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17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工作腔和储油腔,工作腔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压缩组件和中心轴件,中心轴件中部设置有导油通道且导油通道延伸至储油腔,中心轴件上还设置有与导油通道连通的径向外通孔,工作腔和储油腔底部通过稳压通道连通,还包括上端与导油通道连通以用于将储油腔中油体导入至导油通道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上端处设置有用于在引流通道抽吸油体时能够从储油腔卷入气体的气体导入流道。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作腔内润滑油液面过高,而影响转子转动,同时能够有效地保证储油腔的液面较高,以使得导油通道内可以持续供入润滑油,以保证摩擦副的润滑。滑。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卧式旋转压缩机主要包括外壳体101和设置在外壳体101中的压缩组件102以及电机组件。具体的,包括主壳体101、压缩组件102、主轴承103、电机104、定子105、转子106、储油腔107、电机腔108(包括第一电机腔108a,第二电机腔108b)、定子切口110、油通道111、曲轴112、气体通道113、排气管114、吸气管115、第一壳体116、第二壳体117和润滑油104。
[0003]其中圆柱形的主壳体101内封入适量的润滑油104,以用于对内部的轴承、电机等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压缩组件102中的主轴承103的外周固定在主壳体101的内周中,电机组件的定子105外周固定在主壳体101的内周中。定子105的外周通常设置有多处定子切口110,该定子切口110在电机腔108中,为排气的通道或油的通道。电机组件的转子106固定在曲轴112的外周中。压缩组件102主要由气缸、活塞、滑片、主轴承103和副轴承构成。其中主轴承103将壳体内腔分割成二个腔,即储油腔107和电机腔108,主轴承103的底部设置有分别向储油腔107和电机腔108开孔的油通道111。
[0004]卧式旋转压缩机运行开始后,主轴承103一方面通过油通道111降低电机腔108的油面,另一方面提高储油腔107的油面。于是,通过对电机腔108和储油腔107的油面控制,一方面可以防止电机腔108内转子106的高速旋转引起油104搅拌,另一方面可以在储油腔107内储藏润滑油104。储油腔107内的润滑油104主要是供给曲轴112和二个轴承及压缩组件,当储油腔107中的润滑油104的量有富余时,可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变化进行供油以维持其运行的可靠性。主轴承103对于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油面控制来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最大特点是主轴承103在其上部设置有气体通道113。排气管114配置在储油腔107的上部。从位于下方的吸气管115吸入到压缩组件102中、被压缩形成的高压气体排入到电机腔108后,经过定子切口110、定子105和转子106之间的间隙、以及气体通道113到达储油腔107的上部。最后,该高压气体从排气管114向系统侧排出。
[0005]当电机腔108中的气体通过位于主壳体101上部的气体通道113向储油腔107移动时,气体通道113成为气体阻力,故仅使压力稍微下降。即相对于电机腔108内的压力,储油腔107内的压力有若干降低,该压差称为

p。该

p的大小由气体通道113的断面积、气体流速和气体密度等决定。由于产生

p,电机腔108中滞留的润滑油104经过位于主壳体101底部的油通道111转移到储油腔107,其结果是电机腔108内的油面降低,储油腔107内的油面上升。该

p的大小受到预先设定的气体通道113的截面积和长度较大的影响。作为选定的系统,如空调器,随运行条件的不同,其从卧式旋转压缩机的主壳体101内部向排气管114排出的气体量至少会变动10倍以上。
[0006]而且,主壳体101中封入的润滑油104中有大量的冷媒溶解。当这种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长时间停机时,被溶解的冷媒稀释的油量达到封入油量的二倍以上,主壳体101内
经常被稀释后的油量占据。正因为如此,一定要注意:通过设置在主轴承103中的气体通道113的流体不单是气体,还有气体和油的混合物。在大的变动条件下,当气体通道113的面积保持一定,

