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24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箱体和GPS‑RTK设备,箱体的上端固定有活动木板,箱体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钢筋,四个钢筋的上端均贯穿至活动木板的上侧,箱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中圈,对中圈内滑动连接有沉降钉,沉降钉的上端贯穿至活动木板的上侧,沉降钉的下端贯穿至箱体的下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垂直排渗过程中由于抽取磷石膏底部的水,发生的沉降观测的难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位于磷石膏堆场进行垂直排渗,在磷石膏底部存在水区且排渗时需要打井抽水,因此,在进行沉降监测时需要考虑到磷石膏本身的材质,在抽水后后导致磷石膏本身发生较大的沉降位移,对于磷石膏干滩区域较大的沉降位移会使得计算磷石膏变动和水区高程数据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沉降观测的过程中进行对沉降数值做好每时刻(天)的数据观测尤为重要。目前,在磷石膏堆场等特殊区域,考虑到磷石膏本身的材质问题,如何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来进行沉降观测,且可以准确的现场采集数据,本文提供的观测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场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在木结构的箱子保持中空,然后在观测结构箱中打入标准的沉降观测钉。由于观测桩箱体是50×50×50本身的空间结构较大在放置于磷石膏中间基本不会发生自然位移变化,再使用RTK静态观测,同时考虑到RTK观测的误差范围,满足于现场的磷石膏干滩区域水区和磷石膏堆积的沉降位移变化。从而得到位移数据来合理的进行模型模拟计算,满足于垂直排渗各个构件的需求和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垂直排渗过程中由于抽取磷石膏底部的水,发生的沉降观测的难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箱体和GPS-RTK设备,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有活动木板,所述箱体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钢筋,四个所述钢筋的上端均贯穿至所述活动木板的上侧,所述箱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中圈,所述对中圈内滑动连接有沉降钉,所述沉降钉的上端贯穿至所述活动木板的上侧,所述沉降钉的下端贯穿至所述箱体的下侧。为了使得沉降钉更好的插入观测点,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沉降钉的下端可以根据沉降区域的土质设置一定的角度。为了使得填充在箱体内的材料可以更好的留在箱体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所述活动木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两个所述上固定块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固定块相对应,两个所述上固定块和两个所述下固定块的上端均开凿有相对应的通孔。为了使得箱体和活动木板之间实现更好的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两个所述插杆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为了使得钢筋能够更好的埋设在磷石膏内,整个观测装置能够更好的进行沉降的监测,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钢筋的形状均为L状。为了使得更加方便活动木板的提起与安放,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提拉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混凝土本身重量超过磷石膏承受范围,放置于磷石膏上会发生自然沉降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有一定的误差,所以箱体改用木制的箱子,且考虑到箱体质量问题,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将箱体保持中空,其中可以添加从现场获取的磷石膏等物质来填充从而使得箱体在沉降监测过程中保证数据稳定误差较小,钢筋贯穿箱体并与箱体固定连接。施工时,将伸出箱体的钢筋预埋进磷石膏内,由于有了箱体,不但美观,也避免遭到破坏、丢失、生锈、腐蚀,有效地保证了对沉降观测的监测,钢筋能够有效的对观测装置进行保护,预埋在磷石膏内更够更好的进行沉降的监测,同时观测工具使用的是同一套GPS-RTK设备,且矫正点和观测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GPS-RTK设备的观测误差远满足于现场观测磷石膏发生沉降变化,故而整套沉降观测设备满足于设计精度要求,GPS-RTK设备为现有技术,本方案中不作过多赘述,箱体在埋设时应该采用全站仪定位,埋设地点要平整,保证测量感和水平面垂直,全站仪测量精度高,不需要卫星信号,因此不受室内室外,树下,高楼旁等因素影响,有效的减小了读数误差,本方案中的观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加工费用低,观测设备是通用的,观测完毕后,观测设备由专人收起,不易损坏、丢失,便于管理,而且箱体隐蔽埋设,易于设置,不观测时箱体和沉降钉采用胶皮堵封堵,防入杂物。2、箱体内的部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使进行整个装置能够进行更好的沉降监测,下固定块和上固定块之间通过通孔可以安装螺栓,使活动木板能够更好的固定在箱体上,填充在箱体内的材料可以更好的留在箱体内,当活动木板受到外部过大力量的触碰时,容易导致通过下固定块和上固定块安装的螺栓不稳定,通过限位块和插杆能够进一步的限制活动木板的移动,使箱体和活动木板之间实现更好的固定,钢筋设置为L状,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埋设在磷石膏内,使整个观测装置能够更好的进行沉降的监测,通过两个提拉块能够更加方便活动木板的提起与安放,本技术充分考虑到现场的磷石膏材质利用木制的箱体不易于发生本身的自然沉降,且观测沉降的工具是在现场比较容易获取的GPS-RTK设备,通过多重保障,确保了整个沉降观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从而保证磷石膏区域因为垂直排渗发生沉降变化进而沉降观测达到精度要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部分结构图。图中:1-箱体;2-活动木板;3-钢筋;4-连接杆;5-对中圈;6-沉降钉;7-限位块;8-插杆;9-GPS-RTK设备;10-下固定块;11-上固定块;12-提拉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箱体1和GPS-RTK设备9,箱体1的上端固定有活动木板2,箱体1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钢筋3,四个钢筋3的上端均贯穿至活动木板2的上侧,箱体1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中圈5,对中圈5内滑动连接有沉降钉6,沉降钉6的上端贯穿至活动木板2的上侧,沉降钉6的下端贯穿至箱体1的下侧。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混凝土本身重量超过磷石膏承受范围,放置于磷石膏上会发生自然沉降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有一定的误差,所以箱体1改用木制,且考虑到箱体1质量问题,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将箱体1保持中空,其中可以添加从现场获取的磷石膏等物质来填充从而使得箱体1在沉降监测过程中保证数据稳定误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箱体(1)和GPS-RTK设备(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有活动木板(2),所述箱体(1)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钢筋(3),四个所述钢筋(3)的上端均贯穿至所述活动木板(2)的上侧,所述箱体(1)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所述连接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中圈(5),所述对中圈(5)内滑动连接有沉降钉(6),所述沉降钉(6)的上端贯穿至所述活动木板(2)的上侧,所述沉降钉(6)的下端贯穿至所述箱体(1)的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箱体(1)和GPS-RTK设备(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有活动木板(2),所述箱体(1)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钢筋(3),四个所述钢筋(3)的上端均贯穿至所述活动木板(2)的上侧,所述箱体(1)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所述连接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中圈(5),所述对中圈(5)内滑动连接有沉降钉(6),所述沉降钉(6)的上端贯穿至所述活动木板(2)的上侧,所述沉降钉(6)的下端贯穿至所述箱体(1)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钉(6)的下端可以根据沉降区域的土质设置一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磷石膏堆场垂直排渗区域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朱堃何家能杜京黄金祥蔡林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胜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