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868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包括与LED电源依次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还连接有电阻R3后接地,所述电阻R2连接有电容C1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5连接MOS管M2的栅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具有稳定性强,调节方便等优点,本申请实现了输出功率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同时,同时由于变压器线圈的有效利用,有效的避免了负载LED灯闪烁,极大的改善了光效,因此,本申请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LED具有高效率、低功耗、低电压驱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LED调光电路,改变照明装置中光源的光通量、调节照度水平的一种电气装置。调光的目的是调整灯光不同的亮度。通过减少或增加RMS电流促使平均功率的灯光产生的不同强度的光输出。为了达到与调光器配合就要做成调光电源,该电阻应取得较大的值,以达到输出功率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变化,即:当输入电压增大时,则输出功率增大,当输入电压减小时,则输出功率减小,以便实现调光的最佳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调光电路尚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强、操控方便的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包括与LED电源依次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还连接有电阻R3后接地,所述电阻R2连接有电容C1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5连接MOS管M2的栅极,所述MOS管M2的栅极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与电源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后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6和电容C7分别连接有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容C8和电容C9连接有并联设置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连接有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MOS管M3和MOS管M4的栅极,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还连接所述MOS管M21和MOS管M2的漏极。进一步地,所述MOS管M3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8、电阻R9和电容C10后接地,所述MOS管M4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10、电阻R11,所述电阻R11还连接有电阻R12后接地,所述电阻R12两端并联有电阻R13。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有电阻R14、电阻R15后接地,所述电阻R15两端并联有电容C11。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连接有LED电源端和电容C12后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5、电阻R16和电阻R17后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7两端并联有电阻R18。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8两端并联有串联设置的电阻R19和电容C12。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2两端并联设置有二极管D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具有稳定性强,调节方便等优点,本申请实现了输出功率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同时,同时由于变压器线圈的有效利用,有效的避免了负载LED灯闪烁,极大的改善了光效,因此,本申请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包括与LED电源依次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还连接有电阻R3后接地,所述电阻R2连接有电容C1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5连接MOS管M2的栅极,所述MOS管M2的栅极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与电源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后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6和电容C7分别连接有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容C8和电容C9连接有并联设置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连接有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MOS管M3和MOS管M4的栅极,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还连接所述MOS管M21和MOS管M2的漏极。本实施例中,所述MOS管M3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8、电阻R9和电容C10后接地,所述MOS管M4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10、电阻R11,所述电阻R11还连接有电阻R12后接地,所述电阻R12两端并联有电阻R13。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有电阻R14、电阻R15后接地,所述电阻R15两端并联有电容C11。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连接有LED电源端和电容C12后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5、电阻R16和电阻R17后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17两端并联有电阻R18。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18两端并联有串联设置的电阻R19和电容C12。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12两端并联设置有二极管D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具有稳定性强,调节方便等优点,本申请实现了输出功率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同时,同时由于变压器线圈的有效利用,有效的避免了负载LED灯闪烁,极大的改善了光效,因此,本申请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LED电源依次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还连接有电阻R3后接地,所述电阻R2连接有电容C1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5连接MOS管M2的栅极,所述MOS管M2的栅极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与电源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后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LED电源依次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还连接有电阻R3后接地,所述电阻R2连接有电容C1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连接MOS管M1的栅极,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5连接MOS管M2的栅极,所述MOS管M2的栅极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与电源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MOS管M1的栅极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后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6和电容C7分别连接有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容C8和电容C9连接有并联设置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连接有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MOS管M3和MOS管M4的栅极,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还连接所述MOS管M21和MOS管M2的漏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调光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守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新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