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嘴、电子吹奏乐器及吹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891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嘴、电子吹奏乐器及吹嘴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一方面抑制旋转构件的破损,一方面提高含着吹嘴时的触感。电子吹奏乐器(1)的吹嘴(10)包括硬质部(20),硬质部包围从乐器本体(2)露出的旋转构件(6)的周围。硬质部是利用树脂材料而形成,因此即使在对吹嘴(10)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为所述外力而导致硬质部变形。由此,能够抑制施加至吹嘴的外力到达旋转构件,所以能够抑制旋转构件的破损。另一方面,在硬质部(20)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包覆着软质部(30)。软质部是使用并比硬质部更软质的树脂材料而形成,因此能够提高演奏者含着软质部时的触感。够提高演奏者含着软质部时的触感。够提高演奏者含着软质部时的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嘴、电子吹奏乐器及吹嘴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嘴(mouthpiece)、电子吹奏乐器及吹嘴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一方面抑制旋转构件的破损,一方面提高含着吹嘴时的触感的吹嘴、电子吹奏乐器及吹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经知道如下的电子吹奏乐器:在吹入演奏者的呼气的吹嘴设置簧片(reed),生成与所述簧片被演奏者咬住时的咬入量相应的乐音。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电子吹奏乐器:使围绕着规定的轴旋转的旋转构件(悬臂(cantilever))的前端抵接于簧片的内表面,利用传感器(霍尔元件)检测旋转构件的基端的旋转量。根据所述电子吹奏乐器,能够基于旋转构件的旋转量,检测簧片的咬入量,生成与所述检测结果相应的乐音。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289591号公报(例如,第4页右上栏第8行至第16行,第1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在这种电子吹奏乐器中,有如下的电子吹奏乐器:构成为在将旋转构件支撑于乐器本体的状态下,只吹嘴能够拆装地设置(例如,参照本申请的图1)。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只要将如上所述的带簧片的吹嘴安装于乐器本体,就能够进行模拟包含簧片的乐器(例如,萨克斯)的演奏。另一方面,通过更换成无簧片的吹嘴,能够进行模拟不含簧片的乐器(例如,葫芦丝或竖笛(recorder))的演奏。
[0008]这时,无簧片的吹嘴要求软质材料,以提高演奏者含着时的触感。但是,例如,如果使用软质材料形成无簧片的整个吹嘴,则吹嘴会因为外力而容易变形。因为所述吹嘴的变形,外力也会到达旋转构件,所以存在旋转构件有可能破损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嘴、电子吹奏乐器及吹嘴的制造方法,能够一方面抑制旋转构件的破损,一方面提高含着吹嘴时的触感。
[0010][解决问题的手段][0011]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吹嘴构成为能够拆装地设置于电子吹奏乐器的乐器本体,且包括:筒状的硬质部,利用树脂材料而形成;以及软质部,包覆于所述硬质部的至少前端侧的外周面,利用比所述硬质部更软质的树脂材料而与所述硬质部一体地形成。
[0012]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吹奏乐器包括:所述吹嘴;以及乐器本体,构成为所述吹嘴能够拆装地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吹嘴的制造方法是构成为能够拆装地设置于电子吹奏乐器的乐器本体的吹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利用树脂材料而形成筒状的硬质部;以及第二工序,
在通过所述第一工序而形成的所述硬质部的至少前端侧的外周面,一体地包覆比所述硬质部更软质的树脂材料的软质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吹奏乐器的立体图,图1中的(b)是表示从图1中的(a)的状态拆下吹嘴的状态的电子吹奏乐器的立体图。
[0015]图2是电子吹奏乐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16]图3是表示从乐器本体拆下旋转构件的状态的电子吹奏乐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17]图4中的(a)是表示利用模具使吹嘴的硬质部成形的状况的剖面图,图4中的(b)是表示从图4中的(a)的状态使第一上模脱模的状态的剖面图,图4中的(c)是表示从图4中的(b)的状态利用模具使硬质部与软质部一体地成形的状况的剖面图,图4中的(d)是表示从图4中的(c)的状态使第二上模及下模脱模的状态的剖面图。
[0018]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吹奏乐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19]图6中的(a)是表示利用模具使吹嘴的硬质部成形的状况的剖面图,图6中的(b)是表示从图6中的(a)的状态使第一模、第二模及第一模芯脱模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中的(c)是表示从图6中的(b)的状态利用模具使硬质部与软质部一体地成形的状况的剖面图,图6中的(d)是表示从图6中的(c)的状态使第三模、第四模及第二模芯脱模的状态的剖面图。
