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顶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8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顶模机,包括顶模机架、控制电柜装置、顶模机和油压驱动总成,所述控制电柜装置安装于顶模机架内,所述顶模机设于控制电柜装置顶端,所述油压驱动总成安装于顶模机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所述顶模块横截面呈现“V字形”、通过所述限位卡槽的内宽度和油压泵架的外宽度相等和通过所述限位滑轨槽的内宽度和滑动限位块的外宽度相等等,为用户提供一种能自检油路是否漏油、油压是否稳定、顶模限位精准和顶模使用度广的压力顶模机。机。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顶模机


[0001]本技术涉及打字压膜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压力顶模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打字机本身结构存在的不足
----
结构简单,且结构精度较低,传动不平稳,生产中经常出现小尺寸法兰在打字过程中被挤飞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链传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使链轴极易损坏,因此存在较高的设备故障率。诸多原因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本行业的生产,各企业也在多方寻找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检油路是否漏油、油压是否稳定、顶模限位精准和顶模使用度广的压力顶模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压力顶模机,包括:
[0006]顶模机架;
[0007]控制电柜装置,安装于顶模机架内,包括电连接于外部的脚踏控制器,所述脚踏控制器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脚踏和急停脚踏;
[0008]顶模机,设于控制电柜装置顶端,包括油压泵、油压泵架和油压面架,所述油压泵通过油压泵架安装于油压面架内,所述油压泵包括设于右端的顶模块,所述顶模块包括从上到设置的顶模感应块和滑动限位块,所述油压泵架包括贯穿于内部的四道泵架杆和设于右端的防撞块,所述前端顶部的泵架杆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感应开关一和感应开关二,所述油压面架包括开于面端的限位滑轨槽和设于面端左右两侧的限位卡槽;
[0009]油压驱动总成,安装于顶模机架内,包括油缸、输油泵、油压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输油泵、油压装置和过滤装置从左到右设于油缸顶端,所述油压装置包括从前到后设置的三通调节阀和油压表,所述输油泵输出端与油压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油压装置输出端通过三通调节阀分别与油缸输入端或过滤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装置输出端与油压泵连接,所述油缸输入端还与油压泵连接,所述输油泵输入端与油缸输出端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滑轨槽的内宽度和滑动限位块的外宽度相等。
[0011]优选地,所述感应开关一和感应开关二均为PNP接近开关或限位开关。
[0012]优选地,所述感应开关一、感应开关二和脚踏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电柜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输油泵和控制电柜装置输出端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顶模块横截面呈现“V字形”。
[0014]优选地,所述限位卡槽的内宽度和油压泵架的外宽度相等。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该所述顶模块横截面呈现“V字形”、通过所述限位卡槽的内宽度和油压泵架的外宽度相等和通过所述限位滑轨槽的内宽度和滑动限位块的外宽度相等等,
为用户提供一种能自检油路是否漏油、油压是否稳定、顶模限位精准和顶模使用度广的压力顶模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顶模机的立体图之一;
[0019]图3为本技术中顶模机的立体图之二;
[0020]图4为本技术中顶模机的结构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油压面架的结构图。
[0022]图中:顶模机架1、控制电柜装置2、驱动脚踏211、急停脚踏212、顶模机3、油压泵31、油压泵架32、油压面架33、顶模块311、顶模感应块3111、滑动限位块3112、四道泵架杆321、防撞块322、感应开关一3211、感应开关二3212、限位滑轨槽331、油压驱动总成4、油缸41、输油泵42、油压装置43、过滤装置44、三通调节阀431、油压表432、防撞块322、限位卡槽3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4]根据图1-图5所示:
[0025]压力顶模机,包括:
[0026]顶模机架1;
[0027]控制电柜装置2,安装于顶模机架1内,包括电连接于外部的脚踏控制器21,所述脚踏控制器21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脚踏211和急停脚踏212;
[0028]顶模机3,设于控制电柜装置2顶端,包括油压泵31、油压泵架32和油压面架33,所述油压泵31通过油压泵架32安装于油压面架33内,所述油压泵31包括设于右端的顶模块311,所述顶模块311包括从上到设置的顶模感应块3111和滑动限位块3112,所述油压泵架32包括贯穿于内部的四道泵架杆321和设于右端的防撞块322,所述前端顶部的泵架杆32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感应开关一3211和感应开关二3212,所述油压面架33包括开于面端的限位滑轨槽331和设于面端左右两侧的限位卡槽332;
[0029]油压驱动总成4,安装于顶模机架1内,包括油缸41、输油泵42、油压装置43和过滤装置44,所述输油泵42、油压装置43和过滤装置44从左到右设于油缸41顶端,所述油压装置43包括从前到后设置的三通调节阀431和油压表432,所述输油泵42输出端与油压装置43输入端连接,所述油压装置43输出端通过三通调节阀431分别与油缸41输入端或过滤装置44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装置44输出端与油压泵21连接,所述油缸41输入端还与油压泵21连接,所述输油泵42输入端与油缸41输出端连接。
[0030]因为所述限位滑轨槽331的内宽度和滑动限位块3112的外宽度相等,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当所述油压泵31顶推顶模块311左右移动时,通过宽度的相等,能防止顶模
块311出现脱轨跑位的现象,影响本技术的正常顶推加工。
[0031]因为所述感应开关一3211和感应开关二3212均为PNP接近开关或限位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一3211、感应开关二3212和脚踏控制器21分别与控制电柜装置2输入端连接,所述输油泵42和控制电柜装置2输出端连接,所以当用户使用本技术前,先于控制电柜装置2设定好相应的程序参数,然后用户踩下驱动脚踏211,然后所述输油泵42输出油压驱动油压泵31运动,当油压泵31顶推顶模块311向右移动到给感应开关二3211感应到时,实时的感应开关二3211会反馈给控制电柜装置2,然后所述控制电柜装置2实时使得输油泵42泄压,然后通过油压的泄压使得油压泵31带动顶模块311向左复位,直到顶模块311复位到给感应开关一3211感应到时,实时反馈给控制电柜装置2,实时的停止输油泵42的驱动。
[0032]因为所述顶模块311横截面呈现“V字形”,当用户使用本技术对外部待顶模的部件进行顶模时,通过V字形凹陷和滑轨的限位,能精准于外部部件进行顶模加工。
[0033]因为所述限位卡槽332的内宽度和油压泵架32的外宽度相等,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通过宽度的相等,能使得顶模机3通过油压泵架32牢固卡嵌于油压面架33内,并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顶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模机架;控制电柜装置,安装于顶模机架内,包括电连接于外部的脚踏控制器,所述脚踏控制器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脚踏和急停脚踏;顶模机,设于控制电柜装置顶端,包括油缸、油缸架和操作面架,所述油缸通过油缸架安装于操作面架内,所述油缸包括设于右端的顶模块,所述顶模块包括从上到设置的顶模感应块和滑动限位块,所述油缸架包括贯穿于内部的四道泵架杆和设于右端的防撞块,所述防撞块前端顶部的泵架杆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感应开关一和感应开关二,所述操作面架包括开于面端的限位滑轨槽和设于面端左右两侧的限位卡槽;油压驱动总成,安装于顶模机架内,包括油箱、输油驱动装置、油压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输油驱动装置、油压装置和过滤装置从左到右设于油箱顶端,所述油压装置包括从前到后设置的三通调节阀和油压表,所述输油驱动装置输出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普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