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电暖袋及其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08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电暖袋及其插座,立式电暖袋包括袋体、袋体端部的安装座及安装座上的电插头固定板,所述电插头固定板上安装有电插头、电路板和注水口,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温控器和发热片。与立式电暖袋相匹配的插座,包括插座底板、电源线、插座盖以及通电加热底座,所述插座盖上制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制有通电加热孔,所述通电加热底座的头部穿过通电加热孔并制有两个通电加热口,通电加热时将安装座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电插头穿过通电加热口并与电源线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立式通电加热,袋体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加热通过PTC陶瓷发热片实现均匀发热,不易产生气泡,且设置了温控器、控压装置和轻触开关多处自动断电装置,更具安全性。更具安全性。更具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电暖袋及其插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电暖袋及其插座。

技术介绍

[0002]电暖袋是柔软贴身的暖身器具,也是理想的热敷理疗用品,深受市场欢迎。传统的电暖袋,袋体一般由耐高温塑料膜与高强度复合纤维有机地密封结合制成,内储热容比储能介质,并通过发热管加热实现保暖、热敷功能。然而,通过发热管对储能介质加热,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电暖袋出现胀气现象,需要商家准备多种防护措施来防止意外发生,如温控器、防爆架、熔断器等。但电暖袋爆炸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发热管浸泡在介质中,容易锈蚀,使用寿命不长,使用1-2年就需要更换,袋体粘合处由于工艺问题容易老化开裂,导致介质泄漏,污染被褥衣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立式电暖袋及其插座。
[0004]为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立式电暖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端部的安装座以及所述安装座上的电插头固定板,所述电插头固定板上安装有电插头、电路板和注水口,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温控器和发热片。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控压装置,所述控压装置包括触点开关、硅胶压件与盖体,所述触点开关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硅胶压件的顶部制有浮动槽,所述硅胶压件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环,所述盖体呈环形中空,所述安装环位于所述盖体内,所述硅胶压件通过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好后所述硅胶压件恰好位于所述触点开关的正上方。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插头固定板外还套设有插头底盖,所述电插头固定板和所述插头底盖上均制有插头孔,所述电插头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制有卡槽,所述插头底盖内的相应位置上制有卡扣,所述插头底盖内还制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到位后恰好遮住所述插头底盖上的插头孔。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插头固定板的前后两侧还制有凸出的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面制成斜面,所述安装座内侧的相应位置上制有凹槽。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温控器的高度为8.5厘米。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袋体由硅胶制成。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袋体的表面制有相互交错的条形纹路。
[00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种与上述技术方案的立式电暖袋相匹配的插座,包括插座底板、电源线、插座盖以及与所述电插头配合的通电加热底座,所述插座盖上制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制有通电加热孔,所述通电加热底座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插座底板上,所述通电加热底座的头部穿过所述通电加热孔,所述通电加热底座的上表面制有
两个通电加热口,需要通电加热时将所述安装座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电插头穿过所述通电加热口并与所述电源线接触。
[001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轻触开关与插座电路板,所述轻触开关位于所述插座盖的侧面,所述插座电路板连接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电源线,所述电插头与所述电源线接触后,碰触所述轻触开关开始通电加热,所述插座电路板设定为插座空置3秒后自动断电,加热时间最长为20分钟,加热完成自动断电,如果需要再次加热,则需要再次碰触所述轻触开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立式通电加热,袋体由硅胶一体成型,不易出现介质泄漏,加热通过PTC陶瓷发热片实现均匀发热,不易产生气泡,解决电暖袋胀气问题,而且设置了温控器、控压装置和轻触开关多处自动断电安全装置,大概率避免了意外的发生,更具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电加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头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袋体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袋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立式电暖袋,包括袋体11、袋体11端部的安装座2以及安装座2上的电插头固定板12,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上安装有电插头6、电路板4和注水口3,所述安装座2上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温控器10和PTC陶瓷发热片1。PTC陶瓷发热片1发热更均匀,不易产生气泡。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压装置,所述控压装置包括触点开关7、硅胶压件8与盖体9,所述触点开关7安装在所述电路板4上,所述硅胶压件8的顶部制有浮动槽81,所述硅胶压件8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环82,所述盖体9呈环形中空,所述安装环82位于所述盖体9内,所述硅胶压件8通过所述盖体9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上,安装好后所述硅胶压件8恰好位于所述触点开关7的正上方。由于PTC陶瓷发热片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微量气泡,如果温控器10故障,加热过程中不能及时断电,加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袋体11顶部的气泡逐渐增多,气泡涌入浮动槽81内并对硅胶压件8产生一定的压力,硅胶压件8向下运动直到其底部碰触到触点开关7,实现断电,防止意外发生。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外还套设有插头底盖5,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和所述插头底盖5上均制有插头孔,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的前后两侧制有卡槽121,所述插头底盖5内的相应位置上制有卡扣51,所述插头底盖5内还制有滑轨52,所述滑轨52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滑动到位后恰好遮住所述插头底盖5上的插头孔,
对电插头6起到防尘的作用。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的前后两侧还制有凸出的卡块122,所述卡块122的一端面制成斜面,所述安装座2内侧的相应位置上制有凹槽。电插头固定板12与安装座2通过卡块122与凹槽的配合实现装配。该结构使得电插头固定板12可以拆卸,方便维修。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控器10的高度为8.5厘米。加热时PTC陶瓷发热片1顶部的温度较高,底部的温度较低,而该高度感应的温度最为稳定,最接近实际水温。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袋体11由硅胶制成。硅胶柔软适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有相对固定的形状,胀气膨胀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将传统的发热管改进为只产生微量气泡的PTC陶瓷发热片1。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袋体11的表面制有相互交错的条形纹路,可以随意挤压。
[0030]如图7所示,一种与上述技术方案的立式电暖袋相匹配的插座,包括插座底板13、电源线14、插座盖15以及与所述电插头6配合的通电加热底座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电暖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11)、所述袋体(11)端部的安装座(2)以及所述安装座(2)上的电插头固定板(12),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上安装有电插头(6)、电路板(4)和注水口(3),所述安装座(2)上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温控器(10)和发热片(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电暖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压装置,所述控压装置包括触点开关(7)、硅胶压件(8)与盖体(9),所述触点开关(7)安装在所述电路板(4)上,所述硅胶压件(8)的顶部制有浮动槽(81),所述硅胶压件(8)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环(82),所述盖体(9)呈环形中空,所述安装环(82)位于所述盖体(9)内,所述硅胶压件(8)通过所述盖体(9)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上,安装好后所述硅胶压件(8)恰好位于所述触点开关(7)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电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外还套设有插头底盖(5),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和所述插头底盖(5)上均制有插头孔,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的前后两侧制有卡槽(121),所述插头底盖(5)内的相应位置上制有卡扣(51),所述插头底盖(5)内还制有滑轨(52),所述滑轨(52)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滑动到位后恰好遮住所述插头底盖(5)上的插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电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头固定板(12)的前后两侧还制有凸出的卡块(122),所述卡块(122)的一端面制成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兴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