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脐带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72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生儿脐带夹,属于新生儿接产用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两夹瓣和套锁件,两夹瓣相向的侧面上设置有夹齿,两夹瓣的一端均为钩扣端,两所述钩扣端通过钩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且为转动连接,两夹瓣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夹齿同一侧及相对一侧的侧面均为倾斜面,该两侧的倾斜面互成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朝钩扣端逐渐放大;所述套锁件与两夹瓣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其从所述夹瓣的自由端同时套设并挤压两夹瓣,此时,两夹瓣位于所述套锁件内。该新生儿脐带夹无需剪断即可取下,较为方便,且夹持效果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脐带夹


[0001]本技术涉及新生儿接产用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脐带夹。

技术介绍

[0002]孕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将母婴连在一起的脐带剪断,这时候先用脐带夹夹住脐带,将血阻断,然后再将新生儿与母体胎盘连接处的脐带剪断,而留在新生儿身上的一部分脐带需要等脐带因无血液流动而坏死自然脱落,脐带夹也随之掉落,该方式需要产后7天甚至更长时间方能掉落,那么,脐带夹就需要一直佩戴在新生儿身上,较为不舒服,而为了减少脐带夹佩戴时间,待脐带夹使用48小时之后人为取下脐带夹,脐带则等自然脱落。
[0003]目前,市面上的脐带夹大多数是两夹瓣一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钩扣结构,人为取下脐带夹时,需要医护人员将两夹瓣连接的一端剪断,方能取下脐带夹,该剪断方式较为费时,且不安全,易伤到新生儿。
[0004]因此,为了减少医护人员取下脐带夹所花费的时间,提高该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本申请拟设计一种新生儿脐带夹,该新生儿脐带夹无需剪断即可取下,较为方便,且夹持效果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生儿脐带夹,包括两夹瓣,两夹瓣相向的侧面上设置有夹齿,两夹瓣的一端均为钩扣端,两所述钩扣端通过钩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且为转动连接,两夹瓣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夹齿同一侧及相对一侧的侧面均为倾斜面,该两侧的倾斜面互成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朝钩扣端逐渐放大;
[0007]还包括套锁件,所述套锁件与两夹瓣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其从所述夹瓣的自由端同时套设并挤压两夹瓣,此时,两夹瓣位于所述套锁件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套锁件挤压夹瓣的侧面具有渐缩状结构,所述渐缩状结构设置在套锁件的一端,该端朝向所述夹瓣的钩扣端,且所述渐缩状结构尺寸较大的一端相对尺寸较小的一端靠近钩扣端;所述渐缩状结构尺寸较小一端的外形尺寸略小于两夹瓣合拢时两夹瓣与套锁件接触部分的尺寸。
[0009]进一步地,所述套锁件挤压夹瓣的侧面还具有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与渐缩状结构构成所述套锁件挤压夹瓣的侧面,所述夹持面的轮廓结构同两夹瓣夹持时所形成的外轮廓结构,但其轮廓尺寸略小于两夹瓣合拢时所形成的外轮廓尺寸。
[0010]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较大一端的轮廓尺寸不大于两夹瓣合拢时位于自由端和钩扣端之间的部分所形成的外轮廓尺寸;所述套锁件挤压夹瓣的侧面的轮廓尺寸略小于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较大一端的轮廓尺寸。
[0011]进一步地,所述套锁件通过第一连接绳连接在两夹瓣之一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绳连接在夹瓣自由端的端部。
[0013]进一步地,两夹瓣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连接绳活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两夹瓣在不需要使用时为两分开独立的个体,在需要使用时,通过钩扣端的扣接和套锁件的套接使得两夹瓣相互挤压并夹持脐带,从而实现固定夹持的功能;而当使用后需要取下时,将套锁件脱离两夹瓣或者从两夹瓣上拆卸下来,再通过夹瓣的自由端使得两夹瓣相对钩扣端转动,即可打开所述新生儿脐带夹,从而实现所述新生儿脐带夹的脱离,该方式无需医护人员剪断脐带夹即能取下脐带夹,相对于传统的脐带夹,其取下时的安全性较高,且较为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为剪断脐带夹而花费的时间,且不费力;因此,本技术所设计的新生儿脐带夹使用方便,安全性较好,且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生儿脐带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9]图中:夹瓣1、夹齿2、钩扣端3、钩扣结构4、自由端5、套锁件6、渐缩状结构7、第一连接绳8、第二连接绳9。
