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3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贯穿平移块的两端并通过螺纹与所述平移块相连接,每个所述平移块靠近另一个所述平移块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接线端子,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体内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外周面均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与气缸相连接,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底端均固定有U形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配合,从而自动对线束进行固定和检测,防止工作人员与检测中的线束直接接触而触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线束检测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家电通讯线束作为各个家电之间的连接桥梁,由于线束在智能家电设备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检测设备检测线束的问题和隐患。根据申请号为CN201621271863.3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光源,光源用于检测线束表面缺陷;用于检测线束内部缺陷的装置;以及操作手柄,其中,光源和用于检测线束内部缺陷的装置均安装在操作手柄上。借助该线束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同时对线束表面的缺陷以及线束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从而确保线束的安全性,为维护/维修任务提供更佳的保障。但现有的通讯线束检测装置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采取人工的方式对待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导致工作人员在检测时容易产生触电的危险,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杆,每个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均通过动力组件进行旋转,两个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贯穿平移块的两端并通过螺纹与所述平移块相连接,所述平移块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平移块靠近另一个所述平移块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接线端子,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体内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滑槽的槽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驱动组件旋转,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外周面均通过丝杠螺母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贯穿所述滑槽并延伸至外部与气缸相连接,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底端均固定有U形夹。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两个第一齿轮和驱动远离所述安装板一端的第一螺杆的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外周面,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外周面,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与第三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的顶端表面。进一步的,所述U形夹的内壁上对称固定有U形卡片,两个所述U形卡片之间固定有压紧条。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条的一侧表面粘接有阻尼橡胶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外周面分别设有左螺纹和右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槽体的横截面为T字形。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杆均通过螺纹与同一侧所述U形夹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能够自动对线束进行固定和检测,从而防止工作人员与检测中的线束直接接触而产生触电的危险,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配合,使得第二螺杆进行旋转时,第二螺杆上的滑块通过丝杠螺母将第二螺杆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直至滑块上的U形夹对准线束的两端,启动气缸,使得气缸活塞杆带动U形夹下降,直至U形夹卡住线束完成线束的自动固定,第一螺杆进行同步旋转时,第一螺杆上的平移块将第一螺杆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直至平移块上的接线端子插进线束的两头对线束进行检测,且通过接线端子和U形夹的移动,检测设备得以适应不同的线束长度。其二,本技术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线束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性,通过U形夹和压紧条的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线束放置到U形夹内后,通过U形夹在气缸活塞缸的带动下下降时,U形夹得以通过其上的压紧条贴合线束的表面,从而适应不同的线束直径,所述压紧条的一侧表面粘接有阻尼橡胶条。其三,本技术利用左螺纹和右螺纹,使得第一螺杆上的两个平移块和第二螺杆上的两个滑块顺着其上的左螺纹和右螺纹进行移动时得以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从而方便平移块和滑块带动其上的元件适应不同长度的线束。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U形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台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第一螺杆;12、平移块;13、接线端子;14、动力组件;141、第一齿轮;142、第一电机;2、安装板;21、滑槽;22、滑块;23、第二螺杆;24、气缸;25、U形夹;26、驱动组件;261、第二齿轮;262、第三齿轮;263、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杆11,每个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均通过动力组件14进行旋转,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分别贯穿平移块12的两端并通过螺纹与所述平移块12相连接,所述平移块12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平移块12靠近另一个所述平移块12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接线端子13,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板2靠近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槽体内部设有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滑槽21的槽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通过驱动组件26旋转,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两端外周面均通过丝杠螺母连接有滑块22,每个所述滑块22均贯穿所述滑槽21并延伸至外部与气缸24相连接,每个所述气缸24活塞杆的底端均固定有U形夹25。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所述动力组件14包括有两个第一齿轮141和驱动远离所述安装板2一端的第一螺杆11的第一电机142,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41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一端外周面,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杆(11),每个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均通过动力组件(14)进行旋转,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分别贯穿平移块(12)的两端并通过螺纹与所述平移块(12)相连接,所述平移块(12)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平移块(12)靠近另一个所述平移块(12)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接线端子(13);/n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板(2)靠近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槽体内部设有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滑槽(21)的槽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通过驱动组件(26)旋转,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两端外周面均通过丝杠螺母连接有滑块(22),每个所述滑块(22)均贯穿所述滑槽(21)并延伸至外部与气缸(24)相连接,每个所述气缸(24)活塞杆的底端均固定有U形夹(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杆(11),每个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均通过动力组件(14)进行旋转,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分别贯穿平移块(12)的两端并通过螺纹与所述平移块(12)相连接,所述平移块(12)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平移块(12)靠近另一个所述平移块(12)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接线端子(13);
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板(2)靠近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槽体内部设有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滑槽(21)的槽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通过驱动组件(26)旋转,所述第二螺杆(23)的两端外周面均通过丝杠螺母连接有滑块(22),每个所述滑块(22)均贯穿所述滑槽(21)并延伸至外部与气缸(24)相连接,每个所述气缸(24)活塞杆的底端均固定有U形夹(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电通讯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4)包括有两个第一齿轮(141)和驱动远离所述安装板(2)一端的第一螺杆(11)的第一电机(142),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41)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占兵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