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29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包括种植箱本体,种植箱本体包括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第四侧面板,第二侧面板与第三侧面板、第一侧面板与第四侧面板相互平行,且围合成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框体结构;中空框体结构内设有多个纵向板、竖向板,横向板与纵向板相互垂直且围合成用于容纳魔芋的中空空腔,纵向板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呈平行设置的固定件,固定件上放置便于对中空空腔底部进行密封的支撑板;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第四侧面板相连接的连接件为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移动轮;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种植箱上设置移动轮,便于在种植区域内进行推动,移动,如此可减少种植人员的搬运工作量。运工作量。运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


[0001]本技术涉及魔芋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

技术介绍

[0002]魔芋,又称磨芋,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又称妖芋。魔芋地下块茎为扁球形,个大,叶柄强壮,圆柱形,淡绿色,有暗紫色斑,掌状复叶,里面是白色的,株高约40—7公分,地下有球茎,一株只长一叶,羽状复叶,叶柄粗长似茎,开花紫红色,有异臭味,地下球茎圆形。
[0003]魔芋具有水平降血糖、减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等多功能,是健康食品。且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不可生吃,需加工户方可食用。
[0004]通常我们种植的魔芋,一般种植在湿润的环境,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涂层深厚、肥力较高,通气性较好的土地资源为主。魔芋种植后,需要进行移植,移植过程中需要采用种植箱进行移植,现有的移植种植箱结构通常为篮筐结构,将所有的魔芋放置在一起,依靠人工搬运至具体的移植位置,整个过程中搬运工程量大,将所有的魔芋放置在一起容易造成对部分魔芋的损坏。
[0005]基于此,研究并设计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之一的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通过设置中空空腔,中空空腔用于放置魔芋,且魔芋放置在可移动的支撑板上,如此在进行移植时,可通过抽出支撑板的操作,将魔芋一定量排列在中空空腔内,避免魔芋放置时大规模重叠出现损坏魔芋的情况。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包括种植箱本体,种植箱本体包括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第四侧面板,第二侧面板与第三侧面板、第一侧面板与第四侧面板相互平行,且围合成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框体结构;
[0009]中空框体结构内设有多个纵向板、竖向板,横向板与纵向板相互垂直且围合成用于容纳魔芋的中空空腔,纵向板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呈平行设置的固定件,固定件上放置便于对中空空腔底部进行密封的支撑板;
[0010]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第四侧面板相连接的连接件为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移动轮;
[0011]第一侧面板上设有推动把手。
[001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动把手、移动轮,便于人员在种植魔芋过程通过手握推动把手,然后推动装有魔芋的魔芋箱在种植园中移动,移动轮的设置则主要作用是能够使种植箱本体在魔芋种植区域中移动,从而避免人工大量的搬运工作。
[00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纵向板、竖向板且围合成的中空空腔用于容纳魔芋,
魔芋可正好放置在中空空腔底部的支撑板上,这样对魔芋的放置位置进行分类,避免大量魔芋堆叠在一起,长时间密闭的区域会造成魔芋的局部腐烂,同时也避免堆放在一起,相互碰撞造成损坏。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板、竖向板还分别与横向板垂直,横向板的个数有多个,横向板、竖向板、纵向板形成多个用于存储魔芋的单元空腔。
[0015]进一步地,相邻横向板之间、相邻竖向板形成的空腔,空腔底部呈开口状态。
[0016]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第一竖向板、第二竖向板,第一竖向板、第二竖向板呈相对设置,且第一竖向板与第二竖向板之间设有间隔区域,且第一竖向板、第二竖向板的底部均连接有呈相向设置的延伸板,延伸板的上端设有可在延伸板上端滑动的移动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向板的高度低于竖向板的高度。
[0018]进一步地,空腔内呈相对设置的延伸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移动板的横向长度。这里对呈相向设置的延伸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设置,主要作用是确保移动板的两侧能够很好在移动板上移动,同时,确保移动板不会掉下间隔区域。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种植箱上设置移动轮,便于在种植区域内进行推动,移动,如此可减少种植人员的搬运工作量。
[0021]2)本技术方案中在种植箱上设置推动把手,推动把手的设置,利于种植人员的操作,使种植箱被移动到对应区域进行魔芋的移植。
[0022]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中空空腔,中空空腔用于放置魔芋,且魔芋放置在可移动的支撑板上,如此在进行移植时,可通过抽出支撑板的操作,将魔芋一定量排列在中空空腔内,避免魔芋放置时大规模重叠出现损坏魔芋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种植箱本体,2-竖向板,3-纵向板,4-横向板,5-连接杆,6-移动轮,7-中空空腔,8-第一侧面板,9-第二侧面板,10-第三侧面板,11-第一竖向板,12-第二竖向板,13-延伸板,14-间隔区域,15-移动板,16-推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包括种植箱本体1,种植箱本体1包括第一侧面板8、第二侧面板9、第三侧面板10、第四侧面板,第二侧面板9与第三侧面板10、第一侧面板8与第四侧面板相互平行,且围合成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框体结构;
[0029]中空框体结构内设有多个纵向板3、竖向板2,横向板4与纵向板3相互垂直且围合成用于容纳魔芋的中空空腔7,纵向板3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呈平行设置的固定件,固定件上放置便于对中空空腔7底部进行密封的支撑板;
[0030]第一侧面板8、第二侧面板9、第三侧面板10、第四侧面板相连接的连接件为连接杆
5,连接杆5的下端连接有移动轮6;
[0031]第一侧面板8上设有推动把手16,设置推动把手16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推动魔芋种植箱整体。
[0032]本实施例中种植箱上通过设置第一侧面板8、第二侧面板9、第三侧面板10、第四侧面板围合成的整体结构作为放置魔芋的场所,避免魔芋大量被堆放在一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被损坏的情况。
[0033]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8、第四侧面板为呈对称设置的板状结构,而第二侧面板9、第三侧面板10均为与单元空腔结构对应的单元板状结构,即第三侧面板10、第二侧面板9均为相同结构,便于单元空腔结构中魔芋的取出。
[0034]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移动轮6结构,移动轮6的个数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种植箱的四角,便于通过推动把手16将种植箱移动到待移植位置。
[0035]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其他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不再详述。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纵向板3、竖向板2还分别与横向板4垂直,横向板4的个数有多个,横向板4、竖向板2、纵向板3形成多个用于存储魔芋的单元空腔。
[0038]相邻横向板4之间、相邻竖向板2形成的空腔,空腔底部呈开口状态。
[0039]对存储魔芋的空腔结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箱本体(1),种植箱本体(1)包括第一侧面板(8)、第二侧面板(9)、第三侧面板(10)、第四侧面板,第二侧面板(9)与第三侧面板(10)、第一侧面板(8)与第四侧面板相互平行,且围合成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中空框体结构;中空框体结构内设有多个纵向板(3)、竖向板(2),横向板(4)与纵向板(3)相互垂直且围合成用于容纳魔芋的中空空腔(7),纵向板(3)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呈平行设置的固定件,固定件上放置便于对中空空腔(7)底部进行密封的支撑板;第一侧面板(8)、第二侧面板(9)、第三侧面板(10)、第四侧面板相连接的连接件为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下端连接有移动轮(6);第一侧面板(8)上设有推动把手(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植魔芋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板(3)、竖向板(2)还分别与横向板(4)垂直,横向板(4)的个数有多个,横向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平
申请(专利权)人:巴中市恩阳区盛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