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12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鞋子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及其加工工艺,女靴包括靴面和鞋底,鞋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女靴是帮子略呈筒状且高到踝子骨以上、为女性用户专做的鞋子,随着时代的变化,女靴已成为时尚潮人穿衣搭配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之一,通常包括靴筒、靴面和靴底,且靴筒的高度可根据需要选择。
[0003]目前一些女靴的鞋底,其耐候性差,因制作过程的影响或因使用过程中长期暴露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容易导致鞋底变色发黄,影响鞋子的美观性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有助于缓解鞋底泛黄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的加工工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包括靴面和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100份SBS;5-6份丙二醇甲醚乙酸酯;6-8份纳米氧化锌;5-8份1,4-丁二醇;1-2份交联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一方面通过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与SBS的交联可提高鞋底的力学性能,同时又避免加入芳香族酯,有利于提高鞋底的耐黄变性质;纳米氧化锌不分解不挥发,能反射、散射紫外线,对紫外线屏蔽效果好,在溶剂1,4-丁二醇的分散作用下可较大程度地实现纳米氧化锌的均匀分布,由此显著提高提高鞋底的耐黄变性。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醚丙烯酸酯、6-8份新戊酰基乙酸甲酯和0.3-0.5份三烷基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聚醚丙烯酸酯与纳米氧化锌混合使纳米氧化锌上带有有机基团,达到改性纳米氧化锌的目的;然后在三烷基膦的存在下,通过加入带有羰基、羧基官能团的新戊酰基乙酸甲酯和有机化的纳米氧化锌产生化学键合从而使纳米氧化锌和新戊酰基乙酸甲酯形成有机复合物,此时纳米氧化锌复合物可在1,4-丁二醇的分散作用下更均匀地分散,提升鞋底整体的耐黄变性能;同时聚醚丙烯酸酯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能,而新戊酰基乙酸甲酯为脂肪族有机物,分子中含氧量大,不易被氧化,由此可使鞋底具有更好的耐黄变性能;另外,聚醚丙烯酸酯易溶于热的1,4-丁二醇,有利于提高聚醚丙烯酸酯的分散性,提高反应的均匀度。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8-1份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底的组分过度交联时容易导致鞋底发黄,添加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用于抑制鞋底组分的过度交联,由此在各组分交联增强鞋底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可避免鞋底发黄。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2-0.4份木糖醇和0.4-0.8份脂肪酸酰胺。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脂肪酸酰胺的添加可适当提升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的抑制交联的作用,而木糖醇可与脂肪酸酰胺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抑制交联的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作为交联剂,使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与SBS可充分交联,得到整体性能较好的鞋底。
[0016]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混合;首先将SBS、纳米氧化锌和1,4-丁二醇混合搅拌15-20min,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和交联剂,以每分钟3-4℃的速度升温至120-160℃,搅拌反应2-3h,得到鞋底混合料;S2.鞋底成型;在鞋底模具上涂脱模剂并吹干,预热至45-55℃,然后将S1的鞋底混合料浇注后合模,保温5-10min,再脱模,制得鞋底成品;S3.缝制女靴;将S2得到的鞋底成品与裁切好的靴面车缝固定,然后在鞋底的后跟处粘接固定鞋跟,进行定型整理后得到成品女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S1中,通过缓慢升温的方式,延迟交联反应的时间,避免交联反应的过度进行,从而提高鞋底的耐黄变性能。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1中,加入纳米氧化锌的同时添加聚醚丙烯酸酯,和SBS及1,4-丁二醇混合搅拌15-20min后,再添加新戊酰基乙酸甲酯和三烷基膦,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40-50min;加入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和交联剂,以每分钟3-4℃的速度升温至120-160℃,搅拌30-60min后,添加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木糖醇和脂肪酸酰胺,继续搅拌2-2.5h,得到鞋底混合料。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添加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一方面通过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与SBS的交联可提高鞋底的力学性能,同时又避免加入芳香族酯,有利于提高鞋底的耐黄变性质;纳米氧化锌不分解不挥发,能反射、散射紫外线,对紫外线屏蔽效果好,在溶剂1,4-丁二醇的分散作用下可较大程度地实现纳米氧化锌的均匀分布,由此显著提高提高鞋底的耐黄变性;2.加入聚醚丙烯酸酯与纳米氧化锌混合使纳米氧化锌上带有有机基团,在三烷基膦的存在下,新戊酰基乙酸甲酯和有机化的纳米氧化锌产生化学键合,得到有机化纳米氧化锌复合物,从而可在1,4-丁二醇的分散作用下更均匀地分散,提升鞋底整体的耐黄变性能;另外,聚醚丙烯酸酯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能,而新戊酰基乙酸甲酯为脂肪族有机物,分子中含氧量大,不易被氧化,由此可使鞋底具有更好的耐黄变性能;
3.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可抑制鞋底组分的过度交联,木糖醇和脂肪酸酰胺的添加起协同提升作用,在各组分交联增强鞋底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可避免鞋底发黄;4.在S1中,通过缓慢升温的方式,延迟交联反应的时间,避免交联反应的过度进行,从而提高鞋底的耐黄变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女靴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中,SBS购于张家港市创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纳米氧化锌购于郑州市永昌化工有限公司;聚醚丙烯酸酯、新戊酰基乙酸甲酯购于上海邦成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购于常州市新未来化工有限公司;木糖醇购于上海智通化工有限公司;脂肪酸酰胺购于上海昊化化工有限公司;脱模剂为江西威科油脂化学有限公司的橡胶脱模剂,型号WK。
[0023]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可来源于普通市售;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
[0024]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及其加工工艺,参照图1,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混合;首先将SBS、纳米氧化锌和1,4-丁二醇混合搅拌15min,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和交联剂,以每分钟3℃的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包括靴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0-100份SBS;5-6份丙二醇甲醚乙酸酯;6-8份纳米氧化锌;5-8份1,4-丁二醇;1-2份交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聚醚丙烯酸酯、6-8份新戊酰基乙酸甲酯和0.3-0.5份三烷基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8-1份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0.2-0.4份木糖醇和0.4-0.8份脂肪酸酰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鞋底耐黄变的女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混合;首先将SBS、纳米氧化锌和1,4-丁二醇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黎翔薛朝畔乔本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程泓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