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34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泳装置技术领域,用于避免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触电,具体涉及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包括电泳仪外壳,连接在电泳仪外壳内部的电泳仪本体,连接在电泳仪外壳上方的电泳槽,电泳仪本体与电泳槽之间连接有电极线,电泳仪外壳上连接有电源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电泳槽顶部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端盖,电泳槽顶部设置有卡槽,端盖上连接有与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条,卡条和卡槽内均连接有导电触片,导电触片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操作人员触电、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操作者在实验完毕之后,将电泳槽上的端盖打开时,即可将整个电路断开,实现了对操作者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泳装置
,用于避免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触电,具体涉及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
技术介绍
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手段,电泳一般分为自由界面电泳和区带电泳两大类,自由界面电泳不需支持物,如等电聚焦电泳、等速电泳、密度梯度电泳及显微电泳等,这类电泳目前已很少使用;而区带电泳则需用各种类型的物质作为支持物,常用的支持物有滤纸、醋酸纤维薄膜、非凝胶性支持物、凝胶性支持物及硅胶-G薄层等,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是琼脂糖凝胶电泳;所谓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不同物质由于所带电荷及分子量的不同,因此在电场中运动速度不同,根据这一特征,应用电泳法便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或将一定混合物进行组份分析或单个组份提取制备,这在临床检验或实验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电泳仪正是基于上述原理设计制造的。电泳装置包括电泳仪本体和电泳槽,电泳仪本体与电泳槽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在电泳过程中,电泳槽内通电,但是现有的电泳装置在电泳完毕之后,将样品从电泳槽内取出时,通常会忘记关掉电源,从而在取出样品的过程中触电,这对操作者会造成一定的危险性,而且现有的电泳装置在通常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而且显示屏连接在电泳仪本体的外壳的一个面上,在操作过程中不便于为其他操作人员显示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操作人员触电、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通过在开启电泳槽的端盖上连接导电触片,使操作者在实验完毕之后,将电泳槽上的端盖打开时,即可将整个电路断开,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忘记按电源控制器来断开电源时造成触电的危险,实现了对操作者的保护,提高了整个电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包括电泳仪外壳,连接在电泳仪外壳内部的电泳仪本体,连接在电泳仪外壳上方的电泳槽,所述电泳仪本体与电泳槽之间连接有电极线,所述电泳仪外壳上连接有电源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所述电泳槽顶部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端盖,所述电泳槽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端盖上连接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条,所述卡条和卡槽内均连接有导电触片,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电源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方案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申请中的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时,将样品放入电泳槽内,然后通过电泳槽上的端盖将电泳槽关闭,此时端盖上的导电触片与电泳槽的卡槽内的导电触片接触,然后启动电源控制器即可将整个装置通电,从而对电泳槽内的样品进行电泳处理,再电泳处理完毕之后,即便操作者忘记按电源控制器将整个装置的电路断开,在操作者将电泳槽的端盖打开时,也能将整个电源的电路断开,这样即可避免操作者在取出样品时出现触电的情况。与传统的电泳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电泳装置通过在电泳槽的端盖与电泳槽连接处连接导电触片,在电泳操作完毕之后,操作者将端盖打开,即可使整个电泳装置的电路断开,即避免了操作者在忘记通过电源控制器将整个电泳装置进行断电处理而直接从电泳槽内将样品取出时出现触电的情况,避免了操作者触电,实现了对操作者的保护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结构包括连接在电泳槽顶部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连接有铰接轴,所述端盖连接在铰接轴上,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拉手。端盖连接在铰接轴上,即可使操作者在开启或关闭端盖时,操作者通过拉动拉手即可使端盖旋转,从而实现对电泳槽的关闭和开启,操作简单,在对电泳槽的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均很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电泳仪外壳底部连接有旋转结构。