[0020]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吹奏乐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21][符号的说明][0022]1:电子吹奏乐器
[0023]2:乐器本体
[0024]6:旋转构件
[0025]10、210、310:吹嘴
[0026]20、220、320:硬质部
[0027]21:小径部
[0028]22:大径部
[0029]24:连接面
[0030]25:凹部
[0031]226、327:埋入部
[0032]30、230、330:软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随附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中的(a)及图1中的(b),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吹奏乐器1。图1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吹奏乐器1的立体图,图1中的(b)是表示从图1中的(a)的状态拆下吹嘴10的状态的电子吹奏乐器1的立体图。
[0034]此外,图1中的(a)及图1中的(b)的箭头U-D、箭头F-B、箭头L-R分别表示电子吹奏乐器1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在图1中的(a)及图1中的(b)以后的图中也是同样。但是,电子吹奏乐器1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不一定与电子吹奏乐器1的使用时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相一致。
[0035]另外,在说明电子吹奏乐器1的各部时,将电子吹奏乐器1的前端侧(图1中的(a)及图1中的(b)的箭头F方向侧)记作“前端”侧,将电子吹奏乐器1的后端侧(箭头B方向侧)记作“基端”侧而进行说明。
[0036]如图1中的(a)及图1中的(b)所示,电子吹奏乐器1是模拟不含被演奏者咬入的簧片的乐器(例如,葫芦丝或竖笛)的电子乐器。电子吹奏乐器1包括:乐器本体2,在内部配设各种电子零件;多个操作件3,配设于所述乐器本体2的外表面(例如,上表面或左右侧面);以及吹嘴10,以包围后述旋转构件6的周围的方式安装于乐器本体2。
[0037]乐器本体2是如下的框体:内部配设有用于检测演奏者的呼气的呼吸传感器(breath sensor)(未图示)、配设有所述呼吸传感器的基板(未图示)等电子零件。乐器本体2在前后方向(箭头F-R方向)上形成得较长,将吹嘴10拆装自如地固定于所述前端(长度方向一端)。
[0038]吹嘴10包括硬质部20、及包覆于所述硬质部20的外周面的软质部30,且将前端侧形成为前端逐渐变细的筒状。在硬质部20的内部形成有空洞,在所述空洞的前端侧,开口形成后述吹入口21a。利用呼吸传感器(未图示)来检测伴随着对吹入口21a的呼气的吹入而产生的气压的变化,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生成的乐音的音量等。
[0039]操作件3是用于进行所生成的乐音信号的音高、演奏模式、赋予至乐音的效果等各种设定的开关。因此,例如,通过一边对操作件3进行操作,一边对吹嘴10的吹入口21a吹入呼气,而生成模拟葫芦丝或竖笛的电子音。
[0040]接着,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嘴,构成为能够拆装地设置于电子吹奏乐器的乐器本体,所述吹嘴的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硬质部,使用树脂材料而形成;以及软质部,包覆于所述硬质部的至少前端侧的外周面,使用比所述硬质部更软质的树脂材料而与所述硬质部一体地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部包括:小径部,构成所述硬质部的前端侧的部位;以及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基端连接,使所述大径部的前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径部的基端的外径;并且所述软质部包覆于所述小径部的外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部及所述软质部设为越靠前端侧,内径及外径越小,并设为如下的形状,即,不含针对朝向所述吹嘴的轴方向的脱模的底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嘴,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小径部的外周面向前端面包覆所述软质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嘴,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小径部的基端与所述大径部的前端加以连接的连接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硬质部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部,将所述软质部的基端侧埋入至所述凹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部包括埋入部,所述埋入部构成为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仁
申请(专利权)人:罗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