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946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设备启动自检程序;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使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实现拓扑识别的基础功能,采用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实现故障上送,迅速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常运行。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设备安装后的运行状态的跟踪与记录,对于快速解决设备的故障问题以及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常的设备故障处理流程为:当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用户一般会呼叫售后中心,售后中心将指定专业维修人员上门进行维修。维修人员根据用户设备的使用情况,用专业的设备抓取用户设备中存储的日志。但是由于这种维修方式中的故障信息是由人工转达处理,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还无法实现及时修复用户设备的故障。
[0003]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上述繁复冗杂的设备故障处理步骤难以满足用户高效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因此采用新的高效故障上送技术,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是重中之重。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4301136A公开了一种“故障信息上报及处理的方法及设备”。采用的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故障信息相关参数解析用户设备日志,从该日志中获取故障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的故障信息相关参数包括故障关键字;根据获取到的故障信息,生成故障文件并上报服务器,其中,所述故障文件中包括故障关键字。上述技术方案局限性较高,仅适用于少部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故障信息上报步骤繁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使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实现拓扑识别的基础功能,采用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实现故障上送,迅速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即设备无线通讯接收不到信息。
[0008](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确定故障原因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0009](3)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告诉TTU终端通讯出现问题。
[0010](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TTU终端则通过无线通讯过程记录未应答设备和无功电流特征信号中的设备编码进行校验复查,确定设备类型,地点等信息,快速定位故障源。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判断设备无线通讯故障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0012]作为优选,若步骤2判断成功,则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若步骤2未判断
成功,则继续无线通讯流程,检测设备无线通讯能否正常工作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共8位,包括特征功能,故障内容和设备类型。第1、2位表示特征功能,第3、4、5位表示故障内容,第6、7、8位表示设备类型。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综合判断设备类型,位置和故障信息,并按照故障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0015]作为优选,在故障期间,若无线通讯恢复,停止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发送;若无线通讯未恢复,则持续发送故障设备各种告警故障信息,并且循环检测无线通讯是否恢复。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电流脉冲信号通过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发出,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包括MOC3083芯片,MOC3083芯片引脚1与引脚2之间串联有二极管,MOC3083芯片引脚1经过电阻R21与正极相连,引脚2在经过上拉电阻R26与正极相连的同时,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经过电阻R32与SCR脚相连,SCR脚同时经过电容C6接地,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MOC3083芯片引脚4与引脚6之间串联有双向可控硅,MOC3083芯片引脚4经过电阻R31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的同时,分别接于二极管C4和二极管C5的一端,二极管C4另一端经过电阻R23、电阻R22与MOC3083芯片引脚6相连,二极管C5另一端经过电阻R33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MOC3083芯片引脚6经过电阻R22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功电流的发生源大小为22uf,AC220V的电容。能够产生1A左右大小的无功电流。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双向可控硅设为开关装置,MOC3083芯片为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装置,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开断频率设置在5-10ms内。为了保障使用的通用性,对MCU的PWM进行编程脉冲宽度为7ms,周期为28ms,占空比为0.25的方波,对可控硅驱动SCR脚输出这一段脉冲。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采用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实现故障上送,迅速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0021]2.相较于微功率无线的台区拓扑实现方案,从物理角度解决了可能出现的跨台区识别和人工录入档案失误等造成的拓扑不准确的问题。
[0022]3.相较于电力载波PLC识别,能够实现电力设备上下级关系的识别,从而实现更精确,实用性更高的拓扑关系。
[0023]4.相较于目前市面上潜在的运用无功电流做识别的方案,本方案采用电流更小,且为脉冲编码型,无功电流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信号,具备了信息传递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作流程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线电流脉冲输出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
步骤:
[0028](1)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即设备无线通讯接收不到信息。
[0029](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判断设备无线通讯故障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若判断成功,则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若步骤2未判断成功,则继续无线通讯流程,检测设备无线通讯能否正常工作。
[0030](3)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共8位,包括特征功能,故障内容和设备类型。其中第1、2位表示特征功能;第3、4、5位表示故障内容,最多表示8种故障类型,如下表1。
[0031][0032][0033]表1
[0034]第6、7、8位表示配电台区常见的8种设备类型,如下表2。
[0035]设备编码设备名称000配变终端TTU001开关设备010智能电容器011有源电能质量,SVG100换相开关101光伏110充电桩111集中器
[0036]表2
[0037](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通过无线通讯过程记录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3)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判断设备无线通讯故障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若步骤2判断成功,则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若步骤2未判断成功,则继续无线通讯流程,检测设备无线通讯能否正常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共8位,包括特征功能,故障内容和设备类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综合判断设备类型,位置和故障信息,并按照故障类型进行相应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故障期间,若无线通讯恢复,停止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发送;若无线通讯未恢复,则持续发送故障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聂峥韩翊陈耀军陈士云戴瑞金韩威卢章建高国杰张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