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24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感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包括感栅检测头和感栅位移尺,所述感栅位移尺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所述感栅检测头的底部与位移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感栅检测头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所述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该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通过设置感栅检测头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多个软性铲板的底部均与位移槽的内底壁滑动插接,达到了位移时自动清理位移槽内部的杂质效果,增强了滑动的效果,防止阻塞,进一步增强了精确位移测量的精度,避免因滑动过程中掉落的杂质影响其滑动位移,降低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
本技术涉及感栅
,尤其涉及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
技术介绍
感栅是一款区别于光栅和磁栅的测量系统。其主要测量原理类似于差动变压器。现有的感栅尺在工作中,感栅检测头需要来回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杂质以及灰尘掉落到感栅位移尺的内部,现有的感栅没有自动清理的效果,在移动时,杂质或者灰尘无法清除导致滑动产生阻塞,从而影响了位移测量的精度,所以需要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感栅尺在工作中,感栅检测头需要来回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杂质以及灰尘掉落到感栅位移尺的内部,现有的感栅没有自动清理的效果,在移动时,杂质或者灰尘无法清除导致滑动产生阻塞,从而影响了位移测量的精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包括感栅检测头和感栅位移尺,所述感栅位移尺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所述感栅检测头的底部与位移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感栅检测头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所述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多个所述钢珠的表面均与位移槽的两侧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感栅检测头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所述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多个所述软性铲板的底部均与位移槽的内底壁滑动插接。优选地,所述感栅检测头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与多个所述钢珠的表面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便于多个钢珠在转动槽内壁转动移动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感栅检测头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转动槽的内壁固定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便于向转动槽内部安装钢珠的效果。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均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有卡圈,所述卡圈的内壁与钢珠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卡圈的内槽直径小于钢珠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卡圈限位住钢珠防止钢珠滚动出感栅检测头的内部。优选地,所述感栅检测头的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两侧相对表面均开设有插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优选地,一个所述插接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表面与另一个所述插接槽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便于转动杆活动连接的效果,通过锁紧螺母防止转动杆转动出插接槽的效果。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圈,两个所述限位圈的内壁均与转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铰接块的底部与软性铲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感栅检测头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限位圈限位铰接块,防止转动倾斜阻塞转动的效果,以及设置拉簧达到了便于控制软性铲板与位移槽的内底壁滑动插接的效果,便于铲除位移槽内壁的杂质,增强滑动的效果。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感栅检测头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多个钢珠的表面均与位移槽的两侧内壁滑动插接,达到了便于感栅检测头移动的效果,防止干摩擦磨损,降低了位移精度的效果。2、通过设置感栅检测头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多个软性铲板的底部均与位移槽的内底壁滑动插接,达到了位移时自动清理位移槽内部的杂质效果,增强了滑动的效果,防止阻塞,进一步增强了精确位移测量的精度,避免因滑动过程中掉落的杂质影响其滑动位移,降低精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的感栅检测头结构主视图;图3为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的感栅检测头结构侧视图;图4为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的U型块结构主视图;图5为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的感栅检测头结构俯视图;图6为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感栅检测头;2、感栅位移尺;3、位移槽;4、钢珠;41、转动槽;42、安装槽;43、卡圈;5、软性铲板;51、U型块;52、插接槽;53、转动杆;54、锁紧螺母;55、铰接块;56、限位圈;57、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感栅检测头1和感栅位移尺2,感栅位移尺2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3,感栅检测头1的底部与位移槽3的内壁滑动插接,感栅检测头1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4,多个钢珠4的表面均与位移槽3的两侧内壁滑动插接;如图3和图5所示,感栅检测头1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41,转动槽41的内壁与多个钢珠4的表面转动连接,达到了便于多个钢珠在转动槽内壁转动移动的效果;感栅检测头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42,安装槽42的内壁与转动槽41的内壁固定连通,达到了便于向转动槽内部安装钢珠的效果;两个安装槽42的内壁均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有卡圈43,卡圈43的内壁与钢珠4的表面滑动插接,卡圈43的内槽直径小于钢珠4的直径,达到了卡圈限位住钢珠防止钢珠滚动出感栅检测头的内部;通过设置感栅检测头1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4,多个钢珠4的表面均与位移槽3的两侧内壁滑动插接,达到了便于感栅检测头移动的效果,防止干摩擦磨损,降低了位移精度的效果;如图4和图6所示,感栅检测头1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5,多个软性铲板5的底部均与位移槽3的内底壁滑动插接;感栅检测头1的两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51,U型块51两侧相对表面均开设有插接槽52,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一个插接槽52的内壁滑动插接有转动杆53,转动杆5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54,锁紧螺母54的表面与另一个插接槽52的内壁转动连接,达到了便于转动杆活动连接的效果,通过锁紧螺母防止转动杆转动出插接槽的效果;转动杆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55,铰接块5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圈56,两个限位圈56的内壁均与转动杆53的表面活动套接,铰接块55的底部与软性铲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铰接块5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57,拉簧57的一端与感栅检测头1的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限位圈限位铰接块,防止转动倾斜阻塞转动的效果,以及设置拉簧达到了便于控制软性铲板与位移槽的内底壁滑动插接的效果,便于铲除位移槽内壁的杂质,增强滑动的效果;通过设置感栅检测头1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5,多个软性铲板5的底部均与位移槽3的内底壁滑动插接,达到了位移时自动清理位移槽内部的杂质效果,增强了滑动的效果,防止阻塞,进一步增强了精确位移测量的精度,避免因滑动过程中掉落的杂质影响其滑动位移,降低精度的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包括感栅检测头(1)和感栅位移尺(2),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栅位移尺(2)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3),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底部与位移槽(3)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所述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4),多个所述钢珠(4)的表面均与位移槽(3)的两侧内壁滑动插接;/n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所述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5),多个所述软性铲板(5)的底部均与位移槽(3)的内底壁滑动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包括感栅检测头(1)和感栅位移尺(2),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栅位移尺(2)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3),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底部与位移槽(3)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内部设置有便于位移装置,所述便于位移装置包括有钢珠(4),多个所述钢珠(4)的表面均与位移槽(3)的两侧内壁滑动插接;
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两端表面均设置有清理杂质装置,所述清理杂质装置包括有软性铲板(5),多个所述软性铲板(5)的底部均与位移槽(3)的内底壁滑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41),所述转动槽(41)的内壁与多个所述钢珠(4)的表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栅检测头(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42),所述安装槽(42)的内壁与转动槽(41)的内壁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确位移测量的新型感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槽(42)的内壁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捷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