本申请通过在电泳仪外壳底部连接旋转结构,即可通过旋转结构对整个电泳装置进行旋转,这样就能便于对其他的工作人员展示显示屏上出现的电泳结果。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连接在电泳仪外壳底部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一端与所述电泳仪外壳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底座上,所述旋转筒外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转动并卡接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与旋转筒之间连接有锁紧结构。在需要将整个电泳装置进行旋转时,操作者将锁紧结构松开,然后推动电泳仪外壳即可实现整个电泳装置的旋转,本申请采用在旋转筒外部设置滑轨、在底座上设置凸块的形式,一方面使整个装置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另一方面使旋转筒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更加的稳定。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筒和底座上的多个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连接有锁紧销。在需要使整个装置转动时,操作者将锁紧销从通槽内取出,即可使整个电泳装置旋转,在旋转到指定位置之后,再将锁紧销插入通槽内即可将整个装置固定,操作十分的方便。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本申请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连接支撑柱,即可避免底座直接与地面或者桌面直接接触,这样即可对整个装置起到防潮的效果,同时在支撑柱的底部连接防滑垫,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整个装置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太小,而造成整个电泳装置随意滑动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中的电泳装置通过在电泳槽的端盖与电泳槽连接处连接导电触片,在电泳操作完毕之后,操作者将端盖打开,即可使整个电泳装置的电路断开,即避免了操作者在忘记通过电源控制器将整个电泳装置进行断电处理而直接从电泳槽内将样品取出时出现触电的情况,避免了操作者触电,实现了对操作者的保护的效果;(2)本申请通过在电泳仪外壳底部连接旋转结构,即可通过旋转结构对整个电泳装置进行旋转,这样就能便于对其他的工作人员展示显示屏上出现的电泳结果;(3)本申请采用在旋转筒外部设置滑轨、在底座上设置凸块的形式,一方面使整个装置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另一方面使旋转筒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更加的稳定;(4)本申请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连接支撑柱,即可避免底座直接与地面或者桌面直接接触,这样即可对整个装置起到防潮的效果,同时在支撑柱的底部连接防滑垫,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整个装置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太小,而造成整个电泳装置随意滑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防滑垫,2-支撑柱,3-底座,4-凸块,5-显示屏,6-端盖,7-卡条,8-卡槽,9-导电触片,10-电泳槽,11-电泳仪外壳,12-旋转筒,13-锁紧销。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包括电泳仪外壳11,连接在电泳仪外壳11内部的电泳仪本体,连接在电泳仪外壳11上方的电泳槽10,电泳仪本体与电泳槽10之间连接有电极线,电泳仪外壳11上连接有电源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5,电泳槽10顶部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端盖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包括电泳仪外壳(11),连接在电泳仪外壳(11)内部的电泳仪本体,连接在电泳仪外壳(11)上方的电泳槽(10),所述电泳仪本体与电泳槽(10)之间连接有电极线,所述电泳仪外壳(11)上连接有电源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槽(10)顶部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端盖(6),所述电泳槽(10)顶部设置有卡槽(8),所述端盖(6)上连接有与所述卡槽(8)配合卡接的卡条(7),所述卡条(7)和卡槽(8)内均连接有导电触片(9),所述导电触片(9)与所述电源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包括电泳仪外壳(11),连接在电泳仪外壳(11)内部的电泳仪本体,连接在电泳仪外壳(11)上方的电泳槽(10),所述电泳仪本体与电泳槽(10)之间连接有电极线,所述电泳仪外壳(11)上连接有电源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槽(10)顶部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端盖(6),所述电泳槽(10)顶部设置有卡槽(8),所述端盖(6)上连接有与所述卡槽(8)配合卡接的卡条(7),所述卡条(7)和卡槽(8)内均连接有导电触片(9),所述导电触片(9)与所述电源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包括连接在电泳槽(10)顶部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连接有铰接轴,所述端盖(6)连接在铰接轴上,所述端盖(6)上设置有拉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学雷李炳晓孟缘袁世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威尔皮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