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63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逆变器、上电模块,以及用于控制上电模块上下电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上电模块及逆变器依次连接形成回路,上电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上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限流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模块和逆变器电连接,第一开关与限流电阻串接后并联在第二开关的两端。避免瞬时电流对电路上的逆变器或电源模块造成损伤,安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电控制
,具体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一种把直流电能(如电池、蓄电池等)转化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装置。具有转换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广泛适用于空调、电动工具、电脑、洗衣机、风扇、照明等领域。逆变器内部存在许多电容,在系统启动前,电容内没有存储电荷。当电池模块直接与逆变器连接时,由于电容内没有电荷,在连接的瞬间会产生特别大的瞬时电流,极易造成电路故障,危害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逆变器、上电模块,以及用于控制上电模块上下电的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上电模块及逆变器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上电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上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限流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模块和逆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与限流电阻串接后并联在第二开关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阻为R,其中,UB为电源模块的电压,Imax为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功率为2Pmax,且Pmax=UB·Imax,其中,Pmax为理论上限流电阻的最大功率,UB为电源模块的电压,Imax为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阻的耐压值与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的比例大于1∶0.8。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上电模块,避免瞬时电流对电路上的逆变器或电源模块造成损伤,安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如下:1、电源模块,2、逆变器,3、上电模块,4、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1、逆变器2、上电模块3,以及用于控制上电模块3上下电的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1、上电模块3及逆变器2依次连接形成回路,上电模块3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上电模块3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及限流电阻R,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分别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第二开关S2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模块1和逆变器2电连接,第一开关S1与限流电阻R串接后并联在第二开关S2的两端。打开第一开关S1,上电控制电路启动,由于第一开关S1串接有一个限流电阻R使得通过这条路的电流始终在一个安全的值,电源模块1给逆变器2中的电容C充电,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后逆变器2内部的电容刚好充满,控制模块4闭合第二开关S2。此时S1这条路相当于被短路,电流从第二开关S2通过,再断开第一开关S1,完成上电过程。由于限流电阻越大,瞬时电流越小,但逆变器2的电容两端充电时间越长,与电容相并联的负载两端的电压充电时间也越长,因此根据限流电阻和逆变器电容得到时间常数,以计算延时时间,提高上电的效率。具体如下:电容充电公式为:电容时间常数tc=RC,通常定义5tc视为充满,所以延时时间为t:t=5tc=5RC,其中,R为限流电阻,C为逆变器2中的电容。为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需要对限流电阻R的参数进行选择,具体的,限流电阻R包括限流电阻的阻值、限流电阻的功率、限流电阻的耐压值等参数的选择。由于瞬时电流I=U/R,根据电路中电源模块1的电压,以及电源模块1或逆变器2中的保护器件的过流能力及触点承受过流的能力,计算得到限流电阻的电阻值。其中限流电阻为R,其中,UB为电源模块1的电压,Imax为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留有余量,电路中实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8Imax。由于,Pmax=UB·Imax。其中,Pmax为理论上限流电阻R的最大功率,UB为电源模块1的电压,Imax为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留有余量,限流电阻R的实际最大功率应为2Pmax。限流电阻R的耐压值与电源模块1的电压值的比例大于1:0.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逆变器(2)、上电模块(3),以及用于控制上电模块(3)上下电的控制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1)、上电模块(3)及逆变器(2)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上电模块(3)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上电模块(3)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限流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模块(1)和逆变器(2)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与限流电阻串接后并联在第二开关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逆变器的上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逆变器(2)、上电模块(3),以及用于控制上电模块(3)上下电的控制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1)、上电模块(3)及逆变器(2)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上电模块(3)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上电模块(3)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限流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模块(1)和逆变器(2)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与限流电阻串接后并联在第二开关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颇王一鸣曹金远肖泓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