p会有很大变化,储油腔107中很难稳定地储存油104。如果,

p出现异常大,储油腔107的油面会太高,油104会从连接储油腔107的排气管114向系统侧流出。相反,

p太小,储油腔107的油104会降低,以至不能储存油104,电机腔108的油面会变高。即前者是油104会向系统侧大量排出,后者是卧式旋转压缩机内会缺油,不光不能润滑,电机腔108中由于转子106旋转引起油104的搅拌,会发生卧式旋转压缩机效率降低,从排气管114排出的吐油量增多的问题。
[0007]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卧式旋转压缩机容易出现储油腔内油液面过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该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有效地解决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外壳内容易出现储油腔内油液面过低的问题。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工作腔和储油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压缩组件和中心轴件,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引流通道,其中:
[0011]所述中心轴件设置有导油通道且所述导油通道延伸至所述储油腔,所述中心轴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的径向外通孔,所述工作腔和所述储油腔底部通过稳压通道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以用于将所述储油腔中油体导入至所述导油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上端处设置有气体导入流道,所述气体导入流道用于在所述引流通道抽吸油体时从储油腔卷入气体。
[0012]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上述卧式旋转压缩机时,在应用过程中,此时电力驱动电机组件中的转子转动,而转子转动,会带动中心轴件转动压缩组件的轴以及活塞转动,此时会增加工作腔内气压,此时若储油腔内气压过小,则在气压压差作用下,润滑油会通过稳压通道进入到储油腔中,直至左右呈现平衡状态。又因为中心轴件转动,中心轴件内部的润滑油会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到径向外通孔中,然后流向摩擦副。而若是此时储油腔的液面较低,那么在通过引流通道吸入润滑油的同时,还会通过气体导入流道,吸入储油腔内的气体,以造成储油腔内气压下降,基于稳压通道的作用,此时工作腔内的润滑油会通过稳压通道,进入到储油腔中,压缩储油腔上部气体,此时油液面升高,直到油液面没过气体导入流道的导入口,以有效的保证储油腔的油液面不至于过低,至少能够稳定在中心轴件的轴线以上。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不仅有效地避免工作腔内润滑油液面过高,而影响转子转动,同时能够有效地保证储油腔的液面较高,以使得导油通道内可以持续供入润滑油,以保证摩擦副的润滑。综上所述,该卧式旋转压缩机能够有效地解决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容易出现储油腔内油液面过低的问题。
[0013]所述气体导入流道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0014]开孔,设置在所述引流通道上与所述导油通道连接的一端侧边,所述引流通道上端与所述导油通道密封连通;
[0015]空隙,用于连接所述引流通道上端通道口的接口与所述引流通道的上端通道口之
间形成所述空隙。
[0016]优选地,所述空隙为所述接口内壁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和/或所述接口端面与所述引流通道端面之间形成的轴向间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腔和储油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电机组件、压缩组件和中心轴件,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引流通道,其中:所述中心轴件设置有导油通道且所述导油通道延伸至所述储油腔,所述中心轴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的径向外通孔,所述工作腔和所述储油腔底部通过稳压通道连通,所述引流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以用于将所述储油腔中油体导入至所述导油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上端处设置有气体导入流道,所述气体导入流道用于在所述引流通道抽吸油体时从储油腔卷入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入流道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开孔,设置在所述引流通道上与所述导油通道连接的一端侧边,所述引流通道上端与所述导油通道密封连通;空隙,用于连接所述引流通道上端通道口的接口与所述引流通道的上端通道口之间形成所述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为所述接口内壁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和/或所述接口端面与所述引流通道端面之间形成的轴向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内部管腔为所述引流通道,所述引流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管段和一端与所述竖直管段上端连通且水平延伸的水平管段,所述水平管段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中心轴件连通且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中心轴件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入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不大于所述引流通道上端通道口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通道设置有阻流装置,至少在所述储油腔的油液面低于预定高度时,所述阻流装置阻止所述储油腔内油通过所述稳压通道流入至所述工作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装置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加长管,所述加长管的下端与所述稳压通道连通,上端不低于所述中心轴件轴线,以在所述储油腔储油液面低于所述中心轴件轴线时阻止所述储油腔内储油通过所述稳压通道流入至所述工作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稳压通道处,以阻止所述储油腔内储油通过所述稳压通道流入至所述工作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通道内设置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引流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稳压通道连通,在所述引流通道下端侧边设置开口,所述开口面积不大于所述稳压通道上位于所述工作腔一端的端口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壳腔分隔成所述工作腔和所述储油腔的隔板,所述隔板为钣金件,且中部设置有中孔且孔沿具有向所述储油腔内延伸的翻边以形成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的管部,所述管部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所述壳腔的外壳,所
述外壳包括管状的管壳和设置在所述管壳两端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插入至所述管壳的筒部,所述隔板的边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精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