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天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16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天花机,电控盒组件安装于换热器的内周壁的缺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控盒组件安装在换热器内周壁的缺口处,合理利用换热器形成的空腔,不遮挡天花机的进风口和换热器的受风面,不对天花机的进风以及换热器的换热造成影响,提高天花机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天花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天花机。
技术介绍
目前,天花机在商场、大型场馆、写字楼等空间较大的环境中受到用户的青睐,天花机制热/制效果好,辐射面积广。现有技术中,天花机的电控盒一般设置在天花机的进风口和换热器的受风面上,且电控盒的控制板水平放置,导致电控盒占用的进风空间大,从而遮挡天花机的进风口和换热器的受风面,从而影响了天花机的工作效率;此外,当电控盒出现问题时,需要将整机拆下来,操作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控盒组件安装于换热器的内周壁的缺口处。本技术通过将电控盒组件安装在换热器内周壁的缺口处,合理利用换热器形成的空腔,不遮挡天花机的进风口和换热器的受风面,不对天花机的进风以及换热器的换热造成影响,提高天花机的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壳体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竖直放置在所述电控盒壳体内。本技术通过采用控制板竖直放置的方式,从而减小电控盒的占用空间,减小对换热器换热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控盒壳体滑动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控制板与电控盒壳体滑动连接,便于控制板的拆卸,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盒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竖直设置,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导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盒壳体上设置通风孔。本技术通过在电控盒壳体上设置通风孔,一方面,实现电控盒内部的换热,减轻过热对控制板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不用额外增加风扇等降温结构,防止电控盒壳体积过大;此外,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盒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盒壳体内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包括弱电走线槽和强电走线槽。本技术通过使强电走线槽和弱电走线槽独立设置,一方面,避免强电信号和弱电信号的干扰,并提升电控盒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走线槽还可以容纳多余的线使电控盒走线整齐。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盒组件还包括电控盒盖,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电控盒壳体相连接。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花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天花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上对应电控盒盖的位置设置有开孔。本技术通过在接水盘对应电控盒盖的位置设置开孔,使电控盒盖外露,当电控盒发生故障时,不用拆整机,便于维修,提高维修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上靠近所述电控盒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端子板,所述电控盒组件内的线与所述端子板相连。本技术通过使电控盒的线外接端子板,便于用户安装,安装时,无需拆装电控盒,避免对电控板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控盒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控盒组件中电控盒壳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控盒组件的安装结构的一个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控盒组件的一个方向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天花机的接水盘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电控盒组件;110-电控盒壳体;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导槽;114-第一侧壁;115-第二侧壁;116-通风孔;117-固定部;120-控制板;130-走线槽;131-弱电走线槽;132-强电走线槽;140-电控盒盖;200-换热器;300-接水盘;301-开孔;302-端子板;400-风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1,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控盒组件100安装于换热器200的内周壁处的缺口处。因此,本技术通过将电控盒组件100安装在换热器200内周壁的缺口处,合理利用换热器200形成的空腔,不遮挡天花机的进风口和换热器200的受风面,不对天花机的进风以及换热器200的换热造成影响,提高天花机的换热效率。参见附图2,所述电控盒组件100包括电控盒壳体110和控制板120,所述控制板120竖直放置在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内。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可以是拼接形成,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所述电控盒壳体110的横切面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方形、半圆形、多边形等。参见附图3,所述电控盒壳体110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部117,所述电控盒壳体110通过所述固定部117与所述换热器200固定连接。因此,本技术通过采用控制板120竖直放置的方式,从而减小电控盒的占用空间,减小对换热器200换热的影响。参见附图2,所述控制板120与所述电控盒壳体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板120与所述电控盒还可以是固定连接。优选地,参见附图3,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内设置有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第一侧板111为左侧板,所述第二侧版112为右侧板,所述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上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导槽113,所述导槽113竖直设置,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导槽113内。因此,本技术通过采用控制板120与电控盒壳体110滑动连接,便于控制板120的拆卸,安装方便。参见附图3,所述电控盒壳体110上设置通风孔116,风叶400产生的风通过所述通风孔116进入所述电控盒壳体110。优选地,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包括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5,所述第一侧壁114为左侧壁,所述第二侧壁115为右侧壁,所述第一侧壁114和所述第二侧壁115相对设置,所述通风孔116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4和所述第二侧壁115上。参见附图4,由于电控盒位于换热器200的缺口处,风叶400顺时针转动时,风叶400产生的风未经换热器200换热从所述电控盒壳体110的第一侧壁114的通风孔116进入所述电控盒壳体110,经过所述控制板120,从所述电控壳体的第二侧壁115的通风孔116吹出;风叶400逆时针转动时,风叶400产生的风未经换热器200换热从所述电控盒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15的通风孔116进入所述电控盒壳体110,经过所述控制板120,从所述电控壳体的第一侧壁114的通风孔116吹出。因此,本技术通过在电控盒壳体110上设置通风孔116,一方面,实现电控盒内部的换热,减轻过热对控制板120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不用额外增加风扇等降温结构,防止电控盒壳体积过大;此外,节约了成本。参见附图1和5,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内设置有走线槽130,所述走线槽130包括弱电走线槽131和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100)安装于换热器(200)的内周壁的缺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100)安装于换热器(200)的内周壁的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100)包括电控盒壳体(110)和控制板(120),所述控制板(120)竖直放置在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20)与所述电控盒壳体(11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壳体(110)内设置有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上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导槽(113),所述导槽(113)竖直设置,所述控制板(120)位于所述导槽(1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壳体(110)上设置通风孔(1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得军董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