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75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由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装夹下料装置、传送装置、导向装置四部分组成。通过传送装置将待加热工件运送至导向装置调整位姿,同时,通过导向装置的导向龙门架推杆将工件推送至装夹下料装置上,然后楔形块(6)、下料电动推杆(9)实现与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的对中定位,管道内装夹下料装置伸至工件内部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的四个部分实现了对复杂外置接口的钢管在衬塑过程中的加热,实现了对不同管径钢管的加热,实现了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作业量,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等优势。适应性强等优势。适应性强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该设备可以提供一种应用于管道衬塑过程中实现复杂外置接口钢管的自动上下料和可变径的感应内加热装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管道衬塑感应加热生产中,需要先将工件内壁喷涂上衬塑粉末,然后再运送至加热工位装夹加热,加热完成后卸下工件放置在下料区。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人工将坯件从喷涂工位逐个装夹到加热工位上,加热完成后取出放置在下料区。这种人工高强度重复性劳动,危险系数高、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纵观国内钢管的衬塑感应加热设备,感应加热线器只能满足某一种管件的加工,无法实现不同管径同一装备生产;加热方式主要为外置感应线圈加热,对于外表面接口较多且复杂的坯件无法使用外置的感应加热器,主要使用火焰加热,极大的浪费了能源与人力成本,本专利技术代替常规人力搬运,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装夹;采用内置感应加热线圈代替外置感应线圈,实现复杂外置接口管件的感应加热;采用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实现对不同管径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该生产线可以提供一种运用于衬塑过程中对于复杂外置接口和不同规格的钢管的加热处理。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包括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装夹下料装置、传送装置、导向装置四部分;所述的传送装置、导向装置、装夹下料装置、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成线性布置,传送装置置于导向装置推送滑轨(4)内部并对中,装夹下料装置置于导向装置推送滑轨(4)另一端内部并对中,加热装置紧随装夹下料装置后固定于地面;所述的传送装置斜坡带(2)底部安装有抬升梯(1),推送滑轨(4)上安装有导向龙门推杆(5),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底座上安装有下料电动推杆(9),下料电动推杆(9)上安装有下料顶杆(12);所述的加热装置由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三级液压缸(7)、液压泵及油箱(10)和加热滑轨(8)组成,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安装在三级液压缸(7)末端、液压泵及油箱(10)安装在加热滑轨(8)上。
[0006]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可以根据加热钢管的直径调整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的直径,可以满足对不同规格的钢管的加热。
[0007]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上安装有抬升梯(1),当钢管传送上斜坡带(2)后抬升斜坡带(2)至与横带(3)齐平以免钢管一段砸向横带(3)。
[0008]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待加热钢管运送至导向装置利用导向龙门推杆(5)提供动力推送至装夹下料装置,实现上料。
[0009]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利用楔形块(6)实现定位,采用楔形块(6)和下料电动推杆(9)产生的倾覆力实现下料。
[0010]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通过楔形块(6)、下料电动推杆(9)实现与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的对中定位,对中简单、可靠。
[001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外置接口、不适用外感应加热的钢管的加热,代替火焰加热,更加节能环保;可以实现加热钢管的自动上下料以及对不同管径的加热,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设备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三视图。
[0014]图3为装夹下料装置与内感应加热装置轴测图。
[0015]图4为装夹下料装置与内感应加热装置三视图。
[0016]图中标号:推送滑轨(4)、抬升梯(1)、斜坡带(2)、横带(3)、推送滑轨(4)、导向龙门推杆(5)、楔形块(6)、三级液压缸(7)、加热滑轨(8)、下料电动推杆(9)、液压泵及油箱(10)、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下料顶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阐述。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装夹下料装置、传送装置、导向装置四部分;所述的传送装置、导向装置、装夹下料装置、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成线性布置,传送装置置于导向装置推送滑轨(4)内部并对中,装夹下料装置置于导向装置推送滑轨(4)另一端内部并对中,加热装置紧随装夹下料装置后固定于地面。
[0019]所述的传送装置斜坡带(2)底部安装有抬升梯(1),推送滑轨(4)上安装有导向龙门推杆(5),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底座上安装有下料电动推杆(9),下料电动推杆(9)上安装有下料顶杆(12);所述的加热装置由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三级液压缸(7)和加热滑轨(8)组成,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安装在三级液压缸(7)末端、液压泵及油箱(10)安装在加热滑轨(8)上。
[0020]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可以根据加热钢管的直径调整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的直径。
[0021]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上安装有抬升梯(1),但钢管传送上斜坡带(2)后抬升斜坡带(2)至于横带(3)齐平以免钢管一段砸向横带(3)。
[0022]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待加热钢管运送至导向装置利用导向龙门推杆(5)提供动力推送至装夹下料装置,实现上料。
[0023]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利用楔形块(6)实现定位,采用楔形块(6)和下料电动推杆(9)产生的倾覆力实现下料。
[0024]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伸入到钢管内部加热,实现对复杂外置接口的管道的内感应加热。
[0025]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通过楔形块(6)抬升杆、下料电动推杆(9)实现与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的对中定位。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塑钢管的内感应加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装夹下料装置、传送装置、导向装置四部分组成;所述的传送装置、导向装置、装夹下料装置、管道内感应加热装置成线性布置,传送装置置于导向装置推送滑轨(4)内部并对中,装夹下料装置置于导向装置推送滑轨(4)另一端内部并对中,加热装置紧随装夹下料装置后并固定于底面;所述的传送装置斜坡带(2)底部安装有抬升梯(1),所述的推送滑轨(4)上安装有导向龙门推杆(5),所述的装夹下料装置底座上安装有下料电动推杆(9),下料电动推杆(9)上安装有下料顶杆(12);所述的加热装置由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三级液压缸(7)和加热滑轨(8)组成,可变径内加热线圈辊(11)安装在三级液压缸(7)末端、液压泵及油箱(10)安装在加热滑轨(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塑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王玉忠魏敏蒋明鸿张立新徐宏伟周聪施宁强张志阳翟明灿王锦陈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