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分离不同粒径纳米铜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铜粉的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差速分离不同粒径纳米铜粉的分离方法,属于铜粉分离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铜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表面活性中心数目多,在冶金和石油化工以及在高分子聚合物反应中是一种较好的催化剂,例如在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时就将其作为催化剂来使用。同时纳米铜粉由于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广泛被使用于导电涂料和电极材料。此外,纳米铜粉制备的超细厚膜浆料在一些较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中也起着重要最用。
[0003]现有的纳米铜粉主要为液相法制得,主要原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可溶性盐对其进行溶解,通过处理使得铜离子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进而形成纳米级铜粉。除液相法外,固相法也可以制得纳米铜粉,例如球磨法,原理是利用球磨机进行研磨或者撞击对原料进行分离打磨成为较为细小的颗粒,并且相对液相法具有产量高,工艺简单的优点,但需要对所打磨的颗粒进行的分离。
[0004]工业上常用的粒度分离方法可以分为筛分和分级两类,筛分是利用筛子在不同的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分离不同粒径纳米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待分离的纳米铜粉与第一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步骤2:对混合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第1沉淀物和第1上层液体;步骤3:对第1上层液体继续离心分离,得到第2沉淀物和第2上层液体,重复(N-2)次该步骤,得到第N沉淀物和第N上层液体;步骤4:将所述第1至第N沉淀物分别与第二分散剂混合,进行离心分离,分别得到第1固体至第N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分散剂为一种低粘度分散剂与一种高粘度分散剂的混合物,其中低粘度分散剂为粘度介于1mPa
·
S(20℃)~10mPa
·
S(20℃)的分散剂,高粘度分散剂为粘度介于15mPa
·
S(20℃)~25mPa
·
S(20℃)的分散剂;所述低粘度分散剂与高粘度分散剂体积比为1:(0.5~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待分离的纳米铜粉与第一分散剂混合的同时,进行搅拌超声,搅拌超声的时间为0.5~20分钟,优选1.5-10分钟,更优选2.5~5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离心分离的离心转速为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栋梁,车红彪,廖荣宝,金凤,宋璐璐,宋苗苗,刘溪溪,许杰,刘杰,崔玉民,张宏,陈继堂,王永忠,姜广鹏,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