[00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新生儿脐带夹,包括两夹瓣1和一套锁件6。其中,两夹瓣1相向的侧面上设置有夹齿2,两夹瓣1的一端均为钩扣端3,两所述钩扣端3通过钩扣结构4可拆卸连接,且为转动连接,两夹瓣1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5,所述自由端5与夹齿2同一侧及相对一侧的侧面均为倾斜面,该两侧的倾斜面互成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朝钩扣端3逐渐放大。所述套锁件6与两夹瓣1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其从所述夹瓣1的自由端5同时套设并挤压两夹瓣1,此时,两夹瓣1位于所述套锁件6内。
[0022]本技术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两夹瓣1在不需要使用时为两分开独立的个体,在需要使用时,通过钩扣端3的扣接和套锁件6的套接使得两夹瓣1相互挤压并夹持脐带,从而实现固定夹持的功能;而当使用后需要取下时,将套锁件6脱离两夹瓣1或者从两夹瓣1上拆卸下来,再通过夹瓣1的自由端5使得两夹瓣1相对钩扣端3转动,即可打开所述新生儿脐带夹,从而实现所述新生儿脐带夹的脱离,该方式无需医护人员剪断脐带夹即能取下脐带夹,相对于传统的脐带夹,其取下时的安全性较高,且较为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为剪断脐带夹而花费的时间,且不费力;因此,本技术所设计的新生儿脐带夹使用方便,安全性较好,且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好。
[0023]此外,为了便于套锁件6套设两夹瓣1,本技术将两夹瓣1的自由端5设置成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从而使得两夹瓣1合拢时两夹瓣1的自由端5所形成的外轮廓尺寸小于两夹瓣1位于自由端5和钩扣端3之间的外轮廓尺寸,进而便于套锁件6从自由端5套设两夹瓣1,提高了所述新生儿脐带夹的使用便捷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
结构较大一端的轮廓尺寸不大于两夹瓣1合拢时位于自由端5和钩扣端3之间的部分所形成的外轮廓尺寸;所述套锁件6挤压夹瓣1的侧面的轮廓尺寸略小于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较大一端的轮廓尺寸。
[0024]进一步地,为了更方便套锁件6套设两夹瓣1,并使得套锁件6套紧两夹瓣1,本技术所述套锁件6挤压夹瓣1的侧面具有渐缩状结构7,所述渐缩状结构7设置在套锁件6的一端,该端朝向所述夹瓣1的钩扣端3,且所述渐缩状结构7尺寸较大的一端相对尺寸较小的一端靠近钩扣端3;所述渐缩状结构7尺寸较小一端的外形尺寸略小于两夹瓣1合拢时两夹瓣1与套锁件6接触部分的尺寸。更进一步地,所述套锁件6挤压夹瓣1的侧面还具有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与渐缩状结构7构成所述套锁件6挤压夹瓣1的侧面,所述夹持面的轮廓结构同两夹瓣1夹持时所形成的外轮廓结构,但其轮廓尺寸略小于两夹瓣1合拢时所形成的外轮廓尺寸。以通过渐缩状结构7的设置来套入两夹瓣1,后再使用夹持面夹持固定两夹瓣1,从而实现两夹瓣1夹紧脐带的目的。
[0025]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套锁件6不见或者与两夹瓣1分离,所述套锁件6通过第一连接绳8连接在两夹瓣1之一上,以通过第一连接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脐带夹,包括两夹瓣,两夹瓣相向的侧面上设置有夹齿,其特征在于:两夹瓣的一端均为钩扣端,两所述钩扣端通过钩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且为转动连接,两夹瓣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夹齿同一侧及相对一侧的侧面均为倾斜面,该两侧的倾斜面互成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所述喇叭状或者渐扩状结构朝钩扣端逐渐放大;还包括套锁件,所述套锁件与两夹瓣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其从所述夹瓣的自由端同时套设并挤压两夹瓣,此时,两夹瓣位于所述套锁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锁件挤压夹瓣的侧面具有渐缩状结构,所述渐缩状结构设置在套锁件的一端,该端朝向所述夹瓣的钩扣端,且所述渐缩状结构尺寸较大的一端相对尺寸较小的一端靠近钩扣端;所述渐缩状结构尺寸较小一端的外形尺寸略小于两夹瓣合拢时两夹瓣与套锁件接触部分的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红韦拔符婵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