史密夫和内修整形外科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