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39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抱箍及封堵保护托盘构成,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嵌套在支撑抱箍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支撑抱箍与光缆引下保护管紧密固定;第二步,在光缆引下保护管的内部安装封堵保护托盘,并将光缆由穿线孔处穿出;第三步,用封堵防火胶泥填充封堵保护托盘,边填充边用工具将封堵防火胶泥夯实,形成一个圆柱体底座;第四步,在形成的圆柱体底座上利用封堵防火胶泥形成顶角为60°的圆锥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封堵保护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涉及一种光缆引下保护管,特别是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强和信号衰减小等一系列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现已成为电力通信中的主要传输方式。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一个以光缆为主,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网。电力通信光缆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站间保护通道、调度数据专网、综合业务数据网、远程视频会议等重要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OPGW光缆和ADSS光缆因其安全性高、耐强电磁场以及适应电力输电线路等特性被电力通信网广泛采用。导引光缆是线路至变电站通信机房的连接部分,光缆随一次线路架设到变电站门型架构,经过余缆架,光缆接头盒,经保护管入地后进入通信机房。在光缆经保护管入地处的故障较频繁,这是光缆线路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隐患。在变电站光缆施工过程中,导引光缆的封堵在DL/T5344-2006《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标准》中,要求“由接续盒引下的导引光缆致电缆沟地埋部分应穿热镀锌钢管保护,钢管两端做防水封堵”;在QGDW758-2012《电力系统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中,要求“光缆由构件引下至电缆沟地埋部分穿热镀锌钢管保护,并穿绝缘套管进行绝缘,两端用防火泥做防水封堵”,关于封堵目前没有统一的施工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传统防火泥直接封堵措施,封堵部分完全裸露在外。这种封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防火胶泥在封堵时底部没有支撑,胶泥在长时间的裸露中,易出现封堵松动、开裂,甚至封堵胶泥全部塌陷、脱落、丢失等,封堵寿命短,造成光缆裸露无保护,可能造成光缆损坏,影响光缆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由于封堵防火胶泥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室外天气条件复杂,胶泥易遭外界雨水、潮气等渗透而软化,进而变形、松动,影响封堵效果;3.在冬天北方多雨雪且昼夜常处于零上零下交替的环境下,白天水分渗透到胶泥中,到了晚上易结冰挤压通信光缆,严重影响光缆衰减,甚至因衰减过大而中断;4.防火胶泥封堵过程底部悬空且无支撑,不易固定成型,封堵过程困难。为了解决上述在封堵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长期的复杂环境下正常使用,急需一种封堵保护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导引光缆封堵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封堵保护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易于实现的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抱箍及封堵保护托盘构成,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嵌套在支撑抱箍内。而且,所述的支撑抱箍由两片左右相互对称的半圆形箍体构成,在两个半圆形箍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各自箍体外壁相垂直的连接片,在连接片上设有连接孔,两片半圆形箍体通过螺栓、螺母与两端连接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在所述各半圆形箍体的中部外壁上端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承托片,在承托片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而且,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由两个左右相互对称的半圆柱形槽体拼合而成,各半圆柱形槽体的上端及内侧均为开口的结构,在各半圆柱形槽体的底面边缘均对称间隔设置有半圆形的开孔,两个半圆柱形的槽体拼合后,左右的开孔形成穿线孔,在所述各半圆柱形槽体的中部上端面上对应支撑抱箍承托片的位置安装有安装片,在各安装片上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各半圆柱形槽体通过螺栓、螺母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的配合连接在各相应半圆形箍体的内侧。而且,所述的连接孔为螺纹孔。而且,所述的穿线孔为间隔均匀设置的2-5个。而且,所述穿线孔的个数为3个,该三个穿线孔为在封堵保护托盘底面沿其径向每隔1/4直径设置。而且,所述支撑抱箍的内径与光缆引下保护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封堵保护托盘的外径与光缆引下保护管的内径相适配。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可以实现防止雨水进入的目的;通过对封堵防火胶泥做进行支撑和固定,可减少封堵泥松动、开裂、塌陷以及脱落的概率,延长封堵材料寿命;封堵保护托盘采用刚性结构,可有效防止因冬季封堵防火胶泥进水结冰膨胀挤压光缆导致的光缆故障;主要采用刚性结构和螺栓方式连接,并且安装使用简便,密封效果好,保证电力通信网正常运行。2.本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方法,通过在圆柱体底座上设置一个圆锥体,有效避免了雨水的积存,避免其渗入,对光缆造成损坏。3.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封堵保护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图(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抱箍其中一个半圆形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抱箍在光缆引下保护管上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封堵保护托盘其中一个半圆柱型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封堵保护托盘在光缆引下保护管上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施工好后的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片、2-承托片、3-支撑抱箍、4-光缆引下保护管、5-封堵保护托盘、6-穿线孔、7-第一安装孔、8-连接片、9-半圆形箍体、10-第二安装孔、11-半圆柱形槽体、12-圆锥体、13-光缆、14-圆柱体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创新之处在于:由支撑抱箍3及封堵保护托盘5构成,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嵌套在支撑抱箍内。所述的支撑抱箍由两片左右相互对称的半圆形箍体9构成,在两个半圆形箍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各自箍体外壁相垂直的连接片8,在连接片上设有连接孔,两片半圆形箍体通过螺栓、螺母与两端连接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在所述各半圆形箍体的中部外壁上端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承托片2,在承托片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7。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由两个左右相互对称的半圆柱形槽体11拼合而成,各半圆柱形槽体的上端及内侧均为开口的结构,在各半圆柱形槽体的底面边缘均对称间隔设置有半圆形的开孔,两个半圆柱形的槽体拼合后,左右的开孔形成穿线孔6,在所述各半圆柱形槽体的中部上端面上对应支撑抱箍承托片的位置安装有安装片1,在各安装片上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所述的各半圆柱形槽体通过螺栓、螺母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的配合连接在各相应半圆形箍体的内侧。所述的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穿线孔的个数为3个,该三个穿线孔为在封堵保护托盘底面沿其径向每隔1/4直径设置。所述支撑抱箍的内径与光缆引下保护管4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封堵保护托盘的外径与光缆引下保护管的内径相适配。施工时,根据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一名工作人员手持两片支撑抱箍放置到光缆引下保护管的顶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利用螺栓螺母将两片支撑抱箍固定为一个整体,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抱箍及封堵保护托盘构成,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嵌套在支撑抱箍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抱箍及封堵保护托盘构成,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嵌套在支撑抱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抱箍由两片左右相互对称的半圆形箍体构成,在两个半圆形箍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各自箍体外壁相垂直的连接片,在连接片上设有连接孔,两片半圆形箍体通过螺栓、螺母与两端连接孔的配合实现连接;在所述各半圆形箍体的中部外壁上端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有承托片,在承托片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孔为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式光缆引下保护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保护托盘由两个左右相互对称的半圆柱形槽体拼合而成,各半圆柱形槽体的上端及内侧均为开口的结构,在各半圆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麟张雷张冲高晶只华刘莎吴佳阳王璇周星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静海供电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